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读完三体全本。
结合创作背景来看,作者刘慈欣当时因为身体症状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于是忍着剧痛创作了《球状闪电》,完成了他“临死”前对人生的思考。创作完成以后,去医院检查发现只是小病,劫后余生的感觉让他瞬间打开了人生的格局,开始了对宇宙的终极思考。于是创作了《三体》三部曲。与其说,《球状闪电》是《三体》的前传,不如说《三体》是《球状闪电》的后传。
以上关于作者的创作说法也只是网传,真实情况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但《三体》的确像是一场科幻盛宴,以往一个点子做主菜撑起一部小说的状态,突然像是上了满汉全席,那些让人惊艳叫绝的科幻脑洞只能当成配菜,对宇宙黑暗背景的思考,让我像罗辑一样,患上了星空恐惧症。我想,这正与大刘其他的作品中,鼓励人们抬头望星的初衷想悖。虽然在书中他也多次鼓励,比如对云天明说:那你也很幸运,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产生过对星空的兴趣,更没有想法抬头看一眼。
先说人物。三体三部曲诞生了无数让人难以忘怀的人物。表面慈祥老太太,背后ETO统帅的叶文洁,外表粗俗内在心细如发的大史,纯纯推剧情工具人汪淼。第二部中更多,三位面壁者伟大的战略家,率先抛弃人类道德基石,妄图用球状闪电消灭自己人的泰勒,希望用自我毁灭来威胁敌人的雷迪亚兹,坚定的失败主义者希恩斯,两位明暗交替的主角,逐渐成长的罗辑,经历人生多次大起大落最终直面敌人建立威慑,坚定的逃亡主义者章北海,跨越沧海桑田只为内心坚定地说出那句“前进四。”。第三部中的人物更多地为剧情服务,坚守人类爱与和平的道德价值观程心,不择手段地前进韦德,打入敌人心脏的钉子云天明。
人物的出彩更多也是为剧情铺路,而精彩的剧情更是加深了人物的烙印。第一部可以说是三体三部曲的前传,一句话总结就是:外星人要在四百年后入侵地球。总体讲了三件事:一,三体人怎么发现地球,二,三体人为入侵做了什么,三,地球方如何发现外星文明的入侵。第一部的剧情像是一副绘卷,但按照剧情顺序,仿佛是看着作者在空白的绘卷上点星星,直到剧情最后才会看出来这是怎样一幅精妙的图画。第一遍完全不剧透读下来的感受,完全可以说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巨大的反差感和慢慢扫清眼前的雾霭看到的场景,这种体验更像是优秀的悬疑作品。
第二部则完全按照时间线徐徐展开,分多条线进行讲述,既有四位面壁者的战略行径,也有完全不相关的章北海线,既有领导层面也有普通民众,既有科学家,也有军人,可以说是十分完备地描述了当时的世界。既有成长中的主角罗辑,人生大起大落,不关心人类的存亡,但成了救世主,玩世不恭到承担责任,对人类有极大的仇恨也有不能割舍的爱,这才是一个能真正完成书中惊天逆转的主角形象。还有坚定的执行主义者章北海,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不管空间还是时间,不管是自己的命还是别人的命,都是可以跨越的。
第三部也是按照时间线描写的,但与第二部的重点不同,第二部重点在人物和世界观上,第三部则完全是作者的科幻脑洞大杂烩,为了将自己所有的想法都写出来,作者牺牲了很多的剧情和人物的描写,读者完全就是跟着主角程心的视角,跨越一个个时间节点来欣赏作者的脑洞。而且第三部是作者的一场实验,在零道德绝对黑暗的宇宙,人类的普世价值观能不能活下去。所以为了实验的顺利,有多次的剧情不合理之处,比如程心想也不想就把云天明的生命献出去,比如程心自知自己不可能成为合理的执剑人依然要参加候选,比如让韦德乖乖地听程心的话放下武器投降。而这一切都杂糅到程心这个主角身上,让她显得只会帮倒忙,最终导致人类的灭亡。
说完人物和剧情,科幻作品最少不了自然是科幻脑洞,对于科幻作品,一个优秀的脑洞足够支撑一部作品,比如阿西莫夫《最后的问题》,比如阿瑟克拉克《岗哨》,比如刘洋《2.013》,比如刘慈欣《球状闪电》。但三体最优秀的地方正在于此,特别表现在第三部,多到数不过来的让人惊艳的脑洞放进了一部作品,简直是满汉全席般的盛宴享受。
