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学霸是怎样从小养成的》中原焦点团队刘优丽坚持分享第462天

关于学习成绩,请问大家在乎吗?

在我们学习了育儿的过程中,会不会我们本来也是在意孩子的成绩的,但是强迫自己放下,说我不应该在意,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们也是在意的呢?其实在意也很正常,我们可以诚实面对、真实表达。

但是关键是不要跟孩子直接要成绩。很多时候我们的初心往往是好的,但是用错了方式。

大家想一想,“要成绩”的具体做法,你认为都有哪些呢?

大家的回答可能看起来不一样,但本质都一样——都是“我要你做”

很多时候,家长是不是就是通过批评孩子、要求、比较、惩罚等方式“要成绩”呢,但是效果往往不好。

接下来我们看看尹老师的具体做法:

案例:尹老师的孩子考了80分,在班级中等水平,班里还有几个孩子考了100分。回家后孩子告诉了妈妈,

尹老师说:哦,考80分,还行,那20分丢哪儿了?

①听了这句话,如果你是孩子,你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家长直接问“那20分丢哪儿了呢?赶紧把错题改正,下次不要再错了。”

②作为孩子,你的感受又会是什么?[勾引]

——1.感受到妈妈的理解,妈妈没有因为我考80生气批评我,看到了我的付出。妈妈不会因为分数责备自己,孩子是安心的。在没有压力干扰的情况下,孩子会更聚焦错误的原因。

2.直接问我20分丢哪了,只看到没做好的部分,各种要求给我,情绪很低落。感受到被命令,被安排,妈妈帮忙做选择,没有让孩子做自己。

这两种不同的表达,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哈

所以我们要看见孩子,关注孩子的感受,是先肯定了孩子的成绩,看见孩子掌握了80的努力,还是只看见孩子暂时没做到的内容呢?我们相不相信孩子可能也不满意,也会自我否定呢?所以家长不要上来就否定孩子,先看见孩子,然后可以再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不断进步。

接下来,尹老师说孩子可能翻过来看看,孩子可能会找回来10分。

【孩子说:“这道题是因为粗心大意做错了。”】

请注意,这里面是谁说的粗心大意做错了?是孩子!不是家长,对不对?想一想,有的家长是否经常会主动说孩子粗心,指出孩子的问题,甚至贴标签,不给孩子自我思考和自我调整的机会呢?但是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老师我问了,孩子说他会做,他不是粗心,也不把错了的题目改正过来……那么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一下:

——如果孩子可以在家长面前意识到自己粗心做错了题,并且大方、主动地说出来,是因为什么呢?

——充分的信任家长,有安全感

——长期以来亲子关系的融洽 以及感受到了妈妈的接纳和爱 。诚实,是需要以安全和接纳打底的。

家长们有个通病是喜欢研究“别人家孩子”,我们研究“别人家父母”,我们要思考孩子行为的背后和亲子间的互动模式的关系,我们要意识到亲子关系对孩子自我调整的影响,否则孩子会把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能量,用在自我防御、自我保护,也就是用在对抗家长的否定上了,那么孩子还会主动意识到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提高吗?理解了这些,我们就越来越能像教育专家一样思考了。

接下来尹老师也给了答案,她说不会批评孩子。

——【我不会批评她说“你干嘛这么粗心啊!你怎么就把分丢了!”】

尹老师为什么不会批评孩子?在妈妈眼里,闺女是什么样的孩子呢?

——在尹老师眼里,孩子是向上向善的,懂得自尊自爱的,孩子在成长中犯错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她也相信孩子自己也是愿意进步的,这是尹老师对孩子的底层看法。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案例,这个时候孩子会找回来一些错题的分数,尹老师会对孩子这样说,

【她找回来以后我就会说:“还不错,刚才你还80分呢,现在你已经变成90分了!”】

如果你是孩子,你听了妈妈这样的话,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我感觉到我能行,我感觉我自己是可以做到更好的,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

——特别开心,如果我不粗心,就可以考到90分了,下次一定要细心一些,然后就信心倍增,下次一定会考的更好

——更有动力去改正其他错题

尹老师说这样就很鼓舞孩子,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我们需要在沟通中看见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关爱感】【自主感】加分,同时也在增强孩子的【能力感】。

所以接下来尹老师说孩子可能一高兴,又找到了分数丢在哪里。

我们想一想孩子为什么高兴呢?因为之前得到了妈妈的肯定和鼓励,自己也体验到了自己的能力。我们再来看看家长,是不是妈妈的眼里其实一直盯着的是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分数,如果盯着分数,不关注孩子的感受,我们可能说什么呢?这时候我们是否会忍不住加一句:早知道你就小心点,不就90、100分了吗?那样孩子还会高兴地继续找回自己丢掉的分数吗?

