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路在何方?观《死亡诗社》有感

疫情防控的鼠年春节,生活变得散漫无序。度过了懵乱的大年初一、初二,晚上看了《神奇动物》;昨天,开始整理自己的心理学笔记,晚上与女儿一起看了《死亡诗社》。《死亡诗社》的名字、介绍、赞誉等已在眼前晃过无数次,却一直无缘静下心来观影,现在总算得偿。


情节其实很简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美国某私立男子寄宿高中威尔顿,教学方法传统单调,目标只有一个:考名牌大学。家长们把孩子送进去,与老师们一起为达成这一目标而努力。青春活泼的男孩子们却偷偷把“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学校四大信念改成了“模仿、恐怖、颓废、污秽”,一切都按部就班运转着,直到这一年开学来了基廷老师。

基廷老师也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他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第一课,校史陈列馆聆听课,让男孩子们听前辈们的低语,“及时行乐”(个人感觉翻译有问题,应更多为不虚度光阴,让生命每刻精彩)。

第二课,撕书课。读诗写诗只是我们的生活需要,不是背了概念用于考试,基廷老师要求男孩子们把教科书的序言撕掉并扔弃,男孩子们兴奋地开撕,“好学生”卡梅隆小声反对,最终无奈用尺子小心地不靠边地撕掉前言(象极了我们现在教室里的孩子们)。

第三课,室外自由走路课。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向往自由,活出自己,走出自己的节奏和风采,当然,也可以不走。

第四课,足球课。大声喊出自己的诗句,并踢出自己的足球。

第五课,站上讲台课。基廷老师引领托德吟出诗篇,并且让全班同学站上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

基廷老师的思想和方法影响了男孩子们,他们重组了死亡诗社,定期集会活动。在诗歌的吟诵中,他们向往要活出自我:尼尔参演舞台剧并获得巨大成功;查理在校报上刊登要求学校招收女生的文章,并在集会中接听来自上帝的电话;纳克斯主动追求名花有主的克丽丝……

最后,尼尔在父亲转学读军校考医生的逼迫下,开枪自杀,一切追寻自由的脚步戛然而止。校方为平息事端,逼迫男孩子们在招供基廷的文书上签字。基廷老师被迫离开学校和自己喜欢的老师岗位和孩子们。

离开前的最后一课,是校长诺伦博士上的,男孩子们以沉默相对。基廷老师来取自己的物品,即将离开前,托德不顾阻止,向老师道歉,并且站上讲台,其他同学也默默在站上讲台,为老师送行……


影片平实深沉,数度让人落泪。作为一个教育人,能反思些什么?

一、学校需不需要基廷这样的老师?

需要,从培养人格健全的人的角度上来说,太需要基廷这样有独立思想、有个人见解的老师。今天大量的老师,无教育情怀,无大格局和大境界,狗苟蝇营,为应试而教书,为分数而教书,对孩子的全面成长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是一身的坏处。这时,需要有基廷这样的有思想、有个性的老师出现,引导孩子们有人类的美好情怀,并努力追求这一种美好的生活,“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作为学校,要允许出现基廷这样的老师出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保护。我所认识的史金霞、蔡朝阳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老师,可惜目前很多的他们都离开了体制。

女儿看了电影说感觉象我们的今天,依然是应试教育,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的确,与美国相比,我们落后了五六十年还是往少了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想必会经过这样的阶段,我国也必将到达“教育是为了自由”的教育境地。但是,如果有更多基廷这样的老师,是否可以缩短达到的时间,也可以帮助此阶段朦动不安寻找人生意义的孩子们以目标和方向?

此电影有很多的评论,其中有一些评论看了触目惊心,比如有人说:看完电影觉得校方做得很对,要把基廷这样的老师开除,因为在孩子们还没有形成价值观的时候把自己个人的价值观带给学生,才导致悲剧的发生。此类观点的赞同者不少,这很可怕,完全是被“xinao”的结果。不仅自己不想思考,而且还不允许别人思考。从这点看,更需要基廷这样的老师来引领人们。当然,这样的老师不可能引领所有的人,影片的最后,站起来的也是觉醒的几个,还有一小半的同学继续读他们的圣贤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基廷这样的老师如何生存?

有人质疑:基廷先生是不是有引导学生走向浪漫主义的乌托邦,而废弃现实主义铁塔的嫌疑,这必将导致在学校很难生存。影片是1989年拍摄的,反映的年代是1959年,在一个意识形态相对宽松的私立高中,基廷老师也没能呆下去,被校方和家长们赶出了学校,哪怕他热爱教书热爱孩子们。今天体制内的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要求思想高度统一,步伐高度一致,但是等到成人后工作后,却需要你不断创新,这个创新的底子根本就没有,创新就成了空谈。做有思想的老师给学生启智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2005年暑假,在成都新都区升庵中学参加第一线研修班时,一直纠结于心的是需要帮助孩子们启智,但是启智了不是害了孩子们吗?让他们有了不同的思想,是否会与社会格格不入、难以适应?如同电影中所描述的,尼尔接受了基廷老师追求自由和爱好的思想,一心想演自己的戏剧,因为父亲的反对和威胁,不敢与父亲沟通(基廷老师的建议)或者自认为没有能力与守旧顽固的父权沟通,最后用戏剧化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基廷老师,尼尔可能不会这么开窍,也可能就顺着父亲的意愿前行,等到有一天自己觉醒了、有了抗争能力了,再走自己的路。所以影片中的基廷老师也很自责。基于此,基廷这样的老师应该小心谨慎,不违背自己的教育良知,也不过于超前地引领学生,以人类的普识理念在孩子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温和而坚定地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来对待。


第一线教育自李玉龙先生去世后,自然消失,现在是问对教育。当年在这一平台上叱诧风云的同志们绝大多数离开了体制,但没有离开教育,做起了自己的个性化教育。我个人能力不强,离开体制无法生存,因而一直在寻求不离开体制的理想主义同道者,可惜很难寻觅。

教育者,心在何方?路在何方?所有人都要分数,你能不能给人以分数,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作为教育者,更要问分数是怎么来的,是在人本教育的前提下,学生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自主奋斗拼搏的,还是题海战术,牺牲身心健康得来的?我想我的教育之心应该在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的、家庭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不为逢迎而违背人类最美好的品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不为分数而死读书,培养立足社会的条件等等。

此片让我也有了另一个想法,新学期要开设电影课,给老师定期看一些善于教育的好电影,如《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等,也要给学生看一些成长的好电影,如《狗十三》等。人都需要成长,哪怕是成年人,做一把师生成长的推手,为教育回归本真而努力。

2020年1月2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者,路在何方?观《死亡诗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