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前言:我们大多数人从孩提时代入学,到青年时代毕业,一生中最青葱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学校,你可能不记得之前的许多事,但一定记得那个严厉的老师和逗比的同学,那段时光成了我们心底深处最深的回忆。

01

以前只觉得读书枯燥、乏味,成天要背诵一些毫无意义的文章,每天要听老师上课,课后还有大量的习题,简直是苦不堪言,那个时候最盼望的便是周末了,可以痛快的玩耍,不用见到班主任那张扑克脸,简直不要太爽。

进入社会才知道之前老师循循善诱,要好好读书,简直是金玉良言,九年义务教育,六年中高等教育,对一个未开化的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洗礼和塑造,是他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最好塑造时期,也决定了他的将来。

读书不能说是走向人生巅峰的唯一通道,但绝对是最快和最便捷的通道,在学校我们学习五花八门的课程,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数理算法,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掌握他的运行规则,以便将来能更好的融入社会,使自己立于不变之地。

读书是一项长期艰苦的马拉松,考核的是全方位的综合能力,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最优秀的人才,其智力、领悟能力、耐力都比一般人要强,也更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放在首位的是学历了。

02

企业用人看的是你以前的经历符不符合他的要求,而判断最直接的标准就是学历,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学历要求,越往上学历要求越高。

此时的学历不仅仅是一张纸那么简单,他代表的是你的能力,更是你的身份象征,有了这一纸文凭,你才有可能敲开你心怡的公司的大门,得到你想要的工作。

如果说读书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么再往深一点的意义,也许就是改变你的生活。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从来都是培养气质,锻炼情操的不二法门,而良好的素养和淡泊的心境,或许是我们在繁琐、单调的工作中寻求解脱的良药,也使我们不至于随波逐流,即便是在蝇营狗苟的环境中,也能有不一样的过法。

也许有人会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光了,你说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想最好的回答是“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你读的书或许短期之内看不到什么效果,但长期坚持下来,他会像吃过的食物一样,慢慢的渗透到你的骨子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其中的精髓会为你所用,会成为你个人气质当中的一部分,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03

高晓松有才是大家都公认的,无论是他主持的《晓松奇谈》,亦或是在奇葩说里当导师,高晓松总是能够引经据典,旁证博引,观众看的畅快淋漓,也不尽被他的深厚才学所折服。

高晓松出生名门世家,虽然他是清华肄业,但家里人都是学术圈中各领域的大家学者,他常常戏称自己是家里的文盲,是学历最低的。

他家人基本上都会3中以上的外语,有时候家人不想让他听到谈话内容,都会用德语交流,也许正是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才造就了如今惊才绝艳的他。

无论是在学校组团队,自己作词作曲,还是后来于宗柯成立麦田音乐唱片公司,亦或是现在供职的阿里音乐,他的才华是众所周知。

也正是因为才华横溢,才使得他在商人、艺术家、学者3者之间无缝连接,他既有情怀,又有商业头脑。

纵观他的一生也曾经过大起大落,但高晓松活的通透而有意思,即使因为颜值被戏谑为“矮大紧”但依旧不能阻挡他有趣的灵魂闪闪发光。

04

用“好看的皮囊千篇一侓,有趣的灵魂各有千秋”来形容高晓松再适合不过,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高晓松那样的家境,也不能取得像他那样的成就,但我们可以选择像他那样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知乎上曾经有这样的问题: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结婚生子是每个女孩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有的人可以将自己的生活过得风生水起,有的人却陷入琐碎,变成怨妇,除了嫁给不同的人外,我想最重要的是心境的不同。

那些能够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一定是见多识广,心胸开阔的人,而那些成天抱怨,将生活过成一定鸡毛的,一定是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的人。

也许他们并非天生如此,只是他们目之所及只有四方天空,他们并未见识外面有多么广阔的天地,他们也没有来得及好好读书,不能体会灵魂的激荡,也不曾从单调的日子窥见生活的馈赠。

后记:我想读书最大益处是教会了我们认识自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活的清醒明白,不至于浑浑噩噩的过一生,并且可以通过你的努力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什么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