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角度看仓库管理

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半成品、在制品、机物料、低值易耗品,下同)的账实相符一直是财务人员心中的痛,存货账实不符,意味着企业成本不准确、大量的待工浪费、交期延后、竞争力下降,其实这不仅仅是财务的问题了,而是全公司的问题。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甚至对存货账实相符绕道而行,从来都不管仓库盘点的事情。

最近走访了几家企业,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其实已经存在很久了),老板们有一个每年计算利润的一个土办法,就是每年年底看看自己口袋里结余了多少现金(含银行存款、银行承兑汇票,下同)加上应收账款(扣除很可能收不回来的坏账)再减去应付账款(含借款),这个结余就是他们的利润。

我开玩笑地对他们说,你们已经进步很多了,很多年前的老板们只是到年底看自己结余了多少现金,连应收应付也不太关心,那时候很多企业的应收应付都是一团乱,现在很多公司至少应收应付账是搞清楚了,尽管大多数公司仍然是以表代账不那么精确。

也有些企业老板很困惑,自己明明算着是赚钱的,为什么一年下来会亏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资金紧张)?每个部门的业绩,都说自己做的很好(开会时候的业务汇报),为什么到了年底看财务账,数据就那么不好看呢?

大家可以发现,只要是直接能看到结果的费用支出,基本都控制的非常好。只要是拐了弯的费用,控制的都不好,控的太死了起不到作用;控的太松浪费很大。而做为存货,不知道拐了多少道弯才能真正到客户手里,这个过程,漫长而复杂,不小心就走弯路,只要不是流水作业就会增加几倍的成本。工地的沙土挪个地方还都需要倒短费呢,存货也是同理,只是简单地挪个地方就要花成本。

仓库的主要工作就是收发存,如果账实不符,就意味着收发环节出了问题,由此展开想象,间接造成的损失是很难计算出来的。仓库的工作琐碎而重复,工资待遇也不高,感觉不到任何的含金量,人员流动很频繁,所以很多企业的仓库管理就成了空谈。

前些年,外部环境好,挣钱容易,利润高,掩盖了很多内部管理的问题。但这些年外部环境不好,利润降低,很多企业开始向内寻找利润点、重视成本。重视成本自然要重视供应链,而仓库管理是供应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由此,未来也会诞生一批优秀的供应链企业。

做为现实中的财务人员,我们在仓库管理过程中能起到哪些作用呢?

仓库的人员配备,每日什么货品多少收发存流量应该配多少人员、多少设备、多少场地?懂行的人可能大概了解配备标准,不懂行的人可能连一点概念都没有。所以平时要多去仓库观察、多了解仓库管理人员每天的工作量、多和行业专家(可能就是普通的仓库人员,但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式方法)交流。

仓库货物的周转速度,仓库的收发业务不仅仅是部门的工作,还会涉及到其他部门甚至供应商、物流商。收发准确度越高,出错率越低,最低库存也越低,货物的周转速度也越快。

支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论什么工作,一定是会做的那个人成本最低。会做的人,不出错、可以一个抵几个人用甚至还可以带出更多会做的人,成本自然就低,慢慢地就能做到良性循环。财务支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最好的方式就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让仓库管理者的业绩用数据来说话,比如实际用人数量与配备标准对比,设备、场地同理;货物周转速度越快,占用场地就越少,场地的效率也就越高。

这几年,大家开始关注人工效率,很多企业大量使用临时工,这部分人工不计算人员数量,看起来人均效率很高,实际上全然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财务人员需要关注临时工的配备标准和实际业绩产出量。当企业仓库管理还没有规范的时候,大量临时工的使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诉和退款,当然,季节性或阶段性使用临时工也很正常。

当仓库管理者想要提升人工效率的时候,就要思考仓库工作人员怎样准确率最高、哪些动作成本最低、什么情况下走路最少出活最多?怎样借助最简单的工具和设备减少人力?这种情况下,仓库管理的标准化规范也会逐步使用起来。但,任何人和事都会有极限,工作量超出了人的极限,可能成本会更高,这也是需要财务人员关注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财务角度看仓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