所以说眼里永远有孩子,是孩子心情愉悦、主动思考、不断提升的催化剂;这和我们有些家长说的让孩子写错题本,罚孩子重做,让孩子被动、不情不愿地反思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教育永远要看到行为背后的关系、信任和爱。

我们看看接下来尹老师的用词:【她接下来又把那10分通过自己的研究或者跟妈妈一块儿商量】

接下来孩子通过自己的研究或者妈妈商量,也是体现孩子【自主感】,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支持者、陪伴者,不是替代者,所以遇到问题不是告诉孩子,让孩子记下来你说的方法,而是激发孩子,让孩子主动钻研。

案例的最后尹老师用了这个很智慧的方式,让很多人眼前一亮,她和孩子说:你昨天考试的时候是80分,今天你就变100分了。

——【我就会用铅笔在她的卷子上写上100分】

——【我说:“你看,你昨天考试的时候是80分,今天你就变成100分了!”】

如果你是孩子,此时你是什么感受?你觉得考试的成绩是由谁决定呢?

——我会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只要我细心点,仔细分析一下题目,我是能考出高分数的,考试成绩由我自己决定。

——及时肯定,锁定成就感,让孩子感受到得100分其实不难,为以后的考试奠定了基础。

虽然我们总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在孩子尤其是小的时候,更多的感受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所以给孩子更多的成功体验,让孩子有【自主感】【能力感】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这件事,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做法,根据具体的情景,有时候我们不一定和尹老师的做法一样,但是我们总是会迷惑这样做对吗?那样做行吗?如果说教育要一个标准,有一个正确做法和错误做法的分水岭,请问大家觉得:教育的分水岭是什么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学习这件事,教育的分水岭如果非要说一个标准,那么标准之一就在于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的是:“我要做”还是“要我做”。尹老师把学习、包括得多少分的掌控感都给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要做、我能做”,那孩子能没有自信、对学习被动、充满挫败吗?当然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过程中,作为家长,可能我们会有很多情绪,因为孩子“我要做”的种子有时候需要一些时间和契机,家长就容易着急焦虑。

这里送给大家一个孩子学独立的过程中,一个减少焦虑、不焦躁的必备心态,大家想不想知道?

——那就是成!长!型!思!维!

可能有的妈妈听说过成长型思维,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它的本质,那就是永远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不固化孩子。

从孩子学走路、识字、到上学等,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充满担心和焦虑,背后是不是害怕孩子现在走路晚了,识字少了,分数低了,以后就落后了?一次考试成绩不行,那么就会考不上好中学,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这辈子完了?

用固化的思维看待孩子,背后还是我们用教育的短期主义者的视角,仅仅关注当下固化的结果,如果做教育的长期主义者,我们就会理解孩子今天做不到,不代表明天做不到,永远相信孩子,并看到孩子的过程和进步。就像案例中尹老师其实在告诉孩子的是:成绩不是死的,只要你用心努力,成绩是可以提高的。让孩子把目光聚焦于“因”,而非聚焦于“果”。具体的方法是:刻意消解“果(分数)”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而强化“因(探索新知、让同样的错误不再发生)”的重要性。

尹老师最后说:【我让我的孩子知道了她只要去追究一个问题,她就会得到一个好成绩。】

我们一般会比较在意孩子的成绩,请问成绩的背后,作为家长,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期待孩子取得好成绩的背后,真正获得是什么呢?

