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让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美术简史》

有了kindle也还是更偏爱实体书,大概是喜欢翻页的手感。

以前在亚马逊或者当当打折季买过不少书,总是看着页面展示的简介就大剌剌地买回来,结果失望不少。

这次特特地在豆瓣看评价,选了蒋勋这本《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即便可能不如苏樱的《少有人看见的美》,也可以是一个个冷知识别开生面拼盘。却原来,也只是一本《西方美术简史》,跟大学时候选修课上学过的内容,好像没有什么补充或出入,让我不禁怀疑,这是不是改名换姓过的同一本书。

不过这本书依旧还是值得一读。

一是因为印刷版页效果很好,雕塑有3D感,油画有凹凸感,比御用新华书店的印刷品要强太多;

二是因为最后有个《图片索引》,毕竟区区300多页的16开本,阅过之后依旧会有困惑,看一下引用图片纪年,也是个反刍的好办法。

总而言之,从史前3万年到如今,美术史也就是一部社会发展史。社会发展节奏慢,几千几万年的绘画主题也不变;社会发展有了飞机火箭,艺术绘画也就脑洞大到让人跟不上节奏了。

可是我这里想讨论的,反而是,要不要在年纪小的时候看到这些时代更替。

充足的信息流里,无论什么主义,都流到面前,又迅速流走。那时那刻的“革命性”“划时代意义”,于我们不过是一个名词,一种YY的劲爆。

所谓把人入画有什么难的呢?为什么一定要只画神灵跟圣贤呢?表现光影透视不是自然的吗?

所以年轻时候读到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并没有什么经历经验,连类比放大一下都是妄想,更别提“感同身受”。

难道就是为了,过几年再回头看,嘟囔一句“原来还可以这样啊,那时候没看懂呢······”?

不过估计再过几年,也会再这样看现在的自己吧?

————————————————

最后附个极简绘画主题纪年,看不看都随意了······

BC3万到BC2000,新旧石器时代,粗犷原始

BC2000-BC1000,埃及时代,秩序规整

BC1500-BC100,希腊时代,神话主题,和谐柔美

BC500-500,罗马时代,神话主题,恢弘壮美

1000-1400,基督教艺术,宗教至上,压抑人性

1300-1500,文艺复兴,肯定人性,意大利为主(1500-1600威尼斯画派,主打奢华享乐;1400-1500北方文艺复兴,主打理性现实)

1600-1700-1800,巴洛克-洛可可艺术,大航海、地心说背景下,教会为巩固统治自上而下发展,产生表现宫廷奢靡和平民困苦的的两极化

1700-1800,新古典主义,学院派,回归神话宗教主题

1800-1850-1900,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相继发展

再往后就是看不懂的野兽派、抽象派、行为艺术派,你方唱罢我登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让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美术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