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很很美的诗。
如果拍成电影,它应该是这样一个特写镜头:河流哗哗地往前流着,天空中有太阳,撒下万丈光芒到河流上面,偶尔有云雀的啼鸣,幽静的山谷陪伴着欢快的歌唱的河流。冬天的时候,山上的积雪眷恋着它,和河流一起冰封,沉睡。春天的时候,云雀又唤醒它,于是它再次流向远方,流向大海的怀抱,永无止息。
这时候画外音响起——
“妈妈,河流为什么在笑”
“因为太阳在逗它呀”
你会听见一个小女孩稚嫩的疑问,你也会听见一个母亲耐心、轻柔的回答。这样轻轻的一问一答,响彻整个山谷,像风一样拂过永不止息的河流。你看不见母亲和孩子的面容,你却能感受到他们的对白里流淌的诗意,这诗意就是对自然的亲昵,对未知辽远的怀想。
看到这首诗,我想到堂弟三四岁的时候,他见到未知的事物总发出,“这是什么呀?”“为什么呀”的疑问,我仍然记得回答他这些问题时的犹疑和惶惑,我知道,我怕过于写实的答案让他失去了探索这个世界的兴趣,但我也怕自己所给的答案是不是所谓的正确答案。“河流为什么一直流下去呢”这样的问题,我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但我又不能用一句“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这样的话来敷衍一个小孩子的天真,因为这样的敷衍会让那些天真加速的流逝,让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拖延到他没有耐心探究。
孩子的问题,最难回答。
有多少想象力是蕴藏在“为什么”当中,也有多少想象力被扼杀在不恰当的回答中。
从某个角度,这不仅是一首带给我们美和诗意的诗,更是教会我们和孩子相处,教会我们回答孩子问题的诗。
“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歌唱
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
我们的回答为什么一定要指向所谓的确定呢?诗意的提问应该诗意的回答,所谓诗意在于和自然共鸣,把我们自己也当做自然的一份子,和万物形成同构的关系,用生命的眼光来看待,“云雀”在夸赞它的浪声呢,这样的回答让孩子感觉到的是,我们和云雀一样是灵动的,我们甚至就是云雀。河流,云雀,太阳,不是我们观看的对象,就是我们存在的家园,我们在自然中,和他们一起生活,是一样的鲜活的生命。就连河流的冰凉也是因为被雪眷恋的缘故,天地万物多么有情啊,富有感情的的心灵能不柔软吗?我们习惯了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可是让孩子用更加柔软的心灵体验这个美的世界,不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吗?
妈妈 河流多少岁了 总是和年轻的春天同岁
很多人恐怕是无法回答“河流多少岁了”这个问题的。地理老师也许会说,你等等,我去查查书;历史老师也许会说,你等等,我去查查史料,生物老师说,你等等,我去翻翻百科全书……然而,这样的回答都不及一个诗人的回答,他用“春天”这个同样无法计算年月的答案类比河流的年纪,把孩子的思绪引向的不是科学化的注解和固定的已知,而是把孩子的思绪再次延伸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触及的远方,关于河流的年纪仍然是未知的,因为,为什么一定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呢?我们从来都生活在对未知的探索中,而“春天”对于“河流”就是一种未知的引领。有了这样不被遮蔽的思绪,孩子的想象力才能打开,才能为他们的探索留下一点空白。
诗歌的留白,也是人生的留白。
科学化的注解已经太多了,为什么不多点想象呢?
让孩子天生的直觉和悟性,开启诗歌之门,越年轻越好。
——北岛
诗歌《河流》的作者,日本的谷川俊太郎先生,好喜欢这张微笑的照片
谷川先生的这张照片,是不是也很有孩子的天真呢?:)
文末,棉花君特地向家长们推荐,北岛编的《给孩子的诗》,今天的诗歌《河流》就出自这里。还有什么比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以及温柔的心更重要的呢?
《给孩子的诗》是著名诗人北岛最新的心血之作。北岛亲自甄别、挑选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集结成一册《给孩子的诗》,公布于世。《给孩子的诗》中诗人、篇目、译文的择选,都体现编者北岛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给孩子的诗》重绘了新诗版图,确立了经典标准,携带着思想、文学、文明的火种,交给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阅读空间。
北岛作为新诗“蒙学”的引路者,在书中汇集了新老名家的经典译作,这些作品既是范文,也是美文,集聚最伟大的文学灵魂,最精要的不朽文本,是家长引导孩子涵养心性、助育美感的最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