大家可能觉得尹老师的闺女像别人家的孩子,一直成绩不错,但是自己家孩子不是这样的,但是尹老师的闺女也不是成绩一直那么稳定和优秀,尹老师说印象中,闺女小学时候基本没有得过100分,分数在变,不变的是妈妈的思维和眼光,永远不固化孩子的成长,所以说借假修真,分数是“假”,让孩子拥有的自主感、能力感,以及完整独立的人格才是“真”,才是我们真正要培养的。

如果我们遇到的情况不是孩子的成绩比较不错,而是一次考试得了70分,成绩暂时靠后,或者不及格,我们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感】和【能力感】的目标就变了吗?孩子得了60分,还是80分,背后的原理是一样的,那就是给孩子【关爱感、自主感、能力感】,我们可以给孩子搭支架,不管孩子在哪个水平,我们都可以陪孩子一起进步,我们培养的是孩子教育目标圈的内圈,不要因一时的得失让孩子自我否定,关键是让孩子热爱钻研、不断进步。

也就是永远不固化孩子的成长,所以说借假修真,分数是“假”,让孩子拥有的自主感、能力感,以及完整独立的人格才是“真”,才是我们真正要培养的。

尹老师说:【我只是用不要成绩的一个方式,来达成要成绩的一个目的】

【你要考虑你手段和目的统一性】

——成绩是外在能力的表现,我们真正要在“因上努力”,“因”是什么?“因”是孩子的主动性、学习的兴趣、钻研上进的精神,对不对?所以我们永远要思考我们的养育行为支持培养孩子的内圈的吗?而不要在外圈一直用“要成绩”的方式消耗孩子的内在能量。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

——关注感 自主感 能力感,成长型思维 内圈,教育的分水岭是“我要学”“要我学

我们来总结一下背后的教育原理,其实任何教育案例都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出发,这就也是教育思辨性的一个工具,有了这个思维模型,未来大家思考问题会越来越清晰,这个思维模型的三个方面,分别是:儿童观、看见孩子、养育行为。

1.儿童观:儿童观是对儿童的一种整体上的看法,也是倾向用什么视角去解读孩子的各种行为。我们要树立科学、恰当、积极的儿童观。比如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孩子当下的状况。

2.看见孩子:在当时的此情此景下,换位到孩子的视角,读懂孩子的感受。

3.教育行为: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无痕引导,给孩子“关爱感、自主感、能力感”加分。

教育思辨教我们像教育专家一样思考问题,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和尹老师教育孩子有差异,为什么教育专家说的一些方法我们用了却不管用,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仅仅看到了做法,没有看到理念和心法,所以说儿童观是根基,看见孩子是心法,养育行为是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做法,所以我们可以看上面这张图上的那个箭头,也显示出这三个维度的关系,从下到上,依次是:儿童观、看见孩子和养育行为。

1.【养育行为是做法】我们可以在意孩子的分数,但是分数绝不是“要来的”,永远记得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以给孩子搭支架,让孩子有掌控感,从80分到100分,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2.【看见孩子是心法】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无论孩子取得多少成绩,思考每句话传递给孩子的感受是给孩子的【关爱感、自主感、能力感】加分还是减分?是引导孩子“我要做”还是让孩子感受到“要我做”?做法的背后都是需要看见孩子的感受。

3.【儿童观是根基】相信孩子是向上向善的,信任孩子是懂得自尊自爱的,理解孩子也想要有好的表现,孩子也有“争强好胜”的上进心,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孩子“借假修真”。

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我家孩子不一样,学习上从不积极主动,老师批评了也不在意,而且平时都没有得80分,好几次不及格,自己的学习都不上心,那么我想邀请大家思考:因为看见,所以才相信,还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呢?

你可能会说,当然是后者啊!是的,是因为相信,所以才看见。比如:

1.孩子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二,取得进步了也会开心。

【儿童观】:相信孩子是向上向善的、懂得自尊自爱的。

2.    孩子不及格也会委屈,不开心。

【看见孩子】:孩子可以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感受到家长在倾听孩子的感受,没有批评指责。

3.    孩子说自己考倒数第二,妈妈

【养育行为】:之后在生活中,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不断进步,给孩子搭支架。

如果你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场景,是不是也可以根据上面的思维找到适合你的教育方法呢?所以说我们学习的是教育思维的“道”,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术”,不同的情境,背后的教育原理是相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课笔记:学霸是怎样从小养成的》中原焦点团队刘优丽坚持分享第46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