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的关键,在于这四个字

虽然还没娃,但当我开始设身处地构想自己会怎么跟孩子相处时,海量的问题铺面而来。这些问题,我相信不少父母也都面对和思考过。

小孩还不会走的时候,会焦虑他怎么不睡觉、吃得够不够、哭了该怎么安抚。当能自由行走时,会担心他各项能力发展是否正常、是否该有针对性地锻炼能力、是否该上早教班等等。他们还会发脾气、问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养育的细节千千万万,有没有一招可以作为终极心法的?这个假期,我看了两本书《RIE育儿法》以及《P.E.T.父母效能训练》,找到了答案,就是四个字:观察、接纳

观察

《RIE育儿法》讲的是如何照料和陪伴0-2岁的婴幼儿。这个阶段的父母需要学习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洗澡、陪宝宝玩耍、保证宝宝睡眠、设立限制等等。所有的这些照料和陪伴都是基于最重要的一点:观察

观察是父母们给婴儿回应需要做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举动。一开始我认为,对小婴儿有求必应、满足他的需求不是应该的吗?但书里却说,再等等,多观察一下你的宝宝,而不是立马行动。孩子比我们想得要独立,他们会不断地去适应周围,也会不断学习让自己平静下来。

比如安抚奶嘴可以让宝宝平静,但我们要做的是先观察宝宝,确认他是否真的需要,以及看到他吐奶嘴就要拿走。不然,安抚奶嘴可能会给宝宝制造出一开始并不存在的需求。再比如婴儿在床上哭,不一定就是想要拥抱,先仔细听听,去看到孩子想要什么。是饿了拉了做梦了不舒服,还是只需要一只手简单安抚即可。玩耍的时候,我们会想尽办法逗孩子笑或者跟他一起玩玩具,这时候更应该仔细地观察。我们不应该插手去剥夺孩子的注意力(不断把东西放到他面前),而应该观察我们自己和孩子的互动,不打扰他。让自己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角色,而不总是焦虑地主导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在自己培养专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也可以在养育中更加轻松。

接纳

接纳是《P.E.T.父母效能训练》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概念。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让亲子沟通如此高效而简单”。亲子沟通的重点从来不是让孩子按我们说的去做或者控制孩子,而是接纳自己孩子的一切,让孩子感觉到被接纳。

接纳太不容易了!我能想到自己小的时候被家长命令不许哭、要求收拾房间、规范每个小细节。即使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时,知道他们是高兴的,但也会因为他们说“不要骄傲”而感到有些沮丧。后来的我能理解了,父母的严厉能让我严格要求自己,但因为没有获得接纳的安全感而少了一些自信。

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是不是可以真的全身心地接纳他呢?书中的案例涉及了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反应出了我们作为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喜欢评价、要求,却不太接纳。

接纳让我们先去感同身受孩子的情绪,无论生气、沮丧还是愤怒,再去一起审视产生的结果和行为。接纳不是盲目的鼓励,比如孩子输了比赛,我们应该理解他的沮丧,而不是去激励说“你已经表现很好了”。接纳也不是带条件的要求,比如孩子不想收拾房间,我们不是简单地说“我知道你觉得收拾房间很烦,但现在我们需要让它更整洁”。这并没有真正接纳,而是忽视了情绪,以接纳的名义提自己的需求。

接纳的本质在于我们作为一个大人,看到自己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去体会他做的每个决定和经历的每个事。当孩子被接纳后,他们更愿意分享,情绪更容易得到释放,理性的大脑也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将不再是困难的事情。

想要做到观察和接纳,也需要不断地训练。在大大小小的养育事件中,我们要时常跳出事件本身,从观察和接纳上出发,去寻找根本解决之道。希望这四字原则可以让我们都更加轻松地养育孩子、参与他们的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育孩子的关键,在于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