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文章主题开始前,我找到一组数据想分享给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IDC数字宇宙(Digital Universe)研究显示:
2010年,全球信息总量首次突破ZB大关
2011年,全球信息总量超过了1.8ZB,较5年前增长了9倍
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40ZB,相当于地球上人均5247GB
如果地球上所有海滩上的沙粒有七万零五亿亿颗,40ZB相当于这个数字的57倍。
我们每天都会或主动或被动的接收大量信息,它们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传播,如果不是研究机构把它们量化后呈现在大众面前,我们很难有这样直观的感受,不得不说,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信息传递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游说的过程。信息制造者以信息为载体,通过传递,将自己的观点输出,试图说服信息接收者。
我们每天接触大量信息,如果不加思考就全然接受,一方面会侵占我们大脑的认知资源,另一方面,一些观点为了搏眼球完全经不起推敲,我们会接收到错误的信息。
我们更愿意大脑里留存的信息都是经得起考验的黄金信息,我们更希望自己认可的观点能指导我们学习、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对于进入我们视线的信息和观点,应该用一种淘金式的思维模式来对待它们,这就是今天文章的主题--我想来聊聊「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关键问题」,因此,这种思维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有寻找关键问题的意识
有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有主动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的大海里淘金呢?具体方法就是:通过寻找和回答信息中的「关键问题」,甄别信息的价值。
下面这些「关键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在信息的大海里淘到黄金信息。
论题、结论、理由齐全吗
第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问:
他要说什么呢?(论题)
他要说服我相信什么啊?(结论)
他为什么这么说?(理由)
这是一个观点最基本的结构,如果在一个观点里,缺少以上三项中任何一个因素,我们就应该对这个观点的价值趋向于较低的判断。
举个例子,以下两人的对话: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到底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啊?(一方提出论题)
--当然是去大公司啊!(对方给出结论)
--为什么这么说?(询问支撑这个结论的理由)
--没有为什么啊,大公司肯定比小公司好啊,当然应该去大公司!(没有支撑结论的理由)
像这样没有理由支撑结论的观点,这条信息对于我们来说没什么价值,没必要留在大脑里占用资源。
论证的前提是什么
「论证的前提」在信息里一般不会直接出现,需要我们自己去找,这个「关键问题」主要提醒我们的是:如果我们接受了一个观点,是基于我们和信息制造者在论证前提看法上的一致性,反之,则无法被说服。
举个例子,以下这段文字描述:
公司对员工的业绩考核应该实行评分制度和末尾淘汰制度,根据员工的综合评分,对业绩优秀的员工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排名最末的员工应淘汰,这样,能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实现公司产出最大化。
这段文字里,论题、结论、理由都有,是一个完整的观点描述,但它能不能说服我们,取决于一个没有被直接描述出来的论证前提:员工之间究竟该是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
就这段文字描述来看,它的论证前提是:竞争重于合作,基于这个前提,才可能做出以上描述,但如果,我们的观点是合作重于竞争,那这段信息就算结构再完整、理由再充分,都没办法说服我们。
所以,在找到完整的结构,开始进一步考察理由之前,我们应该先问:这个论证的前提是什么?我们能接受吗?
关键词有歧义吗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三年前我脸上突然开始大面积爆痘,当时用过很多祛痘产品,收效甚微,我记得那些产品广告写得特别有吸引力,但是只要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广告中常常会出现意思不明的关键词,影响购买者的判断。来看看下面这则广告文案:
XX清痘修护霜:你也许找不到第二瓶这么有效的祛痘霜了,它集祛痘、抗痘、消印于一体,经药监局备案,安全有保证,温和不刺激低敏配方,各部位均可使用。
这个广告文案中,「有效」就是首先出现的有歧义的关键词,「有效」的程度到底到哪里,如果一个急切想要找到一款祛痘产品解决自己恼人痘痘的人看见这个文案,她对「有效」的解读,是不是就是刚刚好的、不多不少的等于她对这个产品效果的期望值;
另外,「低敏」也是一个意思不明的关键词,极易过敏和不太容易过敏的人,看见「低敏」这个词,对它的期望值是完全不一样的。
由此可见,广告文案中,使用意思不明的关键词的现象几乎不可避免,信息制造者们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竭尽全力地推销产品给消费者。
看广告时,学会问这个关键问题,能够帮助我们理智消费;买产品时,学会问这个关键问题,能够帮助我们避开陷阱。
存在谬误吗
一个月前,我在环球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是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得出一个结论:深层腹部脂肪(内脏脂肪组织)是身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被妖魔化的身体脂肪也有有益的一面。
这篇文章被转载后,我看到的标题是--肚子上的肥肉,竟能帮助抵抗疾病:腹部脂肪打造更高效的免疫系统。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谬误」,「肚子上的肥肉」指的是「腹部皮下脂肪」而非「内脏脂肪」,而腹部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超过一定比例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留言区有不少人将标题里「肚子上的肥肉」与文章中「内脏脂肪」画上等号,甚至还有留言说要相信科学,不用减肚子上的肥肉了。
如今新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抢点击率和流量,出现越来越多的标题党,难以想象,如果没有研究过程和结论做支撑,只看这个标题,会误导多少人。
以后看到一个标题类的信息,我们应该联系前后文,问问:这个标题信息里有谬误吗?
