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月|久等了,11本书大推荐!

公主号:一川的夏天


最近因为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而忙碌(其实也是贪玩),导致4~6月的读书小结迟迟没有动笔。上半年转眼就结束了,一川决定再奋发一下,把拖更已久的月度小结补上!

这三个月总共看了11本书,集中在文学和社科类。一川照例会给每本书打打分,算是对全书的整体评价,当然只是我的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01 《小径分岔的花园》

★★★★☆


薄薄的一本书很快就看完了,但是信息量巨大。在看的过程中持续懵逼,深深怀疑自己阅读能力……一般我不太会看完一本书就马上找书评来看,觉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但这本书让我不得不从别人的书评中寻求答案,方能稍微领悟书中奥义。

豆瓣热一的长评帮我厘清了很多困惑和不解,推荐大家先尝试自己阅读,再去看他人的书评。对于博尔赫斯不太熟悉,或者对于哲学的形而上问题了解不多的人,阅读起来难度会比较大。

个人感觉比较好阅读的是《环形废墟》、《通天塔图书馆》和《小径分岔的花园》,特别是最后的同名短篇,没想到作者会借用中国文化的背景,来描写对于时间和平行宇宙的理解。

“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个庞大的谜语,或者是寓言故事,谜底是时间。

……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目前这个时刻,偶然的机会使您光临舍间;在另一个时刻,您穿过花园,发现我已死去;再在另一个时刻,我说着目前所说的话,不过我是个错误,是个幽灵。

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将来。”

02 《漫长的告别》

★★★★


这本经典的硬汉派侦探小说和传统侦探小说的写法很不一样,第一遍通读完还有点没体味过来,再翻一遍才发觉作者的精巧布局。 这本书里金句频出,比如那句最出名的,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还有艾琳留下的自白书里写道,

“生命的悲剧,霍华德,不在于美丽的事物过早衰亡,而在于它们变得苍老和鄙俗。”

虽然这本书是硬汉派风格,马洛在其中也有男女感情戏,但不知为啥感觉马洛和特里之间的基友情蛮有深意的,作者钱德勒被人诟病对同性恋不友好,但书中却常描写深情又深刻的友谊。 我特别喜欢马洛最后向特里告别时的那段话,算是点出了这本书的题意。

“你深深打动过我,特里,用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和这儿那儿的安静酒吧里安安静静喝几杯酒。感情还在的时候真是不错。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说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说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03 《克拉拉与太阳》

★★★★

石黑一雄新作《克拉拉与太阳》最近一段时间特别红,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按照以往描写人工智能的套路,我一直在等待克拉拉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并没有发生。

克拉拉拥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善良、体贴、无私、聪颖,却独独没有自私,没有对自己的境遇与命运表现出一丁点关切。在本书译者看来,正是因为缺乏自私,克拉拉的一切品质和情感是无法用人类维度去衡量的。 

“没有了自私那下坠的重力,一切崇高、向上的人性也就虚无缥缈得失去了分量。”

这是一种新颖的视角。人之为人,就在于人不是完全理性的,人会冲动,会后悔,会迟疑,会猜忌,会伤心,会痛苦,会爱,同时,也会遗忘,会告别。 

04 《倒卷皮》

★★★★


诗歌是一川很少涉猎的一个类型,这次看到网上别人的推荐,就来读一读这本桑格格的诗歌。

第一次读桑格格的诗,风格非常本真、纯粹,可以看出她是特别热爱生活、会观察生活细节、脑洞大开的人,很多旁人会忽略,或者觉得稀松平常的事,她却能记住,并且写下来。

看她的诗歌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写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bushi)。大概是我并不太了解诗歌,看不出诗歌的平仄和韵律,所以感觉很简单。

