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我们中国,一直有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可是从古至今都只有不孝的子女,而没有无不是的父母。当然这个概念很笼统,也很模糊。如果摒弃人文道德,那就是只能按法律程序叙述了。下面举几个例子阐述一些事实。在当今社会中,特别是农村老人的思想有时候真的无法理解。也无法赞同。

《外婆的泪》

薇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女孩,还在母亲肚子里时,因为父亲家暴,妈妈把哥哥留给了父亲,带着肚子里的她改嫁给现在的继父,还算幸运,继父对她和弟弟一样好,(弟弟是同母亲的)弟弟很有出息对她也好。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多关于她的事情她的妈妈都不愿意告诉她的继父和她的弟弟。以致把她匆匆嫁给了一个不太了解的男人,连婚礼也没有给她办过,给了一点钱就让她去了婆家,男人本来待她还好,就是没有什么主见,她的婆婆嘴巴特别厉害,一直怂恿他们两个人离婚,大的孩子也不让她见,她老公一直选择沉默,既不离婚,也不管她,两个人一直都是两地分居,就算在一起也是各过各的,对于经济也是只给自己的妈妈,后来她又为他生了一个男孩,他们一家自然是很高兴,但仍然不待见她,她一个人带个小孩子,在婆家不能容身。住在了娘家,她外婆病重,母亲要照顾外婆,她也过去了,她住在哪里经常看见舅舅舅妈欺负她的外婆,都希望她外婆早点离世,医院里外婆还有一口气在,她的舅舅让外婆回家,对她外婆说你只养了我十五年,我已经管了你二十年了,已经超过了你对我的爱了。并且对她母亲说医药费子女平摊,必须出份子钱。她在医院看到奄奄一息的外婆,心里是万般难受,她没有改变的能力,只能默默接受眼前的一切。同样是女人,站在外人的角度她的外婆怀胎十月生下的儿子说还给了母亲更多的爱,确实不应该,更何况是在她生命垂危的时候。她的母亲在孕中被前夫打,忍辱负重生下了她,如今好不容易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既怕因她影响自己的生活,又怕她孤苦无依。还要偷偷接济她。她以为为一个男人生儿育女就能改变那个男人对她的态度,以为只要一心一意的对自己婆婆好,就能换来婆婆的尊重。其实有句歌词说的特别好“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一件事情发生必然是有很多因素,但是人的初心不变,齐心合力家庭必然会幸福,计较那么多,都不快乐,孩子的童年也满满忧伤。

《奶奶的孤独》

她是凌凌,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上面已经有了一个姐姐了,为了儿子,父母生下了她,虽然失望,但仍没有放弃,坚持生下了弟弟,弟弟比她小三岁,那时候父母带三个小孩,家里条件不好,希望奶奶能来带一下他们,奶奶有五个儿子,她只愿意和小儿子住一起,父母为了干活,选择让她在家带弟弟,弟弟读书的时候她才可以去,她和弟弟在同一个班上学,那种自卑感她一辈子忘不了,长大以后把自己嫁的远远的,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父母毕竟养了她,她的奶奶她从来都不会去看她,她觉得没有必要,包括她的父母和伯伯一家也恨她奶奶,她奶奶一心只愿意待在小儿子家,最后小儿子因为妻子病逝,欠了很多钱,房子也不是很好,她奶奶跑到其他儿子家让每一家出点钱给小儿子做一个新房子,让小儿子以后好找老婆,最后被其他儿子一起把她奶奶赶出去了,都决定以后不给她养老。

