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用全书的第一个长篇叙事引出了“德”的概念。司马光指出要想获得名分和保有名分,就要有“德”,并进一步指出“德”比“才”重要。但从权谋的角度来说,“德”绝不是权谋的核心,而只是权谋的一方面。下面我们就通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第一个详细描述的历史事件“智伯无德而亡”,来看看“德”到底是什么。
“德”的本质是利他。司马光用智伯的四件事来说明其无德,用赵无恤的四件事来说明他有德。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事情。
部分族人因智伯被立为继承人而脱离家族,历史上没有给出具体的原由,只是笼统地说智伯“不仁”。但这件事却能说明智伯上位,必然会对一部分族人的利益带来巨大损害,他们才会如此决然地脱离家族;智伯无故侮辱韩家族长、总管和逼迫韩赵魏割让土地这两件事情,很明显对韩魏大大不利,只是让智伯自己高兴;屡次不听手下劝告,断然否定手下建议,不尊重下属。智伯这四件事情全部都是不利于他人。
赵无恤对父亲的话身体力行,使他父亲赵鞅相信由赵无恤继承族长位置后仍将按照自己的思路办事,不会否定自己。这是利他。(聊到这里想起清朝道光皇帝选继承人的事,道光询问儿子们如何治国,恭亲王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写得很好,但咸丰就光哭,问为什么哭,咸丰说父亲在不用思考如何治国,只要按照父亲的吩咐做就可以了,如果不在了,一想到这里就心痛无法作答。实际上是咸丰自知才能比不过恭亲王,干脆不参与这场比试。最后道光虽明知咸丰才不如恭亲王,但仍选咸丰为继承人。真是二千年后人性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赵无恤对手下人的建议,就算不采纳也给出合理解释,这是对人的尊重;在晋阳宽厚百姓,受百姓爱戴,实际上就是让利于民。为了说明这一点司马光还专门举了两个反例,一个是赵国的长子城,一个是赵国的邯郸城。长子城通过加重百姓徭役换来城郭坚固,邯郸城通过横征暴敛换来了粮食充裕,但都失去了民心。
面对智家的无理要求,韩魏都屈服了,但赵无恤却明知道不敌,冒着被灭族的风险仍勇于反抗,这帮韩魏缓解了智家巨大的压力。试想一下,如果赵国也委曲求全,下一步智家必然得寸进尺进一步对三家索要土地,直到土地被全部兼并。
智伯无德的四件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利他。而赵无恤有德的四件事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利他。所以说“德”的核心就是利他。论语里说“德不孤必有邻”,为什么有德就不会孤单,因为有德,行事就会利他,对谁有利自然谁就会跟随和支持。
是不是做到有德就一定能获取到权力呢?不一定。宋襄公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有德之主,在与楚国展开泓水之战时,虽然明知道楚兵强大,宋襄公为了“德”,不击半渡之兵,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可见有德并不能保证一定获取到权力。
但如果无德就一定不能获得和持续保有权力。无德就表示不利他,不利他就无人支持,无人支持自然就会在权力争夺中失败。纵观中国历史,权力斗争的失败者都会被冠以无德的骂名,权力斗争的最终胜利者都会被冠以有德的美名。杀兄弑弟,并霸占弟媳的唐太宗李世民,因开创了贞观之治,有利于百姓,在评价时都说他私德有亏,但对百姓确是有大德。抛开道德层面来看,从“德”的核心利他的角度来说,对李世民的评价也算公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人本质上来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而天下的资源是有限的,他人取得多了,自身自然就会少。既然是利他,一般情况下自然不利己。比如赵无恤勇于反抗智家,有利于减轻韩魏的压力,不利于自己,使智家将主要力量用来对付自己。权谋的核心就在于处理利他与利己之间的关系,权谋的艺术在于如何巧妙地将利他变成利己。
下一篇咱们就从权谋的角度来重新分析智伯无德而亡这件事,看看智伯到底是如何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而赵国又是如何获胜的,进而得出权谋获胜的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