这本书很适合放在床边,睡觉前读一读,让人怀抱着满足感入睡。  

05 《顿悟的时刻》

★★★★


说实话,我之前对张悦然的印象还停留在新概念作文(暴露年龄),没想到她的文学功底这么扎实,和郭敬明绝不是一个水平的,难怪会在人大教授小说写作课。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短篇故事,希望之后有时间可以找来读一读。

得益于张悦然本人也是小说写作者,她对于小说中的精巧设计非常敏感。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从人物、冲突、情节、视角和结尾五个方面来剖析小说创作的基本元素,后半部分则挑选了五位代表性的当代作家,对他们的创作历程进行了点评,其中针对村上春树作品的评价冷静又犀利。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份写作者、尤其是小说写作者的创作宝典,它不传授实操性的写作手法和套路,而是提示你处理小说时的细微之处和关键所在,这些部分体现着一个小说的质地和深度。  

06 《夜航西飞》

★★★★

这本书比我预计的读起来慢,大概因为我对于非洲当地的景观和风土人情太过陌生,以至于阅读时脑子里很难浮现出书中所描绘的场景。

柏瑞尔•马卡姆真的是一位传奇女性,在19世纪30年代的非洲,她就已经是独当一面的赛马训练师和飞行员,在一九三六年九月,她成为首个独自驾驶双翼飞机从英格兰飞越大西洋到达美国的飞行员。在非洲,一位女性去完成这一系列壮举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哪怕是今天能做到的人依旧凤毛麟角,更不用说在将近100年前了。

在她身上,彻底地展现了什么叫果敢,什么叫自由。与此同时,我觉得她对于“孤独”的理解非常深刻,大概因为她自十八岁起就离开父亲,独自一人在非洲驯马、飞行。她描绘“独处”的那段文字特别动人,在此摘录给大家。 

“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他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假如你阅读,或玩纸牌,或照料一条狗,你就是在逃避自己。对孤独的厌恶就如同想要生存的本能一样理所当然,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就不会费神创造什么字母表,或是从动物的叫喊中总结出语言,也不会穿梭在各大洲之间——每个人都想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子。 

即便在飞机中独处一晚和一天这么短的时间,不可避免的孤身一人,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没有别的能看;除了自己的勇气,没有别的好盘算;除了扎根在你脑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没有别的好思索——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而行那般叫人惊讶。你就是那个陌生人。” 

07 《人类群星闪耀时》

★★★★☆


茨威格不愧是写故事的好手,这本书不是严肃的历史考据,而是一本历史故事集。他挑选了14个在他看来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时刻,集合成了14篇历史特写。这当中既有地理大发现、技术革新,也有文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的人生转折点。

作者偏爱用戏剧性、宿命性的关键节点,来解释和叙述历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正如艺术天才一旦诞生就流芳百世,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旦出现,就决定了后世的进程。就像避雷针的顶端汇聚了整个电场,大量的事件总是集中在短时间内爆发。它们平时优哉游哉按部就班地进行,却在一个决定一切的时刻,一个决绝的肯定或否定的时刻,一个对众生来说,无法逆转的或早或晚的时刻,聚集在一起。这一时刻决定了个人的生死,民族的存亡,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一川并不太认同这种历史观,太过于宿命论,把太多的巧合和重要性集中在某一两个人身上,以至于在刻画历史事件上也产生了偏颇。不过从行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蓬勃的激情,对于欧洲文化的热爱,和对于传奇人物的赞美。

可惜情深不寿,正因为他将欧洲文化作为其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在目睹了二战中整个欧洲政治形势点恶化之后,才会格外失落和痛苦,最终在1942年选择服毒自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08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


这是自我管理主题阅读的又一本书,书里面关于具体实践方法的描述比较多,作者还提供了很多可视化模板来帮助分析与设计。 我觉得这本书所提倡的“设计思维”非常有意思: 

“‘设计思维’并不是指设计师思维,它更像是一套开源方法论——设计思维不相信‘灵感一闪’的创新,而是认为创新是一种推导的过程——‘We Frame Creativity’。”

