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摆摊做老板,乡村学校的班级集市开业了

图片发自App

2018年12月24日18时许,位于子洲县西北的一所乡村学校,竟然在教室里办起了集市。学生自己摆摊当老板,以财商劵作为流通的货币,不曾想象平时赶集时都会嚷着家长买东买西的孩子们,这次有模有样地开起了店铺,现场叫卖声一片,好不热闹。

图片发自App

据这次活动的发起人苗老师介绍,活动灵感来源于今年秋季新加入的互加公益课程——阿福童财商课。短短一个学期以来,乡村娃娃们有了自己的小生意大计划,学习了“储蓄”,学习了“创业”。通过这次体验式购物,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财商的魅力,助力乡村儿童实现经济赋能!

以小组为单位开设店铺,集中讨论带哪些旧玩具、文具、书等,作为本组的集市卖品,由指导老师约定成本,组长充当老板,在保证销售竞价空间的前提下,定好集市卖品的价格。

据了解,“老板”这个角色要从店铺命名、商品选择与定价、促销海报、结算盈利等方面全面把关,小组其他成员成为其雇佣的“员工”,负责销售、记账等岗位,并且须在活动后支付相应报酬。

参与学生充当消费者,为防止市场内贵重物品及个人食品向外流失,活动组织者充分考虑设立“市场办”,以抵押实物换取财商劵进行消费,严格控制人均使用数额理性购物,使各店铺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积极盘活虚拟交易市场,发挥供需双方的等量平衡。

图片发自App

一个店铺的经营之道,取决于“老板”的定价策略及“销售”营销技巧。在保证自身利润的前提下,开展多样化的促销活动,是吸收市场闲散资金的重要手段。

三年级组消费满一定数额玩投掷游戏一次;四年级组的白芸带着商品到处售卖,把合适的商品推荐给适合的人;五年级组想出满额办会员卡、送电影票的主意;六年级组满赠、满减,粘贴愿望等等各不相同的让利形式,无不在体现着以顾客为主导的市场架构。

所有的环节力求真实,活动的核心紧紧围绕“分享、体验、感恩”这三组价值观,通过学生们闲置物品循环利用,以财商券换取物品的方式,在基层买卖当中获得深层次的感受。

二年级杜兴宇抵押了自己的棉袄,六年级朱宇翔抵押了珍贵的宝葫芦,一年级部分学生把装满书的书包打包抵押;五年级垄断全场体育用品,四年级王忻愉出售了最爱的掌上学习机和他爸爸精致的水杯,三年级开设了批发部,甚至把老师的珍藏的心形玫瑰都作价出售……

纵观全场,全体师生的参与度非常高,现场热情高涨,整个活动在每个人意犹未尽之际落下帷幕。六年级组从三年级组低价采购商品,又以高价出售。组长袁佳乐对我说,如果再给他们一些时间,肯定会把商品全部卖掉。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活动后期市场已趋于饱和,参与者都满载而归,学生们都开始打起了老师的主意。

图片发自App

吴瑾萱小朋友刚买完东西,就拉着妈妈的手准备回家;苗奕晨小朋友转了一圈,买了自己喜欢的小汽车,还嘟囔着要吃方便面;活动结束后,六年级拓老师抱怨道:橘子、苹果都归还了,我的糖果咋没人归还呢?

笔者全程参与了这次长达1小时的体验式活动,在利润核算方面,较之丰富有趣的活动过程各小组要逊色不少。第一次独立核算账务,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实操训练,难免顾此失彼。此次活动反馈表中,要提交的是净利润的数额,很多“老板”计算的方向有偏差。经过查看活动方案得知,活动后期需要去掉的成本有:初始资金、商品成本、人工工资、寄卖商品佣金、市场管理费(含治安费)。

图片发自App

紧俏的商品供不应求,有瑕疵的商品却无人问津,这说明“消费者”的眼光挺高的,对于手中仅有的财商劵,不会盲目去消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需要察言观色;消费者心理的揣摩,需要和颜悦色。认真对待每一笔订单,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

笔者认为,这是一次颠覆性的尝试,利用互加教育去丰富学生的艺术课程,去策划更多独具新意的情感活动。只有以儿童视角融合互联网思维,乡村学校的未来才能有更广阔、更深远的的探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生摆摊做老板,乡村学校的班级集市开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