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讨论汇总

2019年5月7日

【邵利华】

《终生成长》https://mp.weixin.qq.com/s/U3_fzw7aXZOSPPmThYYoVw

【张西振】

终身成长,一个极有潜力的选题,是可以做一本畅销书的。

①这个选题不要放下了就写这一篇,太可惜了。时不时得琢磨琢磨,换个维度,再写一篇,写个10万字,就可以考虑出版。

②我们需要接着考虑,形式、或者说表达方式,我们怎么写得新颖一点。这本来就是一个两两对待主题。表达方式也突出一点。我想可以包含一个表格,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对比。

③材料在手机挖掘一下,多找一些案例故事来。这一组文章的每一片,都要有一个核心的爱情故事。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也就是这篇文章中,说的比较多的内容。也可以搞对比表格的。

④还要开展不同形式的分析。例如4象限图。能有统计数据支撑就更好。语言可能也需要再讲究。力求精微。

⑤例如开头,说有两种思维方式的时候, 可以这样说:

关于人的才能,一些人认为是固定的,一些人认为是不断成长的。 这两种认识带来了两种行为方式,继而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开头,这么一唠叨,读者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不用猜测,你下边要讲什么。读到这里不读了,也有收获了。

⑥ 总之是,完全按照畅销书去打造,就会出来一本畅销书。还有很多话要说,不过我的思路还没有完全理清楚。先把想到的说完,我应该还有后续的话。

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看你的文章,启发了我一个小小的认知。我先把这个写下来。

2019年5月8日

【张西振】@【邵利华】这是你的文章给我的启发。

《笨人为什么也能成就事业》

《人的四分法与不同类型的成功策略》https://mp.weixin.qq.com/s/mzalnczNVzAqaBVEDmecTg

【张西振】@【洪小珍】

《掌形结构与写作模式语言》https://www.jianshu.com/p/51560767b00f?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张西振】

《驴友的新事业现场直播式写作攻略》https://www.jianshu.com/p/5d8bb1cdbeaf?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爆款十大标题提取法,你学会了吗?》

https://www.jianshu.com/p/c5b466cf6a37?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9年5月9日

【张西振】

早上在想一件事,没有找到答案。微信群中交流思想。比较容易出现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思维很难同步,没有共同的节拍,交流就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常见的情况是,你在这里制作饺子馅儿,来一个人不去闻饺子馅儿香不香,而是问饺子饺子汤好了没有?怎样才会有真正的沟通交流呢?

在电子论坛时代,交流是分主题进行的。同一个论坛中,可能有几个题在进行。但是参与哪个主题,就会在哪一个主题下发言。那个时候论坛的结构就是那样的。所以很有效,很深入,适合专业交。

微信社群没有这个结构,很难锁定一个主题进行交流。这导致微信中的交流,很难深入下去。人们在为某个问题焦虑,争论不休,失去了方向感,人们的思想会因此极度混乱。这时候就需要:

(1)抓住了主要矛盾

(2)澄清了问题

(3)踏踏实实的提出了解决方案,的文章出世。

文章必须是锐的,有穿透力。当真正的好文章出来,人们的思想被澄清,共识达成,新秩序开始形成。这样的机会很少,这样的文章更少。但是,某个领域里的混乱,也是呼唤优秀文章的诞生的。

【张西振】

《007社群交流如何有效》https://www.jianshu.com/p/5cc27959a177?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驴友的新事业现场直播式写作攻略》https://www.jianshu.com/p/5d8bb1cdbeaf?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驴》这一篇是写给我兄弟的,只求实用性,没有展开来说。文章很简单,但是很明了。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最近两周我不断的实验改进,摸索形成的这个认识。

我个人已经用的得心应手了,所以我老想推荐给朋友用。并非驴友的朋友,也可以参考。

文章的选题,要考虑5个方面:

(一)选题的高度——篮球架的原理,跳起来够得着。

(二)选题的宽度——只选一个点儿,不选一个面儿,小题大做。

(三)正向问题和负向问题——人们追求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障碍,是正向问题。人们避犹不及的危险苦难,疼痛瘙痒。是负向问题。

(四)选题的策略——撬动崖边的巨石。

(五)选题的价值——切口小,可拓展。一段长长的山坡加上厚厚的湿润润的积雪,推动雪球,雪球就会慢慢变大。

2019.5.10

【张西振】

【软文写作能力确实太值钱了!著名杂志主动约稿!1000字文,主编愿意付款几千美元给他!还愿意等着!】

分享一个美国顶级大咖的经历,他患了跟霍金一样的病,全身只有颈部以上能动,确切说,只有嘴巴能够动!他的绝活就是写文章!怎么写,就是嘴巴动,语音写!

他分享了有次网络直播,他差一点昏厥过去,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他是怎么搞定牛叉的软文写作技术的,他说就是一个字,“练”!“练”!“练”!

他说,被限制在轮椅中,只有嘴巴能动,但是思维是好的啊!

他说,为了不让自己发疯,他就先发疯般地看书,找人翻书,他一年看了600本书,狂看,狂练,写作能力就是这样上来的!

