能流传于世的作品,必须有出彩之处,有如下几类,一是思想类,所以宗教哲学之类的作品,讲的是万世不易的哲理,几千年前的圣哲这样讲,今天的我们也这样讲;二是文史类,例如《史记》、《资治通鉴》,追溯历史,回望来时路,可以指导现在;三是名著类,例如四大名著,是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闪现着宗教哲学的光辉;四是纯粹以文笔取胜的作品,比如《滕王阁序》,有大量神来之笔。
小品文的内涵则要淡很多。小品文是有寿命的,命终之后便不再有阅读价值。
我们先从现代的说起。
周作人写了很多小品文,文笔闲适冲淡,却没有足够的文学价值,充其量可以当作研究周作人的第一手素材资料,但是由于纪录得过于详细,往往有流水帐之嫌。比如在什么书店买了什么书之类,以及对于某些生活琐事的描写,文学价值较为有限。
他的这些作品之所以得以刊行,并流传后世,得益于他的名望。
文人素有“文人相轻”的毛病,但今天我写这个小文,并不是强行说葡萄酸。胡适的打油诗写得再烂,文学史上永远留着他的《尝试集》。我们不能认为,学会“杠杆原理”的初中生比阿基米德还厉害,只是我们要明白,名气和文学价值是两个概念。
每当走进图书馆,在卷帙浩繁的文字世界里,都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就说我的小书架吧,这百十本书,我读完的又有几本呢?
可越是这样,越是要有鉴别图书的能力,否则,皓首容易,穷经难,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自然也包括思辨能力,不是要甄别出不好的作品以获得优越感,而是要甄别出好的作品,使自己读书学习的时间获得更大的收益。
前者读到一篇文章,某大学教授开列了不必读的书目,就包括了一大堆传统概念里认为必读的名著。
书店里有类似的丛书,一箱有几十本,且不说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就算能理解,全部读下来,那也不必学其他科目了,因为时间根本就不允许。弄明白什么书该读,什么书不该读,其实比读书本身还要重要。
弄明白什么文章该写,哪一类文章不该写,则是一个作家能不能走得更远的关键所在。
人类文明传承几千年,能写的万千种心境,万千种风景和哲学道理,古人早已写尽。
所以,现代人能写的文章,寿命不会太长,更多的快餐文化。
但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一种新的生命体验就算前人体验过无数遍,对他来说,这是全新的。
佛家把修习佛法的境界分为几层,有一层是“信”,就是说我相信有这么回事儿;有一层是“证”,就是通过修习证得了这回事儿,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文章是有寿命的,人也是有寿命的,之所以还是要读书写作,是因为前人的生命体验总归是前人的,我们来这世上一遭,总要“证”它一回。
唯有“证”得的,才真算得上是你的。
你的人生,才是一切。
幸有文章,虽亦有寿限,但可给你心灵的陪伴,岂非很好?
201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