第一部重点在于拉开序幕,从太阳电波放大器,三体文明的想象,到人列计算机,古筝行动,以及第一部的核心点子,智子。不仅能创造神迹还能锁死人类的科学。
第二部重点在剧情和人物,脑洞也很多,比如面壁十年图破壁的面壁者和破壁人,比如量子幽灵(属于《球状闪电》的点子),比如推动水星毁灭太阳系,比如思想钢印,还有近未来能实现的可控核聚变,太空电梯等的应用,以及对外星科技的猜测,比如水滴。还有最大的脑洞,黑暗森林。
第三部重点在脑洞,而且从最开始就定下了这本书的核心点,宇宙是不是和地球一样,也受到了生命的干扰而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拜占庭遇到四维空间,到执剑人,到两个文明的互相影响,到人类未来的想象,从二向箔到宇宙规律作为武器,三个童话中的隐喻暗喻,降维打击,光速飞船,曲率驱动,黑域计划,掩体计划,而掩体计划中对太空城的想象,在其他作品里完全可以作为一部未来想象的科幻小说中的主要主题,但在三体第三部,只能成为了路人甲,仿佛是大鱼大肉中间夹杂着的豆芽菜。最大的脑洞自然是宇宙的本质是什么?是被人多次改变过的正在死去的宇宙。
如果把读三体比作参加一场宴席,第一部的感觉是让食客坐下,然后空桌子上什么都没有,只能看着面前的幕布上人来人往,食客想象到幕布后是好几位大厨在准备食材,偶尔等到无聊会有一个好吃的菜端上桌,食客大快朵颐却发现后面的菜更好吃,但也只有两三道而已。第二部则是直接拉开了幕布,让食客看着厨师们做,他们在刚坐下时就告诉食客,今天会有一道大菜,接着是一个个的小菜,偶尔上一道大菜,接着又是一个个的小菜,食客以为快结束的时候,那道大菜终于端上了锅,食客吃得心满意足,觉得此生足矣。而第三部则完全不同,食客心说,难道还有比昨天的更好吃的吗?结果这次不仅更大更好吃,量也更多,但这次好像时间太紧了,每道菜你只能尝两口就被撤下去了,直到最后的终极大餐,让你觉得之前的菜原来都只是它的一部分,而这道菜满足了你对世间所有美味的想象。唯一的遗憾是,今天很多的菜都只能尝而已。
三体最优秀的部分就是将如此巨量的,密集的点子融入到剧情和人物中,让你不知不觉地享受。
我相信三体是很多人的第一次对科幻的尝试,我也算是,但不仅于此。它点燃了我小时候对于世界的想象,满足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子骄傲地喊出“我想成为科学家”时充满着的对世界的好奇。虽然我没能完成十四岁时的诺言,但我依然没有失去对世界的好奇。
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月亮会变化,为什么星星白天看不到,为什么水往低处流,为什么磁铁会吸引铁,为什么电视能播放视频,世界上最大的东西是什么,最小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生命,为什么我会是我,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宇宙的结局是什么。
朋友曾经问我,如果有时光机你想去哪里?我说:对过去,我没什么想法,我想去未来,去未来看看可控核聚变实现了吗,看看太空电梯什么样,看看人类最快的飞船能达到光速的多少,看看有没有外星人,看看这宇宙的结局。
当技术还无法满足时,科幻作品就是一种慰藉,它让我短暂地穿越时空,去看看书中对宇宙的想象。
回到作品来说,三体中的黑暗森林应该是影响了很多人对宇宙的想象,但我并不喜欢,也不觉得如此。一个对宇宙充满好奇的种族和文明才会在技术能完成安居乐业的时候向外探索,而两个这样的文明相遇怎么会是只为了生存而消灭对方的文明呢?所以在三体之后我也接触了很多科幻作品,从刘慈欣到王晋康,从国内到国外,从巴纳德到索拉里斯,从阿瑟克拉克到阿西莫夫,无数大师用精妙的脑洞讲述着精彩绝伦的,只属于他们宇宙的故事。
读三体让我感受科幻,读科幻让我满足好奇,并永远保持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