他被限制在轮椅中,但是靠自己的博客写作,年赚百万美元,养着自己的家人,支持自己的护理费用,实现财务自由的人生!

你对这个人感兴趣么?想知道他的博客么?你自己看吧,牛叉的榜样,绝对震撼!

【张西振】

《突破解决问题的规则》https://www.jianshu.com/p/486ca0bdbbc6?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

【王冠策】张老师文章里的故事最开始来源应该是,格尔迪奥斯绳结,那个将军是亚历山大大帝,故事发生在波斯亚细亚地区的一个神庙。

【张西振】

我记不准,当时躺在床上,也不想起来查资料,所以没敢说具体了,就说得模糊一点。

其实,可拓学我也是说的比较模糊,这是因为,朋友送了我三本书,我还没好好看,只是知道个皮毛。

每写一次写文章,理解上会前进一步也算是一种学习方式吧。

因为写文章,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啊,很重要。

我在探索三种方法:

(1)可拓学的方法。

(2)模式语言的方法。

(3)灵感洞察的方法,也可以称作关照法。

这三种方法分别是科学方法,经验方法和心理方法。

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三种方法一起用,如果三种方法指向一个结论,这本身就是一种验证。

【张西振】@【王冠策】 把这段话,整理到中去了,再用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可以按照你说的来写啦

【王冠策】

意思是把故事和观点记录,以后用到这个故事就立刻能调用这个观点?

【张西振】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这些段落,都可能成为素材,回头就能整理成一本书。现在的内容有半本了吧?我们继续讨论下去,什么都有了。

2019.5.11

【张西振】

昨天讨论了选题的5个维度今天我们探讨了解决问题这三种方法。这都是很核心的问题。

前面讲了选题5条,寻找解决方案的三种方法,只是点了个题,没有展开来讲。

对于这样提纲性的东西,很难理解透彻。大家要提问题,一起讨论,才能学到。

2019.5.12

【张西振】

今天再讲解一个点:当我们选定了问题,界定的问题,也确定了问题解决的目标,并且还掌握了三种思维方式,那么我们下一步干什么?

通过实事求是的过程,提出新颖独到的解决方案。

①什么是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清清楚楚的把握事情的真相。不能根据自己头脑中的”我认为”就盲目的下结论。

前天,在另一个交流生意的群里,对我不太了解的网友, 就“我认为”老张的生意思想体系是务虚的,也是他这个实践家不应该学的,但是他不知道,我的理论从实践的土壤中长出来的。

他也不知道,从抽象到具体,打通一个小周天,对一个实践者来说是多么重要。

以这种自以为是的思维方式去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是让我很担忧的。

我们作出任何判断,都要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真实认知之上的。

包括采用观照的方法,也必须把现实观照清楚,才能提出有效的洞察。

求是,就是去寻求事情的客观规律,对于写文章来说,就是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创意的方法,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实事求是这句话说的太多,我们会忽略了它的本来含义,胡乱加上自己的理解。

我们再换一个说法,见路不走,即见如来。

这是豆豆的第2本小说中说的,因为我没有读,只是听别人转述,书名也忘记了。书中讲了一个商人,他并不相信人们普遍认为的手擀面就好吃,他观察手擀面制作的全过程,反复观察,他发现在于揉面。机器压面条没有这种揉面方式。

他就再去研究改进和面的机器,设计出来和手工揉面同样效果的和面机器,这样他就能够快速的,低成本的,制作出跟手擀面一样好吃的面条。

豆豆用了一句见路不走即见如来,来解读这位商人。

见路不走就是,不跟大家的后面人云亦云,不是看到大家都怎么干我就怎么干。而是经历自己的实事求是的研究过程,求到真正的是。

如来就是本来,弄清楚了什么是本来如此,才算是真正把握的一件事儿。

没有建立这个实事求是的过程,写文章也是瞎写。

②现在,你对实事求是,有怎样的理解?还有什么疑问?

【张西振】

最近讲的三个点很重要,各位要认真对待。选题——创新——实事求是。这是写作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过程。

所以,大家在这个地方,一定要花力气,理解不好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来。

很奇妙的,写作的这个过程,与生意中开发产品的过程完全同构。

【张西振】

《你在天堂还好吗?我的妈妈》https://www.jianshu.com/p/95e4dd90f44e?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

《偷偷的做自媒体》https://www.jianshu.com/p/1b3d5dc52be9?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

2019.5.13

【张西振】

昨天讲的实事求是非常重要。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点了!

可惜的是没有引起讨论,我想,大家不是嫌它太简单了吧?

