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新丨记忆力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记忆力重要吗?记忆力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有些人看完标题和这个问题答案就会炸,因为不合常识和逻辑,但事实确实如此,记忆力被你高估了

被你高估的记忆能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力,是指大脑存储和重现(记忆)信息的能力。

我们记忆信息的目的,是因为以后会用,但问题是,如果是为了用信息的话,有必要用大脑进行信息的储存和重现吗?答案是“没有必要”,很多信息根本没必要放到脑子里。

我们大脑是个思考器官,只要保证能给大脑提供思考所必须的信息,根本不在乎这些信息来源(大脑中长期记忆,别人说的,网上现查的),思考在乎的是需求的信息要及时和准确的送达,但是不是从你大脑的长期记忆中提取出来的,根本无所谓。

当你具备强大的和极为迅速的搜索能力时,所有网络上的信息都相当于你的记忆库,我们之所以习惯于把重要的信息收藏和记忆到大脑中,是因为默认这样提取的效率最高

也就是说,信息提取的效率是我们极为重视的指标。假如急用的信息要现问、现查、现搜,可能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对提取效率的追求,决定着我们依赖大脑的记忆力,而我们不想通过“问别人、搜全网、查笔记本”这些渠道,是因为信息提取的效率低。

问题来了,随着社会发展,大脑的记忆力,早已无力应对海量的记忆任务,这种不给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记忆信息花费的时间成本越来越大;二是记忆会遗忘;三是记忆会失真,因为大脑中海量的记忆片段会发生冲突。

假如我要记忆一个人的姓名,

一是我有脸孔辨识困难症,辨识脸孔都费劲,记忆对应上名字则需要耗费大量的记忆时间,而且还是有可能没记住,所以记忆消耗的时间成本很高;

二是我浪费了很长时间终于记住了,但一个月以后见面时我费了好大劲,还是没想起来,所以之前记了等于白记,但之前的记忆成本依然消耗了,现在看来成效和价值为零;

三是我努力记住了,见面时我说小红你好,记错了就跟没记住一样尴尬,甚至更尴尬。

所以,记忆是一件综合考量“记忆成本”、“提取准确度”以及“提取速度”的脑力活动。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工作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中,用的时候再浏览下,因为这比在大脑中记忆信息花费的时间提取信息花费的时间,两项记忆任务耗费的时间总和要短很多。

——再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你买了一件燕尾服放在家里,隔了一段时间你就忘了你拥有过这么一件燕尾服,这是遗忘。假设你某天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需要穿燕尾服,你有印象自己买过,但是把家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这等同于遗忘,而且还在搜寻上耗损了更多的时间。

如果耗损在之前“买衣服”和想穿时“找衣服”上的时间,超过了你去服装店重新买一件的时间,这就是一种低效。

——我们带上批注再类比下,

比如你曾经买(买消耗的是钱,记住信息消耗的是脑力资源和时间)了一件燕尾服(信息)放在家里(大脑记忆中),隔了一段时间你就忘了你拥有这么一件燕尾服,这是遗忘。假设你某天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需要穿燕尾服(用信息),你有印象自己买过,但是把家翻了个底朝天(回忆信息的过程),也没找到,这等同于遗忘,而且还在搜寻(提取信息)上耗损了更多的时间。

如果耗损在大脑记忆信息和提取信息上的时间,超过你重新在网络上搜索学习的时间,这就是一种低效

我们现在知道,利用大脑记忆,对于提取信息会有两个问题,一是知识提取不出来,或提取时很费力,二是提取出来的知识是不准确的。所以,我们想运用大脑记忆中的知识时,提取的效率根本得不到保证。

我们习惯于将知识记忆到大脑中,是为了较高的提取效率,但是现在已经证实,这个假设或想法有时根本不成立。那么什么信息都往脑子里装的习惯,本身就不合理。

有些人想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专门去学习记忆术,但大多数记忆法很死板,真的仅是为了记忆而记忆,跟我们普通人生活的实际需求格格不入,记一长串毫无逻辑的数字耗费的那些时间和脑力,真不如干点其它更为有意义的事情。

这就像体育竞技,为了追求而追求,一直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不断突破人类极限,但是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为了百米跑步快上几秒,付出艰辛的努力,完全是在忽略性价比,我们生活所需的各种技能,不是为了竞技的目的,如果我们想更快点,可以开车,记忆也是一样,想要更强的记忆力,我们可以去用工具,这不是旁门左道,这才是正道。

选择记录在大脑里、还是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中、还是在纸质笔记本中,这种记忆载体的选择,完全是看在哪种载体下,知识能被最“迅速并准确”提取出来,哪种会尽可能的减少记忆(记录)消耗,哪种提取地准确率最高。很多情况下,依靠大脑记忆的能力,并不是最优选择。

我决定信息是否往大脑中记忆的参考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这个知识以后的“使用频率”,除了考试需要这种特殊的记忆要求外,我有且只有上述这一个参考标准,因为对于大脑来说,记忆越少越好,这样才是效率最大化,千万别让自己的大脑塞满用不起来和毫无价值的垃圾。

上面这个观点很反常识,但是实用。

大脑的设计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

有些人到现在都在错误地使用着大脑。你的大脑是一台精密的电脑,如果把它当移动硬盘一类的存储工具使用,一直去做数据的存储、迁移和提取,这可谓是很奢侈的使用方式,因为记忆知识和提取知识的过程是占用思考带宽的。感受过被记忆塞爆的大脑吗?

