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知识的搬运工。

最近实在是太忙了。每周的课时达到了70个小时。平均每天10个小时。大多数学生都是初三高三的中考生,高考生。

大概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学生,之前挂了4个语文老师,但他都不满意,后来换成我了之后就比较稳定,于是搞得其他的学生也都趋之若鹜。仿佛我教的很好一样。他老师带着学生也都转到了我这里来。完全饱和了,并且还在不断约客。这就是马太效应了。课多的老师可会越来越多,成了抢手货。有一些课少的老师因为课少,反而大家认为他教得不够好的量一直上不来。

在课时排的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时间去制作课件和精心备课。那么我是如何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呢?基本上都是去找一些比较好的上课的素材。这就考验一个老师他选择素材的眼光了。

搬运知识搬运什么样的知识,你选的素材好不好用,这也是专业能力的体现。

然后你所搬运的素材如何到达学生的脑中实现确认收货?

不是说我们所搬运的东西是别人原创的,我们就一点技术含量没有,每个学校的基础不同个性不同,接受知识的方式与学习的障碍不同,如何去在这些差异化的知识传导过程中,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这就是辅导老师的工作。

我在上课的时候也曾经听过其他的语文老师讲课,因为大家都在一个房间里,别人讲课也听得到。

我的感受是我上课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说过很多的话,只是让学生自己做题,看到他有哪里不会的给他点拨几句而已。尤其是语文老师在整堂课中,几乎一直在侃侃而谈。

换位思考一下,一堂课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让这位老师一直听别人连续说话两个小时他能不能受得了?

有些时间都被老师的演讲所占用了学生的训练,什么时间进行?难道要课下进行吗?这里的学生每天的课都排的很满,基本上下课就很只有很少的时间用来做作业,他没有时间去吸收和消化你所讲的东西。

因为老师要少说话,把时间留给学生去练,明白教学的主体其实就是学生。会的老师不讲也没关系。学生如果自己会他也不愿意听别人再讲一遍了。

他所要的就是一种验证,或者让你给他喊一声真棒,你的点踩的非常准,你的思路是正确的,去强化他这种正确的感觉。

老师其实就是一个陪跑的是一个教练,只有当它偏离轨道的时候把他拽回来,其他的时间你就让他投入的开心的往前跑,这就足够了。

你不需要老在他耳朵边叮咛你该这样跑,你该那样跑,让孩子完全失去了自主性。

老师的作用是什么?是看人。你现在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所教的知识对他来说有没有障碍,他能理解到第几层?那还能上升到第几层?因材施教,有些人注定不能上升到最高层,那么你在他能达到的范围之内,带着他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走上他能达到了层次,这就足够了。

有多少老师缺少识人的能力?要按照自己的套路一味的讲下去,把课讲完就拉倒。他眼中只有他的讲义却没有学生。

是能相处比较融洽的原因是我关心每一个学生,他作为个体的自己,让这些人知道老师的眼光中有他。

让他成了这个二人世界小舞台中的主角,老师在围着他转,围着他和知识点一起共舞。老师即使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起码不讨厌,没有成为他吸收知识的障碍,能让他安安静静的把知识这碗饭吃完。没有影响它的消化和吸收,这就足够了。

我是给她端饭的服务员,你是陪着他吃饱同时吸收了,看他到底饱没饱的这个人却不是一勺一勺喂她的人。

都说老师是知识的搬运工,那也得看你会不会办,学生的大脑思维有没有达到确认收获,真正确认收货了才是成功的搬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知识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