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难的,你不熟悉的,不会做的事!

万维钢的《怎样增加优异数》的笔记:

总结来说,要想增加优异区中的数量——

上策,是提升均值。这个方法对优异区的提升非常快,而且没有风险。

中策,是扩大标准差。这意味着你要冒险去做一些极端的事情。

下策,是增加总量。这是一个笨办法,效果很差。

高手贵精而不贵多。如果你的输出很多可是你的水平还是以前那样,你从未探索新领域,你缺的不是运气。

…… 但是,当你的均值已经高到无法再高,当你把能冒的险都冒了以后,数量,就是你唯一可以掌控的东西。巴拉巴西在《成功公式》这本书中提出的最后一个定律,恰恰就是要放量。一个人的科研水平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到顶了,成功科学家和一般科学家的最大区别是成功科学家一辈子都特别勤奋。

水平够了才配得上比谁敢冒险。水平够了又敢冒险,那就只能比谁勤奋、谁家人多了。

有读者关于学习的留言,他回复:

刻意学习:

要做难的,你不熟悉的,不会做的事!

对照着这个标准,我反思了一下日常的活动,很多时候根本做不到:

我写作日更做的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一直在低水平区重复着。

最近和同学一起设计英语课程,虽然不算是踏出舒适区,但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只是做辅助工作,主要是课程设计,幼儿英语启蒙,绘本教学,成人口语,这些都是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在这过程中,真的做了很多很多的新鲜事,有很多新鲜的感受,也有不少成果出来了。购买了大量的材料,共享了无数的资料,使用了新的app和工具,很多材料对于我日常的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教学也深有启发,补充了很多新鲜的资料,给了我组织教学活动的很多灵感。最重要的一点,没有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这两年给英语专业上语法课、翻译课也都是挑战,对于我的专业能力是很大的提升。

做班主任也是一大挑战,迄今为止,虽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总体而言,做得还可以,学生还算是比较认同。

教学活动,也尝试了很多课内和课外活动,学生满意度比较高。

科研论文写作也是困难之事,在这方面做得极其一般,还是会回避困难,拖延,论文写作水平一直不高。

该怎么做,我其实心里都有数,就是需要真正地行动!从微习惯开始,慢慢养成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做难的,你不熟悉的,不会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