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君子,情有独钟 ——读梅兰竹菊之诗文有感

佛语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都意在告诉人们,融入自然,关注万物,在具体物象中探究世态规律,于感性体验中领悟人生修短。而古今文章,莫不以自然万物为情思载体,言不直白,善作曲笔,含蓄隽永,意味深远。近日再读关乎“梅兰竹菊”之诗篇,戚戚我心,情有独钟,乃有所感。                              (一)梅

      梅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梅与兰、竹、菊并列为“花中四君子”,取其傲、幽、坚、淡之质性而有此美誉。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因其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获此殊荣。古往今来,梅花以其孤傲清雅的风度让古今诗人画家青睐有加,更以它的高洁脱俗、凌寒留香的品质而被中国历代志士仁人仰慕自况。另外,梅于严冬开放,实为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梅言志。志在高洁脱俗,孤傲卓越。

      力主抗金、收复失地的爱国诗人陆游面对南宋朝廷上下嫉贤害能、献媚取宠的丑行,深知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所以愤然挥笔,借梅抒怀,写下了“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的诗句,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即便成尘泥,也坚守自己的志向和节操的决心。

      唐人张谓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不知道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为销。”此诗将梅枝比作白玉条,将盛开的白梅疑作雪,均盛赞了梅的不流于俗,冰清玉洁之质。北宋王安石也写了一首《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诗与张诗可谓从内涵上属异曲同工之作。而王安石诗中提到了梅之“暗香”,较张诗之诗意又有所升华。因为梅之香气亦如人之血气,人有“血气”方能“刚”,梅有“清气”才会便内外兼质,超然脱俗。所以,元人王冕赞梅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另外,梅言志也励志,以梅为喻来鼓励人们不畏艰难,勤奋努力的名言警句很多。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香扑鼻”等等。都在告诉人们,梅花飘香来自它经受了酷寒的考验,而人要想拥有高尚品德或美好才华等就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困难才能达到。

    梅寄情。情宜坚贞美好,纯粹质朴。

以梅寄托友情。古人“折梅寄友”之风俗,意在表明即使朋友离别,但友情会像怒放的梅花一样坚贞,不会因严寒而凋零。

以梅寄托爱情。南朝民歌《西洲曲》中有“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的词句,意思是说,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

以梅寄托乡愁。唐代王维的《杂诗》(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一句“寒梅着花未”的询问,把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连家中的花花草草都牵念,更何况是家人呢!

梅与人。梅就是高人隐士,霜雪美人。

元末诗人高启的《咏梅九首》中有“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此句中“高士”“美人”均指梅花,这是以人喻梅。宋代曹组的《蓦山溪•梅》中也有“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的诗句,意思是说梅花洗却胭脂铅粉,自有天然姿容,一枝疏梅斜出竹外,有如佳人绝代,天寒日暮独倚修竹。诗中以佳人喻梅,写出了梅的天然脱俗之美。

说到梅与人,我们自然会想那个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他的一首《山园小梅》,让多少人心弛神往,艳羡不已。 诗人表达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至此梅与人的情神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二)兰

对于“兰”,总是有很多的美好的想象——

首先,这想象来自于《诗经》,在远古的诗韵中,“兰”关乎爱情和吉祥。

阳春三月,万物萌发,水融冰消。时值郑国风俗上巳节,一群青年男女手执泽兰、芍药,聚集在清澈的溱(zhēn)水洧(wěi)水旁,举行祈福盛会。对着悠悠流淌的河水,他们虔诚的秉执兰草,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然后,彼此结识,愉快相约,若有爱意,互赠芍药。

此时,淳正的风俗,质朴的爱情,都散发着如兰般淡雅的芬芳。

附:国风·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后来的故事是这样:

那次水边聚会相识后,有一个年轻人钟情了一位姑娘,可是却不知她去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她对自己是不是有好印象。于是,他又来到三月他们相见的河水旁。水边的植物香蒲、兰花、莲花已经蓬蓬勃勃的生长。小伙子触景生情,相思更甚,更忧伤。眼前不断地幻化出姑娘的形象:身材秀美、面容俊俏、神态端庄。可是,姑娘终究没能出现。小伙子只好带着深深的遗憾回到家中。从此,睡不安,行不安,希冀等待,备受煎熬!

古朴的爱情似这般热烈、直率而简单,而爱的等待却含蓄如兰!

附:国风·陈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故事的结局不是他的故事,而是:

那个姑娘没有遇见一见钟情,而是嫁给了青梅竹马。按理说,两人两小无猜,也算是婚姻美满。可是,最使她生气的是,本来他们在一起无拘无束,亲昵美好,可自从这青梅竹马佩带觽(xī)、套上韘(shè)以来,处处显示出一副大丈夫的姿态,对自己装模作样。甚至他日常言行举止乃至垂下的腰带,无一不让她觉得是他是故意摆出的成熟相。所以,她偏不让他得逞,口口声声唤他“童子”,这“童子”的嗔怪揶揄中,大概就是姑娘“怨”中寓“爱”的绵绵情意的表达吧!