做一个调查:

各位说说自己,原来是怎么理解实事求是的?有没有人,把实事求是,理解成,说实话?中国人大约有90%是这样理解的。

今天还要继续往前讲。今天讲的题目是——,一次砌好一块石头

【王冠策】

关于实事求是,肯定不是说实话,说实话看起来是行为,其实是一种态度。但是态度并不能做到客观,好心依然办坏事。实事求是我的理解应该是一种方法论,但具体是什么样的却不太清楚。如果说科学是探寻真理得方法论,那科学和实事求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张西振】

把实事求是拆成两句话——把握事实,寻求规律。

我担心实事求是这句话,大家说的太多,理解的太浅。我特意挑了一句,没法直接听懂的话——见路不走,即见如来。这句话,该49是假的是一回事。

【张西振】

今天每个人对这个实事求是发言。

结合的那个商人的故事,彻底理解实事求是。

【王冠策】

我看了3-4遍,我觉得我还是结合老师的案例谈我的理解会容易点。

实事求是

大家都觉得手擀面好吃,但我们首先不能人云亦云。

首先要提出问题,好吃是可以量化的标准么?如果是只是感受就不可信。

那么首先假设机器不如手擀面,那么必然是在生产过程中有不同。

那么首先采用观察分析两者的区别。

发现唯一的区别是揉面流程的不同

然后提出解决方案,然后付诸行动。

最后验证面条口感。

上面的流程有缺失就算不得实事求是。

我的收获是不要轻易接受结论,而要去考察获得结论的过程

我的感受还是忍不住和科学方法论去做对比。就好比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下落快,之后上千年都无人敢反对,直到伽利略提出质疑,通过观察推理验证推到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所以我认为科学一定属于实事求是,但实事求是是否比科学更宽泛,我还没想清楚。

【张西振】

实事求是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不需要区分。他们本来就是一回事。

每个题目都有专门的参考书的。因为没有人提出疑问来。我的参考书也就没法拿出来。

先说说可拓学。这里有三本书,一个是模式语言。一个是科学研究的艺术。真正吃透这些方法,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2019.5.13

【张西振】

《可拓创新方法》

《创意的革命》

《可拓创新思维及训练》

《建筑的永恒之道》

这是第3本。关于灵感洞察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的。

各位,是否会阅读这种不同领域的书啊?

要一边读,一边把,书的内容“翻译”成为自己领域的东西。

现在就,一边阅读,一边想,在写作中怎么用。

每位同学,谈一谈,对于从选题到现在了的理解。

【王冠策 】

文章的选题,要考虑5个方面:

(一)选题的高度——篮球架的原理,跳起来够得着。

应该是指选题的抽象程度吧,按照我个人经验来说,从越高的角度看问题就会越抽象,趴在地上看就会更细致具体。像哲学,物理,数学方面的选题就非常高。工程学,计算机应用等选题中等;技术手册,工作流程等低。那为什么要选择跳起来够得着的高度呢?我认为高度越高,抽象性越大,适用的人群也越广,相应的价值也越高。但又不能太高超出自己写作的能力范围,这样你就不能把这个题目写明白写清楚让读者能够理解透彻。

(二)选题的宽度——只选一个点儿,不选一个面儿,小题大做。

比如你想写关于爱情的文章,那爱情是基本的大面。可以拆分成恋爱前,恋爱时,恋爱结束等阶段。恋爱结束又可以拆分成,结束的原因,分手的方式,走出伤痛等,只要细想可以一直细分下去。而小题大做就是小问题不可以只看表面,解决起来也可以涉及很多知识,就比如分手问题就可以涉及心理学,博弈论,经济学等等。

(三)正向问题和负向问题——人们追求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障碍,是正向问题。人们避犹不及的危险苦难,疼痛瘙痒。是负向问题。

这里还是有困惑的,比如以帮助人减肥为话题,那么减肥可以说是一个人追求目标的正向问题,但减肥就意味着不想胖,是一种被痛苦逼迫的负向问题。同样解决失眠咋一看是负向问题,但可以说是追求睡眠质量更好的正向问题。我的想法是用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区分,比如《高效整理桌面的xx方法》,如果没有这文章,你也能整理桌面,但就是效率慢而已,锦上添花是有更好,没有也没大事。《烫伤后的处理办法》不能让你烫伤恢复,如果你不做一定损伤更大,这是雪中送炭。

(四)选题的策略——撬动崖边的巨石。

这应该是指要选择显而易见,但急需解决的问题?类似临门一脚的意思。可能这个题目很多人都写过,但是你觉得还缺点什么,结合前人的东西,加上自己的,就可以轻易撬动巨石。而且悬崖边的石头意味着有充足的势能,一旦撬动就会转化成巨大的动能。什么样的题目类似如此,我暂时还想不到

(五)选题的价值——切口小,可拓展。一段长长的山坡加上厚厚的湿润润的积雪,推动雪球,雪球就会慢慢变大。

意思是选题的大小不会立刻决定文章的价值,而如何论证,推理,以及随着文章中的素材,文章结构,文章的深度的加强。捏住小问题也有大文章可做,让我想起至少哈弗大学录取一个中国学生,主要是因为他用科学方法研究了几百种泡面,并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研究泡面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值一提的事,但泡面不是重点,背后的研究精神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以上是我的理解

