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蒙商的故事(2)

      清朝顺治年间的一段时间,由于山西省北部地区连年遭遇自然灾害,一些贫苦老百姓为了讨生活,开始从右卫县(现在的右玉县)通过和内蒙古接壤的“杀虎口”来到归化城和周边的土默特地区,他们当中有一些有手艺的人留在归化城,没有任何手艺的人则到土默特草原上给蒙古人放牛羊等,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租种蒙古人的草场,开垦草场种植农作物。他们春天从山西来到土默特川,秋天收获后将农作物变成银元,交完租金后回山西老家过冬,当时称他们为“雁行人”。

      内地人无论是手工艺者还是种地的农民,在出“杀虎口”时,都必须持有清政府开具的龙票,户部在那里设有税吏,秋天回来时按照清政府的相关规定缴纳一定数额的税金方可通行。明代朝廷是限制铁器传入蒙古地区,到了清代统治阶级又怕蒙汉人民之间的往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所以限制汉人到蒙古地区谋生。这种局面一直到了乾隆年间才结束。

    享誉旧归化城的老字号“大盛魁”它的创办人是康熙征讨噶尔丹时,在随军贸易的商队中有三个肩挑小贩,即山西太谷县(今晋中市太谷区)武家堡的王相卿,人称“王二疤子”和祁县祁城村史家巷的史大学,祁县城内义井巷张杰。这三个穷汉随军一路肩挑货匡,深入蒙古草原,历尽千辛万苦也没赚到什么钱,战争结束后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们三人在“杀虎口”开了个很小的店铺叫“吉盛堂”但买卖不景气,很快就关门歇业了。

    相比内地土默川水草丰美土地肥沃,那首北魏民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指的这里。土默川地广人稀,所以蒙古人当时并不在意汉人来开垦草场种植农作物,从中足不出户的轻易得到平时难以获得的粮食和蔬菜。内地来的小商小贩还能带来蒙古人急需的茶叶,布匹和其它各类商品。而那些“雁行人”虽然还没形成规模,他们通过辛勤劳动,秋天回老家时带回家人翘首顾盼的现银,这是汉人在塞外生活的开始,也是晋商大显身手的开端。

    满清政府在从东到西沿着长城各个关口,设卡盘剥老百姓,除了清朝官员,其他任何人出关都有朝廷开具的文书(龙票)还规定按时回来的时间,如果某人不管什么原因,未能按时返回,则会受到关口税吏的严厉罚金。王相卿,史大学,张杰三人在家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于是三人见面商讨再次出关到归化城某生想法,三人的想法一拍即合,又都是光棍汉无牵无挂,说走就走,一路风尘仆仆,甚至讨吃要饭终于来到了归化城。分别给几家小商号打工,日子过得相当清苦,好在三人都有着非常聪明的头脑,强壮的体魄,勤劳肯干的创业精神,没过几年就有了一点积蓄。这个时期在归化城里就有一些山西人养殖骆驼,用它托运一些日常用品,在归化城周边地区走村串户,赚一点辛苦钱。

  王相卿,史大学,张杰三人看到用骆驼运输货物的商机,先是给这些小商贩拉骆驼,为他们打工在归化城周边地区贩卖货物。他们最初打工的小商号规模很小资金也不雄厚,由于是名不经传的零星小商贩,现在只知道他们是山西人,至于姓甚名谁,商铺名称已无从考证。他们三人苦干了一年,老板兑现不了三人的工钱,就给三人顶了“干股”。何为干股?就是老板自己没钱给伙计发工资,让店员空手入股待买卖好转,原来的伙计就变成股东之一按比例分红,这种空手入股在旧归化城就叫“干股”。

  很快几年过去了,老板的生意毫无起色,欠王相卿,史大学,张杰三人的工钱越来越多,终日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有一天老板找三人商量,说自己买卖实在做不下去了,只能关门倒闭给他人当长工谋生,你们三人就把这十几峰骆驼,还有一点积压的商品拿上,顶了你们三人的股份吧。

    三人和老板朝夕相处几年,对他们的情况也很了解,知道这也是老板现在唯一能给他们的一点“红利”了。王相卿为人仗义,性格豪放且头脑灵活,史大学为人比较吝啬,但很有组织才干,张杰善于察言观色能说会道,办事讲究规矩。经过一番协商,王相卿对老板说,你们家现在只有十六峰骆驼了,我们全牵走你以后怎么生活?这样吧,我们三人拉走十峰骆驼,给你留下六峰,你是拉家带口的人,就是把这六峰骆驼卖掉还能抵挡一阵,我们三人都是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 我们牵上这十峰骆驼咱们就各奔东西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蒙商的故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