数据有误吗
在我们接触的信息中,有一种类型很常见,就是试图通过数据说服我们的信息,这类信息看上去似乎比只有简单的论题、结论、理由的信息更严谨,更容易说服信息接收者,但有没有想过:数据可能是错的。
这篇文章开头,我引用了IDC的研究报告里的数据,它之所以说服我用在文章中,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来源可靠:IDC是互联网数据分析调研机构,常年监测全球互联网数据,报告里有明确的信息来源,即:这些数据是从哪里被抓取或利用的。
多维度研究:报告包含对「大数据鸿沟」及全球数据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研究。
连续性强:连续十年不间断监测、研究并形成报告。
对于数据类信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就是数据的准确性,对数据来源从不同渠道进行查询,以保证我们读到的数据是可靠的。
证据的效力如何
对于信息里用于证明结论的证据,我们应该追问:它的效力如何?足以说服我吗?
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专家意见、研究报告、类比、引用等,都是常见的证据类型。
直觉几乎算是没什么效力的证据,如果对方说服我们的理由是凭其直觉,基本上是没办法说服我们的,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例如:一位有大量工作经验的机械维修师,在经过一组正在运行的设备时,凭直觉察觉出设备有些不对劲,建议停运设备并做检修,这时,工厂负责人很有可能被说服。
以个人经历和典型案例作为证据,极容易掉进以偏概全的陷阱。
以专家意见作为证据,我们会不会被说服,重点在于专家的专长、训练、专业知识是否扎实,他掌握的是不是一手信息。
研究报告作为证据的效力,取决于撰写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一个好的科学研究,强调实验性、可控性、精确性,是获得证据的最好来源,但研究报告在撰写的过程中,如果有主观因素的参与,它的证据效力会大打折扣。
用类比作为证据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小鼠实验,我们看过太多以小鼠实验推及人类的案例,另外,审理案件时,参考同类型旧案件,也是以类比作为证据,判断这类证据的质量,关键在于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重,类比中的两方相同点越多,同时不同点越少,效力越强。
看到以引用作为证据的信息时,我们应该找到引用的出处,也就是「溯源」,再对源头信息进行分析。
有没有可替代的理由
信息制造者要说服我们相信他们制造的信息,一般格式都是:A结果,由B、C、D等原因导致,这时候我们应该多想一步,问问:有没有可能E、F、G等原因也能导致A结果呢?
举个例子,以下两人的对话:
--她是我发小,我俩生日只差五天。
--我觉得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
--我也这样认为,我知道她爱运动,爱运动的人显年轻嘛!
这段对话中,「爱运动」这个理由导致「比同龄人看起来更年轻」这个结果,但是除了「爱运动」,「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良好的心态」等理由也能导致「比同龄人看起来更年轻」这个结果,因此,当我们遇到这类信息时,不能盲信,试着找找有没有可替代的理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新媒体们通过各种方式不遗余力地抢占我们的注意力,为了腾出更多大脑空间用于我们重视的事物,只能找一些方法,保护我们的注意力,比如,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待进入我们视线的信息,虽然过程会很累,一旦养成习惯,干扰就会被排除在外,在我们为自己设定的边界以内,就都是值得我们花费注意力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