【张西振】

《国威管理学、篮球架子原理》https://mp.weixin.qq.com/s/yPHzVPgvIgtLIjXW8eHrNQ

@王冠策 不在于理解的对不对,只要,说自己的理解,这是好事。

①篮球架的原理,理解的不对。我的用词有问题,说难度比较好。

大约30年前,我写过这篇篮球架的原理。现在把文章发过来,帮助你理解。写这篇篮球架的原理的时候,我刚刚开始做秘书,刚刚开始学习写作。

②对小题大做的认识,大体上正确。

但是小题大做,很少是这样细分出来的。

③选题,实际上就是选择你要去解决的问题。

问题差不多都是一个一个的点。我们就是在这些问题点中,去挑选,最值得解决,最有把握解决的问题。

细分这个词容易误导自己。最好是用主题这个词。

一个问题点,也就是一个主题点。

问题是从负面说的,主题是从正面说的。很可能说的是一件事。

主题和细分出来的专题,是有区别的。打个比方——介绍做一道菜,可以放到一个小主题。但如果用细分的方法,可能就要细分出来买菜——择菜 ——切菜——炒菜——上菜。

也同样一件事情,主题可以完全不同。比如洗洗衣服,可以写洗衣服的方法,可以写洗衣服的乐趣,也可以写洗衣服的烦恼……

文章的主题,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旗帜不能靠细分得到。

说爱情是一个面对选题,非常对。但是主题的选题,你说去谈分手,还是一个面儿。出来的文章,不锐,不性感。

但是假设你研究精神恋爱,研究这种恋爱类型的成因,持久程度,给双方造成的影响,这就是主题定位。

当然,研究某个人情的出轨规律,影响出轨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等,也是主题定位

主题定位和细分,是完全不同的,你要仔细分辨。

选择正向问题还是互相问题,也可以换成选择上限问题还是下行问题。

正向问题和负向问题,说成正面问题和负面问题还可以。上线问题和下行问题,可以作为另一个维度。这样我们还能做出一个坐标系来。在脑子里画一下这个坐标,可以对问题进行更精细的分类。

关于孩子的成长,多数是上学问题。还在成长过程中一个一个的小关口,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探索到的解决办法,上限问题。一个老人一天天的身体衰弱下去,这是下行问题

推动或者撬动悬崖边的巨石,理解的大体正确。

这样的问题,都是一些让人受不了了的问题。一旦有人写出来,讲出来,可以造成很大的影响力。寂静的春天,汤姆叔叔的小屋,论持久战,共产党宣言,都是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一出世,整个世界,就会永久性的改变。

这块巨石,也不一定是社会问题,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比如说听音乐,我们普通人,基本上就是一个听不懂。我听过清华大学一位音乐教授讲了一课,彻底改变了我对音乐的认识。

他讲了三句话

第一句话,音乐无需懂。好听就行。

第2句话,音乐可以懂。

第3句话我忘了。记着两句,也会受益匪浅。

是否还记得,当年柴静,做的那个视频——穹顶下的中国?当时的雾霾问题已经困扰了人们很多年了,那几年我刚好在北京,的确,那日子是没法过。所以才进的穹顶下的中国,一出来就刷屏了。

这就是悬崖边的巨石。

选题的价值,是说选题对你自己的价值。

找到一个好的选题,等于被你挖到了一个好的富矿。

好的选题是切口小,拓展空间大。第2个比喻就是滚雪球,她说很小,越滚越大。找到这样的山坡,就可以没完没了的写下去。

写作找到这样的选题是很幸运的,花同样的功夫,也同样多的文字,找到这样一个主题,持续的写下去,就把自己写成一个专家了,十几号,不是专家,是主题研究者。专家往往是你说的那些细分细分再细分的人。主题经营,不容易说清楚。但还是可以体会的。

这是对你5个理解的纠偏。

【王冠策】

关于小题大做里面的细分和主题的区别,区分起来有点费劲。我的细分相当于主动划分文章讨论的范围,是主动把题变小的尝试,然后再考虑这个小题能不能大作(是想不到好题目时的操作)。主题的意思似乎是直接找到可以大作的小题(更多源于观察和灵感),这种主题一般是很难通过标准化的细分实现的。

我用市场营销里产品定位来类比。市场营销有一个重要概念是细分市场,打造差异化产品。标准化的操作是按照地域,产品特性,消费人群去细分。以猪肉为例,可以机械化地按照品种,地域去细分,比如东北黑猪。但是“最幸福的猪”这种定位是很难用标准化的细分得到的。

这是我现在理解的主题和细分选题的不同。

【张西振】

最幸福的猪,貌似就是一个主题。这是很难用切割气氛来找到了。

比方说,饮食问题,口感派和健康塞派,就是不同的主题。是切割不出来的。

市场营销学里市场细分,很有可能是混着的,里边有一些是主题,有一些不是。

慢慢体会,这是能分辨出来的。

【洪小珍】

1、事实求是,用事实说话,少一些虚荣、多一些务实、少一些妄想,多一些理性,需要自我完善一样,要学会怎么说话,通过分享事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下的错误、以及正确的做法。2、事实求是,用事实说话是不是跟换位思考有关联的步骤,从对方的视觉观察事物,来提高谈话质量,达成沟通目的。

【张西振】

批改意见:

第一,实事求是,不是实话实说。

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实事求是的误解误读和误用。

事实上,实事求是,与说话没有关系。

你说了一句用事实说话,这句话用的写文章,还是与实事求是靠点边的。可惜的是,后来又归结为说话了。这就离实事求是的本来一越来越远了。

第二,在中国,解释实事求是,解释得最好的人是毛泽东。邓小平也是高度重视的。实事求是,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党派的核心思想方法。

是否知道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名字就叫求是,开明是邓小平题写的。

也就是说,这个实事求是曾经指导一个东方大国成功的进行了一场革命。30年后,有成功的指引了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大的事件,都与这个实事求是相关。有没有看出来这个实事求是的厉害?

