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来,在镇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在中心校的精心组织下,我积极参与了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提高认识,理论先行。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著作,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又有了新的体会。9月份到北京大学参加河南省名师培育对象培训,有机会参观了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重温那段峥嵘的岁月,让我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有了新的认识。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我的政治理论素养得到了提升,思想得到了纯化,这更坚定了我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信念和决心。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谈我的疏浅认识和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曾不断的问自己:我的初心是什么?我想初心就是我们在报考志愿时写下“师范”时的庄重与憧憬,初心就是我们站稳讲台时的自信和幸福,初心就是我们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关爱与包容……教育工作中,我始终把自己心中的信仰和教师的使命化为实际行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一、不断学习,使自己具备扎实的学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就是知识、文化的传承者。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新时代教师需要实现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权威”向“非权威”的转变,从“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从“知识源”向“信息平台”转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最需要终身学习的行业。有人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医生是南瓜,越老越甜;教师是丝瓜,越老越空。”,有一定的道理。老师不学习,只靠固有的知识,会被这个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代抛弃,我们唯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具备扎实的学识,才能做好知识的传播者,做好学生知识路上的引路人。我平时利用业务时间阅读大量的教育教学专著,今年写下了13万字的读书笔记和教学随笔。阅读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学识,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加了智慧。我们老师课堂上的高度都是阅读垫起来的。此外,寻找自己与优秀老师的差距,发现自己的在各方面做得还不够,仅仅停留在实践层面,不能及时让思考走向深入。
二、率先垂范,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除了传播知识,还要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通过多年的教育工作,我深深地明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如果只用条条框框约束学生,那学生口服但不一定心服。我们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我们常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身教大于言传”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正人先正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做学生的表率。
比如,刚开学时,我要求学生七点钟进班学习,我总在七点之前就到校,几个走读生连续两天到班,看到我都已经在教室了,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走到座位上。第三天,第四天......七点我再进班时,教室已座无虚席,学生都在座位上读书或写作业。跟班一个月,学生已经渐渐养成守时的好习惯。班级卫生方面,也是如此。我来到教室,看到地上的纸片,总是主动捡起,放进纸篓,学生看到后,就低头看自己的座位周围,有纸片也会自觉捡起。班会课上,我给学生讲:班级是我们的家,美化靠大家,我们都要有主人翁的意识,齐心合力才能将教室变得更美,文明就是你那弯腰的那一个小小的动作。慢慢地学生养成了卫生习惯。所以我们的教室每天都是整洁的。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但是守时、负责任的好习惯以及集体主义精神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爱在细微中,严在当严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张丽莉、李芳老师在危险关头的奋力一扑,都是源于对学生深深的仁爱之心,她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班主任,需要对学生付出更多的爱。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班里学生生病,带他们去医院打针、拿药更是常有的事儿。学生在学校,虽然离开了家长,但还有班主任像家长一样照顾他们,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有时候也会收到家长的求助。一个月前的一天,韩同学的妈妈打来电话,焦急地问:“孩子在学校有没有什么异常?她说她想自杀……”我心里一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从七一班到八一班,再到九一班,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韩同学是一个温柔娴静的女孩子,说话温声细语。印象最深的是她那双清澈如水的大眼睛。怎会想不开?!“周末她和妹妹吵架,我打了她一下,她和我赌气,家里人谁都不搭理,睡了一天,说不想活了。老师,你说说她吧,她听你的。”
从她妈妈口中,我了解到了她的一些情况,他们姐弟四个, 她在家中排行老大,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她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她一直和爸爸妈妈心存隔阂。认为父母只照顾弟弟妹妹,把她扔给爷爷奶奶,对父母一直心有怨怼。所以对于平时母亲的管教,她很是不服气,经常与母亲发生冲突。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让母亲气又急。我想她说要自杀有点报复的心理作祟,为了表达不满的情绪。
接到电话后我想找她谈谈,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契机。突兀地把她叫出来一番说教,可能孩子会很反感,常常适得其反。
那一周的作文课,我们作文题目是《原来,我也很幸福》。韩同学的这篇作文正好写到她一次离家出走的经历———周六的晚上,她又一次与母亲吵架,一气之下摔门而去,一个人跑到村庄后面的小树林里。任母亲歇斯底里的呼喊也不理会,甚至有一种报复的快感。她的母亲那天确实急坏了,晚上十点多钟我接到她打来的电话,问她和谁玩得好,是不是到哪个同学家了。她的声音中,写满了焦急和担心。
韩同学在作文中还写到,一个人在外面呆够了,回到家中,妈妈热了晚饭,没有批评她一句,后来又从朋友和老师那里得知母亲找不到她,很是着急,一直在询问她的消息,她顿时觉得释然了,知道了母亲还关心自己,突然感悟到自己原来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这篇作文选材很好,写的是矛盾冲突中的亲情,也写出了自我的体悟与反省。只是缺少细节的刻画,作文还需要修润。
我做了一个决定,决定在班内读她的作文——虽然她的作文不是最好的。我觉得这是对她教育的最好时机,也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契机。
作文课上,我读了她的作文,先让学生去对文章进行评价,哪些地方写的比较好?哪些地方通过修改可以更好。点评时我特意对小作者懂得感恩母亲进行了表扬,并趁机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告诉他们:“父母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要学会感恩父母——即使他们什么都没有给你,也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我特意看了韩同学一个眼,她轻轻地点了点头。可能这一次的教育不能完全改变他们的母女关系,我想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要比说教效果更好。我后续也会一直在关注着这个孩子。
作为实验班的班主任,我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他们是学校升学的希望,提高他们学习成绩是硬道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给他们制定了不同的目标,不断激励他们为目标而努力。我们开展了“每周一讲”的活动,利用班会课,让学生登台演讲,内容必须是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比如,第一名的许洋洋将把她学习的经验与学生进行分享,希望其他同学来挑战她的第一名。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我班的郭昊和张兵权是非常活泼聪明的孩子,成绩还不错,但缺点是耐心不足,缺乏毅力,马马虎虎,学习不踏实。经常与他们谈话,不断鼓励,不停敲打,对他们严格要求。俩个孩子现在进步都非常大,目前在年级排在前五名。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每一节课都关乎孩子的未来。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追求和自信——学生多年后再回忆他的成长经历,能够说“遇见你是我人生的幸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对初心的坚守和对教育使命的担当,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年1月22日 市活动验收,镇政府座谈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