我以前经常感受!因为我特别喜欢阅读,而且每天都能坚持到被信息阻塞了大脑,这种感觉就是头晕脑胀,接下来再也不能记忆和思考任何一点东西,人清醒着,但世界是懵的,人能意识到周围发生的一切,但是脑子已经不转了

事实上,大脑应该是个压榨机,其价值体现在思考和归纳的功夫上。我之前的文章说过,归纳可以压缩信息,有些人抓不住知识之间共通的本质规律,就是因为大脑用在思考和推理上的功夫太少,于是觉得什么知识都重要,就像在沙滩边走了一圈的小朋友,感觉所有贝壳和软石都很好,都要捡到自己的小书包里,他们重要的是没有错失和遗漏,从不思考价值。

但善于抓本质和核心的人,阅读到的很多信息都是同类知识,只是不同的表述而已,有很多内容能通过演绎推导出来,剩下还有些细枝末节的内容无足轻重。也就是说,有些人眼中洋洋洒洒的一篇好文,在善于思考和归纳的人眼中就是那么几个“关键词”、“关键观点”和“关键概念”,而从这些关键点中就能演绎和还原整篇文章的全貌。

归纳不是理解,是理解之后的提炼,关于归纳,我之前专门写过。理解是基础,如果连理解消化都没有,就等于生吞知识,这种记忆对大脑的损耗,就像生吞食物对胃的损伤,胃消化不良会搞罢工,大脑也会,这很恐怖。所以准备往大脑里装的东西,先细嚼慢咽地消化好,有些东西,吃了还不如不吃,有些东西咀嚼完了,吐掉就好,因为没营养,装到大脑里早晚还要要被大脑整体排泄掉,浪费大脑资源。

把归纳完的知识点存到脑子里,这是精华,是真正能用起来改善生活的。只记忆归纳后的“知识点”有3个好处,一是记忆负担最轻,知识全部浓缩成了点,就像别人提一个名字,但你的大脑中联动出的是这个人的样貌、气质、性格等等等等;二是记忆更加牢固,耗费心血的思考和学习才是深层次的,记忆效果才会更持久;三是记忆的知识更实用,所有归纳后的知识都是底层知识,其他的内容都是在此基础上衍生的,认知规律本质,才更会用、更能用。

利用专业的记忆工具,打造外联大脑。

归纳后的精华留在脑中,而归纳知识点来源的文章和各种材料,我们也要保存。生活中各种让自己眼前一亮、尤为惊艳的文章也需要收藏保存,这些内容可以存放到专门用于知识整理的管理工具中去,比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OneNote,这种电子记忆,比存放到自己大脑里靠谱和高效多了。

我不会推荐复杂的工具,因为越复杂意味着使用门槛越高,耗费过长的时间学习使用工具,结果使用工具的时长和频率还覆盖不了学习所耗费的时长,就有点搞笑,而且复杂本身就意味着可操作性差,而傻瓜相机一类的创新工具就是因为便捷、易上手,才深受喜爱。

我一直在用的是印象笔记,其实我很早就接触过印象笔记,但是当时觉得很难用,因为当年我连最基础的使用方法和知识管理的规律都没搞懂,就已经上手,结果用了一段时间也没找到门道,鄙视了软件一通就放弃使用了。现在想想,这就像拿着ipad当切菜的砧板用,还嫌不好使,这根本不是工具不好使,是自己脑子有问题,现在只后悔当时还是太年轻。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善用工具是提升竞争力和效率的不二法门。利用知识(记忆)整理工具,就相当于外联了一个记忆大脑,而这个外联记忆大脑最大的好处就是:记忆容量大;记忆准确;搜集和提取效率高;更容易打通知识点间的关联。

记忆量大和记忆准确,这两个好处应该无需多言,电子工具的存储量和准确性有目共睹。重点在于后面两个方面,

——先从搜集方面看,以往的我,搜集的材料散落在微信、知乎、手机备忘录等各种地方,真到了要用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因为已经忘了存在哪个地方,我把这种知识搜集方式,称之为“狗熊掰棒子”,阅读完,即掰掉棒子的那一刻起,就等于丢了。而在印象笔记中,各种平台和渠道的资料都能“一键收藏”,保证了所有资料都“聚于一处”,以后想提取知识时,只要收藏过,必在印象笔记中。

仅从搜集方面看,这相当于节省了两块时间,一块是记忆的时间(阅读完感觉好的文章,只需一键收藏,大脑只留关键词或印象),一块是提取知识时思考去哪里找的时间,像我这种喜欢乱放东西的人,这便捷收藏功能的意义不言而喻。