实事求是,指导政治革命,指导政治改革,都成功了。但是,实事求是本身,这不是政治。政治只是一个被成功运用的领域,是它的成功案例。

第三,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大智慧之一。我们要拿它当宝贝。实际上是无可替代的。再也找不到,另一个表达的这么好的词汇了。这是5000年的智慧结晶,我们没有理由不用它。

被误读了,被误解了没关系,我们可以重新讲解。毛泽东讲解的最好,中国60岁以上的人,包括没有文化的人,还是懂一点,实事求是的。他们都听过毛泽东的解读。当代中国人却不知道了。很可惜很可惜。

实事求是,4个字,可以成为对每一个中国人的试题,可以测试中国人的文化水平。过不了这个测试关,不能说自己有文化。

既然毛泽东的原著没有人赌了——那里面有很多好东西,有大智慧。那么就好,由我来重新解读了,我还是差不多搬毛泽东的原话。

实事——就是通过调查研究,精准把握事物的事实真相。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这句话,看得出,对调查研究有多么重视。

写文章的时候,若绝点,也必须是这些有根有据的事实。。

所以你说用事实说话是对的。可惜紧接在后面你的思路又跑偏了。

再说这个实事求是中的求——寻求、追求。

只有去寻求,才能求到那个是。

是,就是是非的是,也是是什么的是,就是本来面目,就是本来如此,或者说就是事物的规律。

实事求是是一连串的动作,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

所以,没有这个实事求是的过程,也没有资格写文章。

【文婷】

夜深人静,白天的工作总算告一段落,跟着话题说我理解的“实事求是”。

原本“实事求是”在各类官方新闻中很多,比如“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为老百姓办实事”之类的,就让人觉得这个词就只是个政治中的词儿,就是个“大而空”的词,难以落地。

接地气的“实事求是”就不用这个词儿了,叫“踏实肯干”,叫“刻苦钻研”。说某人“实事求是”少,但踏实肯干,刻苦钻研的人多。这样的人一来认清事实,二来愿意努力下功夫,这种劲儿就可以用到工作中,学习中去。

【张西振】

批改意见:

 实事求是与踏实肯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那不是接地气,那是误解。

再重复一遍。实事求是——研究并把握事实,寻求并获得事物的内在规律。

为了加强理解,我讲了那个研究手擀面的商人的故事,一定要好好去理解。

你们这些话呀,早一点说出来,把错误的理解留在心里,危害很大。

【洪小珍】

实事求是与用事实说话的区别是不是在后面2个字,前者注重后面的求来达到所追求的规律,和要达到结果的目的。后者只是摆事实,用事实发言。

【张西振】

实事求是,可以说与说话没啥关系。

这么伟大的一个东西,被大多数人理解为说话,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改革开放40年,经济成果惊人,可是我们全民的文化素质都下降了。现在高等教育普及了,可惜的是大学里也没有文化了。哎呀,一群糊涂蛋在教学生,误人子弟啊!

实事求是,用4句话来解读——调查研究,弄清事实,寻找规律,获得真经。

【王冠策】

全民素质是否下降我不知道,但是大学里确实没有一个老师说过实事求是这句话,或者用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因为我们的大学很少估计我们去研究课题,唯一的研究也是毕业论文(大部分是走过场),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不用说质疑课本上的知识了。

然而到了工作上,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能力会吃大亏,然后在痛苦中摸爬滚打学习。现在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可能年轻人更喜欢用“用数据说话”来代替实事求是这个词。

【张西振】

数据是事实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强调数据是对的,这是对过去我们不太重视数据的一种纠偏。但是交往不能过正,定性研究的价值同样很重要。没有抽象能力,概念能力,看着一大堆数据也是束手无策。

我有几个搞数据挖掘的朋友,那时候还不谈大数据,真正能提出方案的恰恰是那个概念能力最强的人。

我对其他领域的大学教育不太了解,但对中国的商学院是太了解了。前些年,我天天都在审阅这些中国商学院的教授们的文章,每天都是那个失望。我要是有孩子要上大学,打死我都不让她去读商学院,特别是那个最扯淡的市场营销专业。

【张西振】

你把你学的东西当历史资料看待吧。比方说有时候我可以问问你科特勒的东西。不是为了借鉴,是为了批判。

现在我们学的写作,与商学是同构的。我们讲的这个实事求是,也是商学的核心内容。

【王冠策】

我认为无论是商学还是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实事求是的能力,写作的能力都是通用的。

