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十五日》中的返京四人组简介

网图 侵删

最早知道马伯庸,是追剧《长安十二时辰》时。高潮迭起的剧情,节奏紧张的剧集,加之每一位演员的出色表演,使得这部十二集古装悬疑剧深深地吸引了我,也让我记住了马伯庸的名字。心里一直想着去读原著,但一直也没抽出时间去读。

前些日子,看到好友海溪兰蓝介绍了马伯庸的另一部小说《两京十五日》,再次勾起了我的兴趣,恰逢最近想看小说了,就读了起来。

《明史》中关于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的登基,有这样一段真实记载:

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史书中的寥寥数语,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故事,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很是耐人寻味。

而作家马伯庸,正是根据这短短四十字的真实史书记载,创作了这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

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马伯庸吧。

马伯庸,本名马力,男,满族,1980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

听到马伯庸这个名字,我脑子里浮现出来的他,是一位老学究式的长者,也不知为啥,无来由地就认为他不年轻了,或许已经两鬓斑白,或许还胡子拉碴。

直到读这本小说时,看到作者介绍,才知道我错得有多离谱。看,人家不仅不老,简直就是一个帅小伙。有图为证:

图片来自“微信读书”

说回到《两京十五日》,史书上40字的真实记载就是整个故事的背景。

两京,指的是南京和北京;十五日,是指太子朱瞻基必须要在十五天之内,从南京赶到北京。

四个痴人,十五天、两千两百余里路,千里长河,星夜奔驰,四面楚歌,命悬一线。整个故事围绕着你死我活的皇权之争展开,其间充斥着皇权与民意的博弈、宫闱与官场的心机搏杀、纠葛数十年的恩怨情仇,写出了从崇高到卑贱的幽微人心,写出了忠、孝、情、义的矛盾纠葛,写出了明代大运河沿岸鲜活的风土人情。

在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中,人物众多,有虚有实,形象鲜明,各具特色。而其中的主要人物就是返京四人组。

一、朱瞻基

当朝太子,喜欢玩文虫(用大白话说,其实就是斗蟋蟀)。心高气傲,自恃贵人身份而容易轻信他人,多次因为麻痹而陷入险境。

这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他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生于1398年3月16日,卒于1435年1月31日,号长春真人,明成祖朱棣之孙,明成祖朱高炽之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

在小说中,朱瞻基的首次亮相是在从北京到南京的那艘宝船上。彼时,二十七岁的他正在被父皇派去南京的途中,船将行至金陵,而我们的太子却一门心思地忙着追踪一只逃跑的蟋蟀。

也多亏这只逃跑的蟋蟀,把太子朱瞻基引到了船尾的甲板上,才使他逃脱了被炸死的厄运,被爆炸的气浪冲到了江水中,危难之时,被正在岸边当值的小捕快吴定缘救了上来。

朱瞻基自幼聪慧,深得爷爷明成祖朱棣的喜爱与赏识,对他进行了悉心培养与教导,并多次带他远征漠北,这些,都造就了他成就大事的品性和素养,也帮助他最终化险为夷,成功平定了谋反的汉王,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大明。

在返京之路上,他亲身感受到了民间疾苦,亲眼见到了官场的腐败、官商勾结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体察到了皇权国政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巨大影响,他甚至同情“犯上作乱”的白莲教徒。

他身为太子,虽自恃甚高,却在九死一生的返京途中,逐渐与其他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与之成为了生死之交。为救吴定缘,他敢冒风险,独闯济南叛军阵营,险些丧命。后来,又是为了救吴定缘,他下令饶过反贼汉王父子的性命。最后,在得知吴定缘的真实身份是当年的叛军首领之子后,他又安排于谦暗中放走了关在天牢里的吴定缘。

在作者笔下,朱瞻基不仅仅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当朝太子,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热血男儿。

二、吴定缘

应天府皂、捕、快三班总头役吴不平的养子,平日喜欢街头买醉,看上去是个浪荡公子哥,被于谦用银子征入护送太子的队伍。

吴定缘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其身世起初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此,他深感困惑和痛苦,靠街头买醉、假装浪荡公子来逃避现实。

但实际上,他具有常人不具备的敏锐的判断力和面对危险局面时高超的应变能力。他的养父吴不平所破解的大案、疑案,其实都是他在背后暗中分析、协助侦破的。返京队伍中,如果没有他的加入,太子朱瞻基早就被刺杀了,根本不可能及时赶到北京,更不可能顺利登基。

起初,他的加入不情不愿,是被逼无奈。第一次救太子时,并不知道会惹来这么大麻烦,完全出于他善良的本能。而他一看见太子的脸,就会头痛欲裂,万分痛苦,只想赶紧甩掉这块烫手的山芋,继续去躲清净,然而,却没想到冥冥中他和太子被命运之手牢牢地拴在了一起,根本由不得他撒手不管。

在这一路过关斩将中,吴定缘的正义感、斗志和智谋一次次被激发,被逼也好,主动也罢,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这四人小组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斗士,是一位情深义重的男子汉,也是一位充满矛盾与强烈冲突的悲情人物。

三、苏荆溪

医馆女医师,擅长岐黄之术,也能利用日常药材的配伍行伤人之事。

这也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加入护送太子的队伍,是她的刻意为之,因为她是有目的的。

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复仇。她心思缜密,隐藏极深,令人猜不透,说话、做事滴水不漏。为给手帕之交复仇,她精心布局,不动声色地接近太子,成功地赢得了太子和其他人的信任,一步步将众人引入她布下的迷局中,最终她成功地杀死了大部分仇人,连太子也险些被她置于死地。

当然,在小说中,苏荆溪的复仇是正义的,她自身也是一个正义、善良的人。在这一路奔逃中,是她,悉心救治受伤的太子,使太子得以坚持到最后一刻;是她,帮助吴定缘摆脱了过去的阴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强者。

对于太子,她亦敌亦友;对于返京计划的成功实施,她功不可没;对于吴定缘,她是战友,后来又是深爱之人。

苏荆溪是一个医术高超、心思缜密、精明强干、颇具神秘色彩的女主角,她还是一位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无论是面对友情还是爱情,她的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复仇。

四、于谦

被太子临危任命为右司职郎。太子回京队伍男子组“铁三角”的粘合剂。

这位于谦,可不是德云社的“谦大爷”。他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代著名的大臣,也是民族英雄,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而《两京十五日》中的于谦,当初只是一个青涩的小官,他身上强烈的正义感和一心为国为民的使命感,让他成为了护送太子返京的主导人。

他是返京四人组中目的最纯粹,意志最坚定的人。论机智善变和武功超群,他不如吴定缘,论思维敏锐和心机深厚,他不如苏荆溪。但如果没有他的坚持与不放弃,没有他的拼死护驾,没有他的多方周旋,这趟返京之旅早就夭折了。

以上,就是《两京十五日》中返京四人组中的人物简要介绍。

在这四个人当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于谦。他的一身正气,他的耿直无畏,甚至是他的笨拙执拗,在纷繁复杂的乱世中,犹如一股清流,涤荡了一切污泥浊水,令人肃然起敬。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

面对命运,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京十五日》中的返京四人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