——再从提取方面看,所有文章在我收藏到印象笔记的那一刻便已经进行了归整(文件夹+标签体系),假如你现在身处图书馆,你想在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一本书,请问你如何找?就是依靠索引,文件夹+标签的体系就是在建立索引,自从熟练掌握这套索引体系,并形成使用习惯以后,想找的资料就手到擒来。

这套索引体系逻辑很简单,文件夹是存储的位置,像邮寄定位一个包裹,国家——省份——地市——区县——街道——小区——楼栋单元住户(门牌号),注意的是,上面邮寄地址是7个层级,但我们建立文件夹体系时一定不要这么多,“母子文件夹”层级不要超过3级,因为层级一多便会混乱。标签就是归纳的关键词,比如冬奥滑雪冠军,天才少女,斯坦福学霸,时尚新宠,我在这几个标签里都能找到谷爱凌。

资料索引体系因人而异,并不是一道成型的体系扔给某个人就直接能用,需要“个人动手、丰衣足食”,但是框架和逻辑很明确,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系统性的学习下。再简单提下,标签体系也是母子嵌套的,最好以数字或字母排序(比如母标签:1行业;子标签:1.1金融,1.2教育,1.3卫生...),一个标签下的资料数量足够多时,又可以划归下一层子标签。其实索引体系的重点也就这些。

事实上,没有索引前,随着我们接触到的知识和资料越来越多,海量知识学习的结果不是让人头脑越来越清晰,而是更加混乱,就像一座交通秩序混乱的城市,车辆越多越拥堵,而建立秩序才能让大脑运行彻底顺畅起来。

索引一旦建立,我们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忘记知识了,你需要保留的仅仅是“关键词”或“标签”,也有人称之为“记忆线索”。所以,使用好工具,就相当于多了一个超级好用的记忆大脑,而我们项上的头脑,应该负责自己最重要和最拿手的专职工作,就是思考!

——再从打通知识点间的关联方面看,知识的关联产生创新和价值,知识的碰撞和冲突产生真理。

我们学习就像是在拼拼图,假如我想学习“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那这个问题就是我拼图要完成的那幅图。我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如增强记忆力、增强思考力、增强表达力,这些都是整幅拼图的碎片。

现实中,大多数人的阅读过程,就像是在拆“知识盲盒”,他们不知道某时某刻,系统会推送什么内容,而他们从各种推送的内容中进行筛选和阅读,这种阅读随机性很强。即使那些有意识进行特定主题学习的人,阅读到的相关书籍及文章,也可能仅是完整图画中的几片碎片,或是无关碎片。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进行碎片化的学习,这个概念跟是否是在拿整块时间进行学习和是否进行的是主题式学习无关。

有些碎片知识就像踩到海边沙滩上的脚印,任凭学习的时候多用力,终归会被时间的海水冲摸平,这些惊艳的观点和知识,产生的实际价值很低,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孤立的点,没有存在于某个系统性的拼图中,而只有跟周围的拼图拼合起来的知识,四边都被嵌合住,记忆才牢固,理解也才深刻。

当我们理解和搜集了足够多的拼图碎片,拼图的整体图像也就慢慢清晰了。

每当学习一个新知识,都拿到自己的外联记忆脑中进行比对,已经有的拼图可以扔掉;没有的拼图做一次拼合,可能就会衍生出新的想法和感触;有冲突的碎片更好,可以进行思辨,会让自己更接近真理和真相。

因为知识的记忆和学习,加入了时间(跨度)这个变量,如果没有记忆工具,同一论题下跨度很长的观点和论据,早就建立不起联系了。就像没有记录下来的灵感,过几分钟就忘记了,所以说一旦加上时间这个变量,大脑中的所有知识都会模糊和淡忘。

比如今天一位睡眠专家说要睡足八个小时,不然身体会垮掉,理由ABCDE,听着很有道理;三个月之后,我们又看到一位睡眠专家说睡足4个小时就够了,多余的睡眠时间就是在浪费,理由ABCDE,感觉也很有道理;又过了一年,又看到一位睡眠专家说要遵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1.5个小时)合理规划睡眠,不然睡长睡短都不合理,理由ABCDE。

每一次自己都被说服过,但是相隔很久的观点和论据,我们可能只是记忆住了结论,这样不同的论据和观点,很难放在一个时空下进行辩论,这就是碎片化学习的缺点。好在我们已经进行了知识归整,在同一个睡眠标签下的三位专家意见,就可以通过整合同类项、发现对比冲突项,从而让我们得出更为客观和准确的结论和答案,这就是利用外联大脑的好处。

所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烂笔头不如外联大脑。

如果感觉文章真诚且有用的话,敬请打开微信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哲新ii ,获得更多往期内容。喜欢的话,也帮忙推荐给您的亲朋好友 ^——^。

作者丨哲新,微信公众号“哲新ii”(ID:zhexinii),改变的促成者,努力用文字改变他人和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新丨记忆力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