父母养育子女不容易,有的是谁家好过谁家过,有的喜欢谁就和谁过。但是一碗水端不平,会寒了孩子的心,有时候再大的孩子也还是一个孩子,他也需要有人疼,有人爱。

《奶奶的辛酸》

芳芳的奶奶是一个苦命的人,三十多岁就守了寡,一个人本来带着四个孩子,三男一女,由于条件艰苦,把自己第二个儿子过继给了有四个孩子的大伯哥,那第二个儿子就是芳芳的父亲,她的父亲从小在伯伯家享受在不平等的待遇,为了不让伯伯为难,她的父亲很早就辍学工作了,每次思念亲人,回家看看母亲和兄弟妹妹,他们都把她的父亲当外人看待,总觉得自己是和母亲在家吃苦,而她的父亲在伯伯家享福,她的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兄弟姐妹能理解他,只希望自己的母亲多点关心和呵护。然而芳芳的奶奶选择了无视这一切,她说我还有三个孩子,他们一直在我身边,他们不能没有我,我不能给你更多的爱,你还有伯伯和大妈他们。芳芳的父亲含泪离开了家,后来她的父亲和母亲成家了,有了她和弟弟,每次看到大爷爷一家人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她的父亲也想体会那种真正的家庭氛围,不想过格格不入的生活,也不想让自己的妻子孩子尴尬,也不想打扰他伯伯一家的快乐,每逢佳节倍思亲,她的父亲带他们回老家探亲一次,就被冷落一次,时间久了,芳芳的母亲再也不想回去了,嫂子弟妹的冷眼相待,恶语相向促使她母亲也越变越冷漠,不愿意再去看婆婆,如果可以就让她父亲把她奶奶接到自己家来住,她的父亲满怀期待,只要自己的母亲乐意,大家庭都会欢聚一堂的,虽然他们从小没有父亲,但他们都已经长大了啊!有母亲的地方就是家。可是她的奶奶拒绝了她父亲的请求,我不会去你家的,你哥哥弟弟从小在我身边长大,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她的父亲其实也不想流落他乡,只要母亲还爱他,他愿意回到他们身边的,他都准备回去建一个房子和他们一起慢慢变老的,可是这一次她的父亲还是吃了闭门羹,他决定和妻儿定居在妻子娘家这一边,芳芳妈妈这一边一样是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芳芳妈妈是姐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可是并没有因为姐姐姐夫离家近,而发生矛盾,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了下来,姑姑说芳芳还是和外婆一家亲,都不愿意回去看看奶奶。可是姑姑哪里知道他们的无奈和苦涩。之前每一年春节芳芳的父亲还是会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回家看望母亲和兄弟。那一年芳芳十岁,弟弟五岁,她亲眼目睹她一直以为善良的伯伯和叔叔逼着父亲拿钱回去给奶奶养老,记得当时伯伯在吃饭,拿了一个碗就朝她们这些小辈摔下来,碗片四溅,芳芳只记得当时父亲对他们说,我家里也不富裕,这个事我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再和你们说,你们不要发这么大的火,吓着孩子了,当时芳芳的奶奶在旁边一句话也没有说。芳芳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她的确吓到了,她心中善良的伯伯原来这么狠,之前还和哥哥妹妹一起玩的她,只想回家,她知道母亲心里不舒服不愿意来,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她和弟弟几十公里的路回家探亲,路上车胎破了,又是过年,路上没有补胎的人,父亲把弟弟放着前面的杠杆上坐着,推着他,而她却跟着父亲后面走,整整走了三十公里路,街上冷冷清清的,连小卖部都没有,他们三个人饿了一天,到了奶奶家,居然一进门就受这样的待遇,从那时候起她和弟弟对父亲一家人不再那么亲近,也不愿意回去了,每年都是父亲一个人回家去看他们,时光苒苒,二十多年过去了,她和弟弟也长大了,每年春节尽量都陪父亲一起回去走一走,看看他们,说真的感情真的没有,只是觉得父亲太不容易,毕竟那个人是父亲的母亲,父亲都不怨,她们也只能理解吧!这时候她的奶奶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她也希望能有人多去看看她,给她一些钱,但她依靠另外两个儿子太久,她居然没有了容身之处,被他们互相嫌弃,芳芳的母亲知道后,让她父亲把母亲接过来住自己家里好了,这样也免去了她父亲的牵挂,她的父亲和她母亲弟弟甚至弟妹也在想把奶奶接过来一起住,奶奶拒绝了这最后一次的善良,她对他们说曾经对不起你们一家,现在没有办法和你们一起生活,我还是想和他们在一起,可以想到二十年后的芳芳他们听到奶奶的回答是多么心疼自己的父亲啊,后来芳芳她听父亲说,伯伯和大妈坚持要把奶奶送养老院,不能住他们家,奶奶说小儿子现在没有房子,你们一家出点钱给我做一个房子我自己住,后来还是按大妈的意愿把奶奶送进了养老院,然后逼着奶奶找其他的孩子凑钱进养老院,芳芳妈妈说现在芳芳家,回去了直接去他们家谈这个事情,如果可以还是希望奶奶住自己家,这么多儿子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别人要骂的,芳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时她的大妈在手机里是怎样的侮辱她的父母的,意思是你不想出钱,还想做好人,我才不会让你得逞的,其他所以亲属被她骂了一个遍,最可恶的是哪个冒着一样血缘的伯伯也一起说,养了那么多孩子,就他一个人孝顺,都不管,羊还乃有反哺之乳,人岂能无情无义,什么都不要说,真孝顺把钱给他就行!不要假慈悲,后来芳芳的父亲彻底死心了,唯有母亲的恩情尽自己的力吧!在她有生之年能做到怎样就怎样吧!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再出现在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身边去,被他们撕咬。奶奶去敬老院的第一年,芳芳和弟弟背着父亲一路问到养老院去看了一次奶奶,由于疫情原因,养老院也没有放他们进去,他们买了很多水果生活用品,甚至夏天的衣服也给她奶奶买了让院子递进去了,没有通讯方式,院长说老人身体差不能与外界联系,他们也没有碰到奶奶,后来芳芳父亲知道了不忍心看自己的孩子们白跑一趟,给她奶奶打去了电话,哪天她记得她的奶奶和她说了好多话,那是第一次主动要和芳芳说话,虽然在电话里面,她也能感觉到她的奶奶确实已经是没有骄傲的老人了,她也思念亲人了,可是这大过年的,除了父亲和姑姑,就是他们两个孙子去看了一下她,给她买了一些吃的用的,东西。她的奶奶一直在电话里面感慨,后来芳芳的父亲心疼孩子为了自己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还是给了一些钱芳芳和弟弟,他说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去受他们的欺负。以后尽量不要再出现在他们那些人的身边,毕竟他们是自己的哥哥嫂嫂,互相发生矛盾也不好,所有的一切以后他一个人去面对和承担好了。芳芳看见父亲眼里满是凄楚,他不愿意看的自己的家人互相伤害,但是也是无奈,只怪老人太固执。不理解她父亲的苦衷。

一家一家都有难,一家一家不快乐,不是养老问题,就是离婚潮,幸福家庭烦恼少,互帮互助才能无人欺。

虽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是和气的家庭必然是老少皆宜,不和气的家庭至少影响三代。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或许吧!我们没有经历别人的苦,不能感同身受去评头论足的发表过多言论。

但是从古至今,大多还是女人在为难女人,一首钗头凤,两行热泪流,沈园至今仍犹在,不见当年陆家母,棒打鸳鸯成绝唱,千古不变恶婆婆,终为后世鄙。

今天是重阳节,我希望天下女人皆为善,年轻时都能有良人为伴,年老了也都能让子孙承欢膝下,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