其实,很多爱情都有遗憾,因为爱情的开始往往都有采兰赠药的浪漫,可婚姻是日常,只有实实在在才能保持年年岁岁的花开。

附:诗经·国风·卫风·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觽(xī西)。虽则佩觽,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shè社)。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觿(xī西):古代骨制的解绳结用具,头尖尾粗,形状像牛角,俗称角锥,也为成人佩饰。少年婚后也佩,象征成人。

韘(shè社):抉拾,俗称扳指,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用来钩弦的工具,用玉或骨制作,一般为成人佩戴,已婚少年佩戴象征已经成人。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

终于,有了一个文人与“兰”结了情缘,从此,人们爱上"兰"。

“兰”由民间的风俗信物真正被全面雅化,成为世人仰望的精神的象征,始于屈原。可以说,屈原才是中国兰文化的真正的开山始祖。

在漫漫求索的长路上,屈原哀民生、盼贤君、求美政,可惜遇昏君、遭谗佞,被贬逐。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屈原坚守了自己的理想,执着前行。只是理想太过完美而现实太过污浊。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的唯美的屈大夫需要一种情感与精神的寄托,于是,他找到了疏淡、清雅、高洁的兰。

屈原物化为“兰”,给中国知识分子塑造了完美的“物芳”、“行廉”的士大夫形象。

他以“兰”为服饰美其身,“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说,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他以“兰”为饮食美其神。“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思是说,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他以“兰”为乐事美其行。“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意思是说,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屈原情寄于“兰”,为志士仁人树立了为“心之所善”而“九死无悔”的执著者的榜样。

在出行时,他“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意思是说,用溶有兰花幽香的热汤沐浴芳香弥漫,然后再穿上光鲜艳丽的衣裳。这是多么美好的自我修养啊!

在疲累时,他“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意思是说,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这是多么坚定的不染于世俗的决绝啊!

在郁闷时,他“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意思是说,日落黄昏时间已经晚了,我轻抚着幽兰久久徜徉。这是多么感人的矢志不渝的情操啊!

在独自前行的路上,他倚“兰”负重,不屈于俗,身体力行。

他高举浸透“兰”之芳香的旗帜,驾着孤舟在“濯淖污泥(指污泥浊水)”中穿行,“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意思是说,薜荔饰船舱蕙草饰幕帐,兰草饰旌旗荪草饰船桨。

他坚守如“幽兰”般的理想,即使承受“世浊我独清,众醉我独醒”的旷世孤独也无悔无怨,依然“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意思是说,纯情表白,就是说佩戴着石兰花儿缀插着杜衡,折一支幽香的兰花送恋人啊那代表着我纯洁的情意。

他播撒“兰香”于书苑,要求人才品德高洁如兰而“芳菲菲其弥章”,在革职谪归时,植兰育人于家乡九畹”,“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意思是说,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

虽然有“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虽沅水有白芷,澧水有香兰,心中思念你,口中未敢言)的犹豫,虽然有““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人人都把艾草挂满腰间,说幽兰是不可佩的东西)的无助,虽然也有“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他们攻击我佩带蕙草啊,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的诋毁,但是,屈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的不朽!

                      (三)竹

  竹本君子:立身以直,虚心有节,风骨清峻,德高志坚。

  居幽所,淡泊宁静;处险境,坚韧不屈;寄深情,竹斑点点。

  君不见:苏子居处必种竹,倘若无竹令人俗;板桥笔下必有竹,立根岩石任尔风。他们以竹树德,名士风度彰显。

  君不见:王维琴声起幽篁,竹里馆中明月光;常建竹径通禅房,山光云影远尘嚣。他们以竹为境修身,高人境界超然。

  君不见:湘妃泪溅九嶷竹,从此天地有传说;黛玉伤情大观园,翠竹掩映潇湘馆。她们以竹为念寄情,红尘真爱永远。

……

  竹有结千千,千千情结有诗篇。流连诗丛品竹意,忘却尘世繁乱。眼前似有“良田美池桑竹”、又见“竹径深院、又见“竹林淡烟”……

                        (四)菊

菊花,你是一种别样的存在。

为了避开百花的俗媚,甘愿忍受肃杀的霜寒,着色冷艳,不事招摇。这是怎样的一份孤傲绝俗呀!让执著理想的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让厌倦官场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坚守节操绝不降元的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让喜爱田园的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秋的萧瑟里独立疏篱,在风霜的摧残下寂寞凋零,无意情愁,却惹恨长。这是怎样的一份凄美呀!让悲悯苍生、漂泊流离的诗人杜甫无心赏菊时希望“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有心赏菊时又伤心“丛菊两地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让婉约女神李清照生闲愁时叹“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哀离恨时悲“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你与高士归隐,你伴游子思乡,你鼓舞志士守节操……

这样的菊呀,我很想找一些合适的词语来描摩你的形象!

清高如你,远离俗尘,静守东篱,看闲云,悠然南山。

冷傲如你,蕊寒香清,无情蜂蝶,待素商,孤芳自赏。

愁思如你,纤细如丝,任西风,瘦了秋阳。

凄婉如你,独自凋残,无人怜,满地泪光。

……

你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呀!

其实,多少词语于你都过于肤浅与片面,你存在的意义本来不可言传。此时,读着古人的诗句,似乎已嗅到了菊香。寻你于故园三径,心是如此地安静,听不到窗外车马的喧嚣。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中君子,情有独钟 ——读梅兰竹菊之诗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