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机理 之四 ——生命是医学的根本出发点

上一篇:中医的机理 之三 中医要激发人去理解生命


是否承认生命,是医学的根本出发点。

这并非简单的宣称,也不能从细枝末节上找到证据,要看核心理念和深层次的追求。

生命不容于理性的世界,因为人们坚信“靠内心的默想,绝不会知道万物的本性”,但除了默想,生命还有别的方法可以靠近吗。与之相伴的一句话是“眼所看见的,手所接触的,才是他的老师”,这种追求只能导向技术的大发展,导向高度发达的西医。

认可生命,一切策略都要围绕而构建,解剖之类的操作就显得另类,化学分子之类的概念就格格不入。这种思维又是危险的,容易拒绝和实在的接触,抛弃工具的支持,躲到自己的世界,满足于想象的进步,中医历史就是生动的展现。

主观认可生命还不行,还要保持浑然的格局,不能追求精确性,那样需要解剖了看个究竟,这种努力没有尽头,会一直往下去,要到分子原子,大量工具产生,分解的画面不断涌现,丰富的理论形成,坚固的价值观建立,探索就愈发远离生命。

这就是现代西医的历史:理性的追求下,人们不能容忍生命的含混,他们积极地展开技术创造,分解了研究,看到生命的物质存在,大量进步取得。

技术元素也同时表达话语权。技术看到一套复杂的机器,它是明确的存在,该如何思考,如何操作,都有明确的规范,人不需要自作主张。技术要求对异常的物质进行干预,化学药品被发明,逐渐成为医学的核心。西药支持分解的思路,排斥整合的企图,继续否定人的创造力,让技术更多说话。这是不断加强的循环。

随着医学客体的人(生命)不断消失,医学主体的人也会消失。现在,病人已经被医学抛弃,医生正在被机器人医生替代,研究者的智慧创造被压缩到细节的物质领域。

虽说人们在反思相关不足,在试图补救,但在汹涌澎拜的技术之海上,这类企图已经被证明无效。

虽说西医还在关注病人最终结局,药物试验还在意真实的人受到的伤害,甚至医学还强调人文关怀,这些都愈发变成不重要的,辅助性的手段。

仿佛有个隆起的山脊,一切科学努力,要么滑向这一侧,要么滑向另一侧。在每一侧面,所有存在都是和谐的,诸多环节相互支撑,各个层面彼此要求,排斥着其他不符合的存在。每一侧都有强劲的发展动力,要去到某个最深的山谷,断不可悬空存在。

西医之所以还有人的参与,还关注生命整体的科学价值(比如基于流行病学得出健康保持的结论),中医也时不时地分解了看问题,是发展不充分所致。

一切医学评判,都要以是否认可生命作为出发点,比如有些观点认为,古希腊有四种元素,现在人们发现水、糖、蛋白质、脂肪等元素,于是推知,现代西医的核心理念和上古类似,这是混淆事实真相,古时候的元素是生命的特性,现在的元素是物质的基础。

还比如,古时候认为疾病是平衡失调所致,现在也有类似看法,因此古今一脉相承。之所以得出如此糊涂的认识,是没有从生命出发来衡量。西医看到的失衡是物质层面的失衡。

只要西医大发展,只要相应的技术体系产生,生命的概念就消逝了,人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古希腊时代对生命的感悟,技术给了人一种能力,也剥夺了另一种能力,人们精通于细节,对整体的理解就会欠缺。

通过和西医的对比,我们更能明白中医的独特之处,和对今后的独特价值。还原论医学的不足,需要整体观医学补充;西医的危险,需要中医缓解;人在分解的世界不断消失,他会在整体观世界愈发凸显。

总结,医学都在面对活生生的生命,所以宣称中医在对话整体生命,似乎有些莫名其妙。确切地说,西医没有进来以前,我们没必要突出生命,也导致人们的司空见惯,进入西医的语境以展开比较,这是温柔的陷阱,制造了百多年的麻烦。

只有突出生命,才能避免人被技术元素压制,才能避免危险的未来。才能避免中医走向沉沦,才能凸显中医的价值,进而凸显中华的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医的机理 之四 ——生命是医学的根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