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辉:《教育的目的》21/146

19/4/5,晴。《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21/146.

天气大晴,一大家子去山上看了祖父祖母。祖父祖母去世几年了,甚是想念,经常在梦里梦到他们。愿祖父祖母在那边也是过得称心如意,当然祖父祖母似乎是显灵的,近些年来家里各个方面也是越来越好。

第一章教育的目的

在第一段怀特海就指出他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P1”【读到第一段就被怀海特的思想吸引住了,既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又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终极追求仍然是为了人的发展。不禁让我想起封面上的一句话“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想起我国的教育目的,似乎是把人当成了一种工具,一种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人类情感的感受。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是毫无帮助的。【我们之前学的,目前学校教的不正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信息与知识么?像历史,我们只知道什么年代发生了什么事,代表人物是什么。历史只是这些零散的知识么?不,历史该是血脉的传承,历史该是文化的传递,历史该是失败的反思······】

“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这种发展通常在16岁和30岁之间发生。训练这种自我发展,最重要的应该是12岁前从母亲那里所受到的教育。P2”【每个人都自我发展了,社会也就发展了。我也在想我过了这个自我发展的黄金时期,自我发展应该还是具有其价值意义的。说到最重要的应该是12岁前从母亲那受到的教育,这不正是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么?不正是强调母亲的重要性么?】

接着谈论的是训练儿童的思维活动的一些内容。比如:“在训练儿童的思维活动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种我所说的‘呆滞的思想’---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不具有普世性的知识。”按怀特海的意思就是知识不应该只是被大脑接收了就可以了,而是要实用过、验证过,多种情况下都能成立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不至于使儿童的思想呆滞、僵化。“充斥呆滞思想的教育不仅没有用处,而且最大的害处是具有腐蚀性,进而这种腐蚀性发展成为劣根性。”【当年的八股文,现在的应试教育,似乎都是让人的思想变呆滞。当年的八股文的腐蚀性发展成了后来民族的劣根性,那么,我们当今的应试教育呢?是不是该敲响警钟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除了某些思想活跃、具有创新之外,其他时候都背上了沉重的知识的包袱。纵观我国的教育文化长河,活跃、创新的文化时代有,但并不多,比如诸子百家、唐宋诗词、戊戌变法到民国时期的一些文人志士的创作。这些也正是促进我国社会进步的举足轻重的知识革命。每一次的知识革命都是对陈腐呆滞思想的一种反抗。

如何在教育体制中,避免思想上的僵化?作者给出了两条戒律:“(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二)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的透彻。P3”教授大量的科目,如果知识蜻蜓点水地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而应该给儿童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让他们对知识惊喜组合与想象,这样他们就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认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

当我们转而考察科学与逻辑方面的教育时,我们应该记住:“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所谓知识的利用,我是指要把它和人类的感知、情感、欲望、希望,以及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那才是我们的生活”,生活与学习本就不应该活生生的分开,学习应该是服务于个人生活的。

“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艺术”,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也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当然最理想的教育取决于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学习外部(邻近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P9”

急于赶车去长沙,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霞辉:《教育的目的》2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