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脑科学》:大脑就像一台计算机

你想让你的孩子考高分吗?你想顺利通过各种资格职称考试吗?你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吗?

不管哪种情况,这本《考试脑科学》都值得读一读。

日本脑科学博士池谷裕二的这本《考试脑科学》,是他原来写的《高中生学习法》的修订版,这本书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如何帮助高中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修订后的这本书适合所有想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的人。

学习记忆都靠大脑,《考试脑科学》告诉我们,要想提高记忆、学习高效,首要之事就是理解并利用大脑记忆的规则。

-1-大脑像一台计算机

《考试脑科学》说,大脑就像一台计算机。

“记忆”是一种物理存在,存在于脑中的某个地方。

计算机的“记忆”是使用磁性原理的硬盘来存储信息,音乐 CD 则是使用可以反射激光的细小凹坑来记录信息。人类的“记忆”也是一样的,它一定以某种物理形式存在于人脑中。记忆的形成,意味着信息在人脑中留下了“痕迹”。

大脑也是二进制。

你可以把神经网络想象成一张方格纸,把神经纤维想象成方格纸上横竖排列的方格。如果在整张纸上画画或者写字,从远处能够看清方格纸上到底画了或写了什么,但是如果从近处看这张纸,能看到的就只有“涂满的方格”和“没有涂满的方格”而已。这就是二进制,人脑和计算机运行机制的共同点也正在于此。只不过计算机通过电流传递信号,人脑通过钠离子传递二进制信号。

人也有“硬盘”和“RAM”。

计算机的数据长期保存在硬盘中,硬盘可以存储几百G、几十T的数据。而RAM 是一处临时保存信息的场所,存储量只有几个G。计算机只能处理调入RAM 的信息。当计算机想要读取信息时,就需要将硬盘中的信息调入 RAM ;反过来,如果计算机想要保存信息,也要先经由 RAM 再将其保存在硬盘上。

人脑保存长期记忆的部位叫作“大脑皮质”,它相当于人脑的“硬盘”,可以长期保存我们已经记住的知识。电脑硬盘不足,我们可以增加硬盘,人脑不同于计算机,无法通过增加存储器来扩容。所以人脑将所有信息记住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人是如何记忆的?

《 考试脑科学 》说,只有被脑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硬盘”)内长期保存。

非必要信息过载会造成大脑崩溃。

由于大脑存储有限,人脑的设计机制本来就是为了能够尽快忘记大量信息。

现在想来历史故事中过目不忘的人,他们的超强记忆也许更是一个灾难。“超忆症”就是一种有着过目不忘能力的人。他们能记住早上起床开始一天中看到的所有事物——从在马路上与其擦肩而过的每个陌生人,到放置在路边的自行车。渐渐地,他开始分不清现实与想象,迷失在幻觉的世界中。他拼命地想要消除自己的记忆,却最终大脑崩溃变成了神经症。

海马体负责“信息是否必要”的判断。

海马体如同公正的法官一般,会对进入大脑的信息下达“价值判决”。只有被脑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

海马体像苛刻的财政大臣,为了节约大脑耗能,一刻不停地从大脑中删除信息。小小的人脑质量只占不到人体体重的2%,但大约会消耗人体总能耗的20%。从每单位能耗来看,是个不折不扣的耗能大户。海马体就像一个节能主义者,为了节省开支必须时刻严格防范各种无用信息通过大脑。

海马体还像官僚的关卡检查员。审查拖延,一般的审查最短也需要一个月,而且审查标准非常严格,除了极个别情况以外,一般不会一次性通过。

海马体的审查标准是“该信息对生存而言,是否不可或缺”。

人本身也是动物,有着生存的本能。对于动物来说,所谓“必要信息”就是在险境中获得的经验以避免再次遇到同样的危险。所谓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就是这个原理。蛇危及到人的安全,所以海马体把关于蛇的信息(杯中的弓影、路边的井绳)都当做必要信息长期记忆。从这种意义来看,杯弓蛇影反而是一种优质基因,让人对危险超级敏感,这样才能在危险密布的原始社会生存下来。

海马体的演化时间有2亿5千年左右,而人类高度文明的历史只有1万年,考试更是近几百年的产物。海马体的演化根本无法跟得上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海马体的审查标准比较老旧,还是“是否影响到生存”,无法将考试的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

-3-如何增强各种记忆呢?

《考试脑科学》说,增强记忆要利用海马体的记忆原理,简单总结就是“骗、哄、等”。

“骗”是“欺骗”,假装符合海马体的检查标准(第2章)。

一是不断重复。要想让海马体将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我们要尽可能地倾注全部的热情和诚意,持续不断地将信息传送过去。这样一来,海马体就会产生一种“如此锲而不舍地传送来的信息一定是必要信息”的错觉,进而允许信息通过“关卡”,进入大脑皮质。所以复习就是最好的记忆方法。

二是不断调用。站在海马体的角度,它会得出这种判断:“这个信息竟然会被如此频繁地调用,看来必须要记住它才行。”所以记忆也就是你要不断地去用,所谓“讲就是最好的学”的底层原理也许就是这个。因此记忆完定期考试也是不断调用的一种记忆方法。

“哄”是创建θ波,让海马体感觉“良好”。(第3章)

在大脑θ波环境下,只要给予海马体原来1/10 次数的刺激就能得到同样的效果。所以《考试脑科学》里的很多技巧都是创建θ波,“贿赂”海马体,让海马体感觉“良好”。

一是可以用好奇心产生θ波。当我们第一次见到某种事物,或者第一次踏入某个地方时,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θ波。相反,当对千篇一律的事物感到厌烦、丧失兴趣的时候,θ波就会消失。另外记忆学习时少吃感冒药,因为感冒药会抑制乙酰胆碱,继而减少θ波,所以大家吃过感冒药后都会感觉脑袋发晕、很想睡觉。

二是感动式记忆。杏仁核和伏隔核等部位产生的快乐、舒畅、悲伤等情绪,能刺激人脑中的隔区,促使海马体产生θ波,进而提升人的记忆力。比如记忆“1815 年,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不死记硬背,而是带有感情地记忆。设身处地地想象,经历过种种作战后仍然失败了的拿破仑,还要被流放到荒岛上,这是多么悲惨的境地啊。只是这么一想,我们就会很容易记住1815这个乏味的数字。

三是狮子记忆法。饥饿、走动和降低室温会刺激产生θ波,因此我们可以像狮子那样保持饥饿、走来走去(坐在地铁中晃动也行)、在夏天空调房或者冬天户外进行记忆。运动后学习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等”是给海马体足够的整理记忆时间。(第4章)

海马体会在我们睡觉时整理我们的记忆。睡眠发挥作用的重点并不在于“睡着”,而是在于要“停止向脑输入信息,给脑整理信息的时间”。实际上,即便人处于清醒状态也不要紧,只要安静地待着,海马体就会开始整理信息。睡觉虽然不能增加知识的“量”,但却可以改变知识的“质”。

总之,人的大脑本质上就像一台计算机。

记忆的关键是理解它的原理,并且遵循它的规律。

利用“骗、哄、等”这样的小伎俩,

让大脑这台计算机为我所用,

去记忆我们想让它记忆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试脑科学》:大脑就像一台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