【张西振】

《思想者,见路不走,即见如来》https://mp.weixin.qq.com/s/-5vIQNPGmPFnmZmEVD0Z5g

 @王冠策写作本来就是基本技能,是小学毕业就可以掌握的东西。这是因为教学方法不对,从小学学到大学都没学会。

小学成为写作高手,不是奇闻。

我的大女儿,小学三年级发表的小说就很不错,我现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儿,写作文也挺好。

@王冠策 今后说话写文章,坚决彻底的把我认为去掉。

把实事求是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落实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说话的结构应该是这样的:

(1)不做评价的,描述客观事实。

(2)进行分析。

(3)得出结论。

前面的,见路不走,即见如来,就是实事求是。供参考。

【王冠策】

当我说“我认为”的时候,潜台词是我现在的观点只是个人经验,是接受指正的态度。如果没有“我认为”,说明这是我是仔细思考研究过的观点。我明白老师是要求我不用我认为,是希望我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

文章我还没看,我想冒味地先提一个问题,老师如何看待观点和事实的关系?

据我目前的观察,绝大多数文章的目的是在传达观点,而不是讲述一个事实,反而事实是被拿来论证观点。尤其是在顶级的辩论比赛中,会发现双方都有扎实的事实依据,严谨的逻辑推论,双方不可谓没有实事求是。但观点终究是观点,所以才会存在争论,如果是事实,那么实事求是的结果是没有争论。所以我的理解是实事求是不一定得出事实性结论,但没有实事求是肯定只是观点(看法)。

【张西振】

辩论是呈口舌之能,在学校里玩一玩是可以的,拿到具体工作中,就变得毫无用处。假设这种辩论成为自己的习惯,就只能把自己变成一个人人讨厌的人。

辩论不是讨论。

辩论是真谁是对的。

讨论是寻求什么是对的。

真正有成效的讨论,不存在我的观点,你的观点。

头脑风暴,就是每个人都要输出创意,然后融合,在发展创意。

在这里说说个人看法,还有点价值。在其他场所,基本上没有价值。

辩论这种技能,对律师是有用的。因为律师是不追求真理的,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赢。谁把对方给骗倒了,对方还会佩服你。他们玩的就是这样一种游戏。

但是,工作中,生活中,那些专门呈口舌之能的人,毫无建设性,团队的人都不喜欢,领导也不喜欢,老板就更讨厌了。因为老板请你来是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听你的口才的。

假如你经常对你的领导和老板说,我认为,他心里是在骂你的,下一个要开除的就是你。

观点和事实,谁先谁后都没关系,但是为了观点,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是律师的做法。但是律师的小心死一般不会成功,因为对方的律师还盯着他,

【张西振】

关于市场营销,聊两句

一、科特尔给中国带来了市场营销这个词,但是他的书写的太厚了,真正去读的人不多。当然读了是受益的。

科特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茶营销这个名词,那些没读过市场营销的人,天天在说市场营销。甚至那个朴实无华的销售,都没人提了。

在企业实践中,所谓市场营销,也就是过去市场部所做得广告软文展览活动,这一类事情。辅助销售而已。。

在民间,市场营销,又被一部分人,用于保险推销 保健品销售,甚至传销,这个中国式营销流派,就是骗术加成功学。最近的案例就是茅茅药酒。

这种中国式营销,现在又被渗透到,社群营销中

市场营销这个词,已经被中国人糟蹋的不像样子了

鉴于商学和管理学的混乱,营销这个词儿都不好意思说了

@王冠策 午睡之后,继续考虑你的问题。

即使单纯的介绍自己的观点,也存在“客观”的方式。

比如可以这样说,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头脑中有这样几种观点。其中有些观点 是自己系统研究的,比较明确的结论,也就是说,经历了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但还有待实践检验。 还有下面的一部分观点来自我的直觉,还没来得及做充分的论证。还有下面这些观点,还比较模糊,也拿出来交流一下。

在团队中,以这样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队友莫会乐于接,也会主动帮助你检查这些观点中的缺陷和漏洞。

特别是一些有缺陷的东西,容易引发讨论,要比已经成熟的东西,讨论起来更有效果。

团队讨论是一个智慧聚合过程,每个人的头脑中的智慧,会被激发起来,在更高层面,形成团队智慧。

那些睿智的人,娃娃还有自己的私人智慧圈,哪怕只有两个人,坦坦荡荡的讨论问题,相互激发智慧,也是极其重要的。

而辩论是的交流,那是一个坑。没有建设性。除非亮明规则,进行一次辩论比赛。这实际上是做游戏,是娱乐活动。与真正的沟通交流,完全是两码事,玩一玩可以,成为思维习惯,危害就大了。

我认为,这三个字,几乎找不到该用的场合。即便律师也用不着。

别说我想,也别说我认为。我想,是描述一个客观现实,表示我在这样想。我认为,就让人感觉是列了价格要辩论。

网络交流中,特别像百度百家号之类的留言区,大家完全不能讨论问题,抛出一个观点来就开始对骂。这也是无聊着的游戏。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最好远离。

