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的自白:我的力量源泉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并且清楚内向的定义:不爱说话,不讨人喜欢,将来没有出息。这还要归功于我的亲戚,小时候亲戚常来家里串门,他们在我家的时候我从不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说话,他们一跟我说话我就躲在爸爸妈妈的身后,以示我内心的抗拒。于是我常常能听到别人对我下的定义:这孩子,不太机灵,话都不会说,将来很难有出息!

  从小,我身边的人几乎都认为内向是一种缺陷,包括我最亲的爸爸妈妈,他们教导我社交技巧的重要性,让我学会口才,教育我们主动多交朋友,并曾以危言耸听的口吻告诫我:如果我不积极融入这个社会,我长大后将会是社会的渣滓。

    他们一直以这样的观念、态度教育我,最后连我都觉得自己天生有错,于是我很小就开始努力和自己的内向性格做抗争。我发誓我要改变自己,我读很多社交书籍,我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外向的人。。。。。。。可是真正到了可以表现自己的时候,发现一切都无济于事。比如班干竞选时等等,我心里尽管念着“人生成功的第一步是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这样的至理名言,但是在全班50多双眼睛注视下,我总感觉有一股尖锐的氛围,她们的眼神仿佛能穿透我厚厚的衣服,我的肌肤,我的血肉,直至我的内心,我害怕极了。我不喜欢被别人注视,也不喜欢被别人窥视。

  我这样的性格注定一直是群体里的小透明。我记得我的一个初中班主任点名的时候从没叫对过我的名字,几次之后索性用“那同学”代替;还有我的一个处了三年的同学,发作业的时候居然问我叫什么名字。一次次被伤,只能一次次地自我治愈,你跟本就不会有任何价值让别人为你掏心掏肺。我何曾不羡慕那些万众瞩目的人,我何曾不希望我也能自来熟。当我尝试性地触碰这个世界,可每次都换来内心的痛苦与煎熬,渐渐地我开始怀疑自己,甚至讨厌自己。

内向真的是一种性格缺陷吗?

当然不是,我花了二十年的时间终于正视了自己的内向性格,只可惜当我接受它、珍爱它的时候我已经被自己训练成了一个“外向的孤独者”了。

内向性格其实和外向性格一样都只是一个性格偏向,无外乎孰轻孰重,孰好孰坏。外向性格的人注重外部世界的构建,而内向性格的人更倾向精神世界的探索。“承认自己是一个内向性格的人,让我得以重新发现先前珍爱的自我。。。。。。。让我保持前行动力的是我发现的那一种活力与能量。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到现在,我第一次经历了能量转换,当我一个人散步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能一直走下去,在宽阔的空间里享受着思考和想象带来的快乐,在行走的过程中,整个世界都向我敞开,我开始展望生命中种种新的潜在可能。”罗丽·海格尔在她的书《一个人的狂欢:内向性格的力量》中说道,她同时还指出:“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正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我们的教育从不鼓励我们“沉浸于内心世界”,甚至认为过分关注内心的人是在做毫无意义而又浪费生命的事情。为了融入这个社会,为了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奇怪,我们背离自己的内心,参加自己不喜欢的聚会,加入自己抗拒的圈子,讨好似的对待身边所有人,我们为自己的内向性格解释,道歉。我们也逐渐远离自己的力量源泉,身上气质被自己强行限制,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人生中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大起大落,生活中一点小事就足以攻破所有的心理防线,最后身心俱疲。

  内向的人常感到自己是社会中的少数,为此而感到焦虑,其实不然,荣格曾提出:内向和外向是存在于个体当中的两种反作用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种内向的性格,罗丽也指出:内向与我们都有联系,无论你的量表是偏向“内向”的一边,还是“外向”一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向性,如果一种文化贬低内向性格,那么我们的特质会受到限制

我们不企图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念,我们只求信守自己的一份底气,安然徜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无需为外部世界的不切合赔礼道歉。我很喜欢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孙光林在中学时代努力融入苏杭圈子的那段,看完后我哭了一场,我仿佛看到了赤裸裸的自己,那一段话我一直收藏至今: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让我最感到舒适的时候,不过是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带着一身疲劳躺在柔软的沙发里,这时的我不需要说话,也不需要做任何表情,脸部肌肉放松到极佳的状态。暖色的灯光包围着我,这时候放点音乐,泡杯咖啡,然后再照着菜谱做点自己喜欢吃的菜,等到夜深人静时看着一部电影,直到入睡。我不需要思考什么样出息,什么样不出息这样的玄乎哲学,我只知道我忠诚于自己,我全心全意地活着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向者的自白:我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