“设计思维”的理念贯穿了整本书,旨在用过程思维取代结果思维,不断从过往经历中挖掘潜能,同时保持开放性的态度,学习探索与分享。

P.S 从这本书开始,一川尝试用ipad来做电子笔记,以往的笔记我只会写一写摘录和感想,但是对于框架和逻辑性比较强的书而言,光做摘录和感想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梳理知识体系。

不得不说Apple pencil才是ipad的灵魂~目前一川的笔记几乎全部电子化了,无论是读书笔记、学习笔记,还是工作笔记,都主要用ipad或电脑记录,这样既方便搜索、修改,也可以多平台登录。  

09 《规划最好的一年》

★★★★


对于自我管理感兴趣的朋友估计都听说过这本书,算是这个领域非常经典的一本书了。全书按照“相信可能——总结过去——设计未来——找到动力——付诸实践”的顺序,来指导读者构建自己的行动指南,书中既有重建观念的内容,也有具体的实操方法。

这类型的书读起来很快,但是实践应用起来却很困难。有时候阅读多了,每本书都会提出一套逻辑自洽的方法体系,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或相近的部分,也有矛盾和分歧的地方。

我们能够从书中学习并应用某一个知识点,已经是善莫大焉。通过持续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方能逐步建立起稳定的自我管理体系。 如果想快速入门自我管理,与《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比起来,我会更推荐这本书,涵盖面更广,提出的观念与方法也更为经典、实用。 

10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


虽然我没有看过第七季的《奇葩说》,但时常会在微博首页上看到刘擎老师的发言,通过这种方式才认识了刘擎老师(所以说知识分子参加综艺是有传播价值的)。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西方哲学通识书,把西方现代思想史上著名的人物及其思想全部总结罗列了出来。从韦伯到福山,涵盖了19位重要的哲学家和政治学家,用简洁凝练、通俗易懂的方式对他们的主要观点进行了阐述。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只读一遍还远远不能消化吸收书中内容,需要反复多读几遍,最好自己动手来梳理书中精华,才能对整个思想史概况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日后再继续深入阅读细分领域的书籍。

一川目前正在阅读刘擎老师的新书《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这本书和《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一脉相承,都是侧重自“现代”——古今之变以来,人们思想观念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困惑与挑战。 有的人可能觉得讲述思想观念的书籍太过务虚、不接地气,但事实并非如此。 

“思想观念并不脱离于社会现实,而是内在于社会现实。如果离开了思想,我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现实。”

正是来自生活的波澜,以及在波澜中生命的体验,促使我们探究思想观念,探究人生的意义。  

11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


看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警醒自己,不要熬夜了,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虽然看完书后,坚定了自己是“夜型人”的想法,但还是需要保证每天至少7小时(最好有8小时)的睡眠,对于记忆力、创造力、免疫系统、寿命等等方面都极其重要。

书中厘清了很多关于睡觉的错误认知,比如很多人觉得工作日少睡一些,周末再补觉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周末再补觉并不能弥补一周睡眠不足的情况,还会导致周一早上很难醒来。失去的睡眠是补不回来的,长期的睡眠缺乏甚至可以改造我们的DNA结构。

关于睡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关注太少。纯靠自觉和意志力很难坚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作者建议可以佩戴身体监测设备(例如运动手环等),时刻了解自己的身体数据,通过量化身体数据,帮助我们坚持长期健康的睡眠习惯。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给出了12条关于健康睡眠的小贴士。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固定的睡眠时间。虽然每个人的身体昼夜节律不尽相同,但作为习惯性生物,人很难适应睡眠模式的变化,因此,确保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在同一时间醒来至关重要。  

结语

以上就是一川4月至6月的阅读小结啦。

上半年一川一共阅读了19本书,与原定的阅读目标相比,还是有一点落后,下半年再接再厉。

Keep Calm and Read Books.


公主号:一川的夏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4~6月|久等了,11本书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