做一个建设性的讨论者。即便别人喜欢辩论,你还是要坚持正面讨论。

当别人只管自顾自的发表观点,还要拉着你认同的时候。你可以给他讲一讲,什么是实事求是。

你可以把对方的观点,一条一条的写在白板上,一起来进行分析。写在白板上就不是在头脑中,那就变成了一节,可分析之物。

假如对方仍然不愿意讨论,就想跟你争论。你可以告诉他,这种争论缺少建设性,你不愿意参与。

如果是在对方的办公室里,那你可以明确的说,我们是否可以展开有成效的讨论。如果对方坚持不讨论,坚持争论。你就明确说,如果对方在坚持,我就要离开了。

如果是在你自己的办公室,你也可以直截了当的颁布结束争论。如果是在团队的会议上发生争论,你也可以向主持人申请,给大家讲一讲,争论与讨论的区别,讲一讲不在于谁是对的,而在于什么是对的,听了你的道理,大多数人,都不好意思继续争论了。如果你是团队的头目,那就可以运用你的权威,组织会议上的争论,把会议引向建设性的正轨。

即便遇到一个胡搅蛮缠的人,你坚持理性讨论,对方也往往会屈服。

假设有个人歇斯底里的向你发表他的观点,你可以让他发泄一会儿,找个他喘息的机会,你有兴趣讨论一下他的问题,规则是,当一个人发言的时候,另一个,不能随意打断。

如果对方仍然,不能进入理性讨论,可以直截了当的告诉对方,如果我没有发言的机会,我就离开了。

是职场上的正式交流。

生活中,如果是两个非常好的朋友,相互吐槽,图个嘴巴快乐,业余时间,当一个娱乐活动未尝不可。

对于那些,和你关系并非密切,逮着人,就想向人家耳朵里,管他的垃圾的人,你也可以,及时的退出,包括对方跟你煲电话粥。

听人家抱怨,不但浪费你的时间,还会污染你的大脑,要坚决的退出。时间长了就没有人对你抱怨了。

如果对方经常借你的耳朵用,你可以开玩笑说,你要收耳朵费。

当一个人坚持,进行实事求是的训练,特别是坚持那种见路不走,得深入研究思考,总有一天,你会变得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练写作就是练思维。实事求是,是最核心的思维方式。一有机会就要求上一番,长期这样做,收获就是最大的,你的文章会变得很有价值,你的工作会很有效率,你的创意,也会经常出来。

【张西振】

大家是否看过王阳明的传习录?

川西路是对话题的《你凭什么瞧不起自己》https://www.jianshu.com/p/6e3ba0ee8563?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洪小珍】

事实求是怎么放在工作中,对每日工作做一个复盘,或者要怎么结合实际工作和生活来提升思考力。通过求得到是。

【张西振】

工作和生活,是自己的磨刀石。对重要的事情,要进行一番实事求是的功夫,对,大量的普通的事情,只需要按照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模式去做就好。不能对每件事情都去下实事求是的功夫,精力不够,时间不够。抓住重点就行。

王阳明说,要在事上磨。

佛家说烦恼即菩提。

遇到烦恼的事儿,就实事求是一番,功夫就涨上去了,洞察力也会提升的。

复盘,要捡那些对典型最突出的事儿。

复盘比世贤研究容易一点,事情已经发生了,容易看清真相——当然,也不是,一定能看清。

复盘的时候已经看到结果,就可以检验分析的对不对。这就是实践检验。

【洪小珍】

复盘的过程是为了明确过程对不对,是否可优化,是这样理解吧,也是提升思考力的一部分。

【张西振】

是的。把成功经验记录下来,可以提炼为模式,今后,同样的事,类似的事情,就可以不去下实事求是的功夫,直接照着模式做就好。

我们可以总结一个绕口令——

一次认真的实事求是,可以让同样的事情,不需要再进行费力的实事求是过程。

要对重点的,关键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

没有办法对很多的事情进行实事求是,那样就会把人给累死。

实事求是是开拓,末世预言是守成。

开拓之后,要总结,并写成文章,转化成模式语言

这样就成了工作能力的上升螺旋了,坚持10年,再差也是个专家,说不定还会成为通家。

这是求是和莫世炎,真是一对好兄弟,把它们结合起来运用,不进步都难呀!

实事求是——模式语言

2019.5.15

【张西振】

《反脆弱》https://www.jianshu.com/p/0d1e9564d1b2?from=groupmessage

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有参考价值。

一篇好文章。但是比特币这一部分是败笔。比特币的事情太复杂,专门论述可能都说不清楚,这样一段,没有事实描述,没有分析,只有结论,写这一段不如不写,删除这一段文章会更好。

【王冠策】

塔勒布曾用5年时间只阅读并研究市面上所有带有“概率”“风险”“预测”的书籍,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然后以交易员的身份亲身实践,面对市场风险。最后成为全球有关概率和风险领域的大师,现在已经没有学者敢于和他在这个领域论战了。

把实事求是用到极致,是成为大师的必经之路。

【邵利华】

《有些人的健康可能是自毁身体》https://mp.weixin.qq.com/s/rtEmaCFsXl2Mi2nqltcTCA

【张西振】

文章结构可以。

只有一些细节需要改:

(一)红字不好。这是最明显的问题。

人们阅读红字是不舒服的,特别是那些视力有问题的人。

强调性文字加错就行,一般只是一句话,大段大段的突出显示并不好。小标题应该加粗。

一篇文章的用字最好一个颜色,字体可以用的两种,不超过三种。

这种带序号的标题,要顶格。只有小标题没有序号,或者只有序号没有写标题,可以狙中。但是有序号的选择题,要顶格。

可以有一个尾巴,简练的说一说应该怎么办?

要是有4个典型案例,每个段落写一个,可能会更好。

2019.5.16

【张西振】

  晨曦

林深、草茂、雾浓, 

古树、 鸣禽、爬虫,

小溪、滴泉、微风,

繁花满地,

晨曦生意盈盈

【张西振】

忆帆游山

温瑞塘河帆游山

一山独立塘河边

东望湿地水成网

西来泊船不挂帆

《温州三忆》https://www.jianshu.com/p/b585c2aa517a?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

2019.5.17

《未来之歌(一)耕读人家》

【张西振】 https://www.jianshu.com/p/96c55f7fe127?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

这是我对网络社会的猜想

【洪小珍】

多少人羡慕的生活啊,深山、泉水、花香、蝶美,可以大声的唱、健康的吃、想想也觉得很是美好。

【张西振】

的确可以这样生活。

网络,越来越快的网络,让我们不必再呆在城市。

我已经在山里建了三间房子。假设身体能好起来,几年之后,我就到那里去。

【洪小珍】

但是教育条件确实是个问题呢,如果教育和医疗两者都实现了,估计房价要跌了。

【张西振】

教育在创新呀!最优秀的课程会,变成网络共享资源,到时候学籍的网络注册也可能是正常的。以后的教育和学习,很可能最重要的不是老师和学校,今后会有一些新职业产生,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教育内容规划师来帮助组合课程,还有一些就是独立的科学实验室,供给那些需要做项目的人申请使用。

医学,这可能会每一个人配备大数据健康监控监控。随时给你安排养生和治疗方案。并且与,家庭治疗和护理,村镇社区治疗终端,人们的健康水平会提高一大步, 生病很少,加上环境好,饮食好,还有直升飞机等应急反应工具,医疗也就不再是问题。

哦,对了。我那三间房子在一个景区里,只盖一层,是不是站在地盘?将来可以重建。

学校还可以有虚拟班级,可以和同班同学一起上课,还能组成小组一起做作业,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大家相互在一起玩耍也能做得到,做游戏更不难。

【张西振】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https://mp.weixin.qq.com/s/liCstRfB5NB9j-Vuu_cDjg

是否看到了恩读人家,说的正是这件事儿。

愿意这样做的人,有很多。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障碍?需要什么样的平台为之服务?这里边可能就有很大很大的机会。

在未来几年。农村人会进城。城里人会去农村。

新耕读之家,首先是有知识有文化,能够有效利用网络的人。

农村问题,农户是基础,有文化,有知识,有技术,懂网络,这种新农民,才能够把农村带入网络社会。

实上网络对于农村来说,其意义要比城里更大。

5g网络,作为国家的公共设施,要首先在农村畅通。这与道路的村村通,有同样的意义。

网络和交通先结合,消除距离问题,农村就成了网络社会的天堂

当一流的人去了农村,大众进了城,网络社会就真的到来了。

《未来之歌(二):驴友》

https://www.jianshu.com/p/ed160b04f545?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

2019.5.19

【张西振】

刚才想到,一个写王阳明心学的题目——,心灵的橡皮擦

《心灵的橡皮擦》

https://www.jianshu.com/p/f1fce3e03295?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

各位请注意: 橡皮擦这个标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这个标题,就应该有一些性感。前面讲到性感的时候,我说过这是一个目标,能体会,但很难说清楚。今天面对这个实际的题目,可以再次体会一下。

文章题目不容易。写完一本书取不出书名来的很多。而且考著名,很可能就成功了一大半。文章取一个好题目也非常重要。

正是因为题目难取,还有那么多标题党。标题党们在网上可能会猖獗一时,但终归会被唾弃的。写文章,还是要练就取标题的功夫。

橡皮擦这个标题,做个书名好像也可以。所以这个题目可以继续写。朝着畅销书的方向写。

请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对标题制作的理解。今天算是案例教学。

【王冠策】

一个好题目的思考

首先要区分人群和目的

最明显的应该是政府单位的公文写作,或者是科研论文的写作,这里文章的标题是有格式要求的。

排除掉这些,剩下就是要考虑读者的人群分类,是职场人士,是家庭主妇,是情侣,还是青少年?

标题的句式

陈述句

疑问句(设问句)

标题合适的分类

直接给出文章结论

直接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方案)

预告要说的内容

描述文章要讨论的对象

………

好的标题需要做到的:

第一,能引起读者好奇或者思考

第二,是文章的题眼,确保文章不跑题

第三,标题具体不抽象,易于理解

第四,题目让人印象深刻,读完文章还能记住标题

几个起到帮助作用的要素:

标题简洁明了,控制字数

活用类比,抽象变具体

利用好冲突和矛盾

利用好数字

利用好读者熟悉的概念,故事,成语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与讨论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