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我”是谁

      关键词:我是谁  直觉  悖论  语境

      一、易是什么

      讨论“周易中的‘我’是谁”这种问题,是指关于“义理”和“象数”的所有语境中的明着出现或者暗里出现的那个“我”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哲学的语境里,这种讨论一般被看作是关于“本体论”的。我们的讨论涉及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宗教文化等范畴,也涉及哲学、科学、美学、伦理和语言等诸多概念。在此仅以笔者理解的一些概念进行讨论,仅供大家参考。

      《周易》中有“阴阳理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是谁,也相当于看“我”是什么。考虑这个问题,需要理解一组关于“能量”的概念:它们是1无形能量(无极)、2暗能量(阴)、3有形能量(阳)、4物质能量。无形能量在《周易》里叫做“形而上”,2、3、4这三种能量叫做“形而下”。阴阳合称“太极”,肉眼可见的、有物理量度的东西在现代语境叫做“物质”,而在《周易》的语境里叫做“器”,且其中也包含更加丰富的涵义。

      从上个世纪到本世纪以来这一百多年,人类的文化、哲学、科学、伦理和语言等诸多方面有了深刻的发展变化,而中国文化在通俗语境里关于“圣人”、“君子”和“小人”等的词语还在延用(但是延用的同时,也随着时代变迁在不断“稀释”甚至“篡改”了其基本意义)。随着哲学、心理学特别是精神科学等的传播普及,“人格”“性格”“个性”以及“大我”“小我”,性格“内向/外向”,乃至“直觉”和“潜意识”等概念已经频繁用于日常交流。为了在《周易》的现代化语境中认清“我是谁”,笔者列出一组基础概念:1奇点/基点/无极/太极;2灵与形/空与相 (色);3悖论/色空不二(重点在“空即是色”);4量子理论/熵增理论/薛定谔的猫;5大圆满与四无相;6三界/五行与维度;7阿赖耶识(藏识)/阿卡西记录;8梅尔卡巴与昆达里尼和能量与呼吸。其中,无极、太极、色空、圆满、四无相、三界五行、阿赖耶识,这些都是中国文化或者东方文化语境中的概念,其他则属于要么西方语境要么现代语境的概念。这将在下文中以笔者的理解程度加以讨论。

      任何看法/观点都是特定的语境里的“看法”,象眼睛长在活体(语境)上。研学《周易》的很多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学术或者学问,这是可以成立的“看法”。但是,如果从“神无方而易无体”的角度看,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卦象”只是“神/易”显化/化现在这个三维二元世界的一组符号而已。可以说,任何语境都规定或确定了某个“看法”来自某种角度。就此“看法”对研学《周易》的人来说,意识并反省到“我其实什么都不知道”,应该说是对《周易》的一种最大尊重,也是对“我”和(被易卦象征的)“万事万物”的最大尊重。

        二、自性与直觉

      各种文化和学科的语境,各有各的用处。《周易》中说的“动”,小到“起心动念”,大到“宇宙运动”,背后都有一个“几(机)”。现代汉语(心理学语境)叫做“动机”。但《周易》的“几”,却比心理学语境的“动机”涵义,丰富的多。现代科学中提到的“宇宙大爆炸”只是个“假设”,那么“奇点”这个假设要比大爆炸的“理论假设”重要和有用的多。而中国文化不用(几何中的)“点”,而是用“无极/太极”来表达。科学语境的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等用“0(零)”来表达,中国文化语境则用“无极-太极”来表达。

        其实“零”无非是“灵”的另一种写法/说法,而不同写法/说法用于不同的表达,且它们的读音在汉语里都是一样的。灵的另一种表达叫做“空”,而不是“无”。“有无/好坏/对错/真假/善恶”是成对出现的,叫做“二元”。“空”表达“一元”或“纯粹非二元”。它在佛学语境中是表达“其实我什么都不知道”的那个唯一性和实在性。因它是“空”,你叫它什么其实都无所谓。“空”仅仅是个“名”。把它叫做“灵性”、“空性”或者“自性”都一样。

      “形”在《周易》里叫做“象”,在佛学里叫做“相”,两者也是“音同字不同”而分别用于不同文化/学术语境。《周易》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当这个“定义”遇到佛学的“色”,因肉眼的局限性而难于理解。这里需要引进“维度”概念来理解。在东方文化的语境中叫做“三界五行”的东西,相当于西方和现代语境中“维度次元”,它们仅仅是表达一种“意识边界”和“灵性梯度”。“色”是所有维度次元中的“形”,而与肉眼是否能看见它无关。

        量子理论发展的同时,精神科学也在发展。奇怪的是一个薛定谔(1887-1961)和一个弗洛伊德(1856-1939),两个重要代表人物都是奥地利人。有关“熵增理论”其实相当于“阴阳理论”的反象或者倒映。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概念,推动了人们对心理和精神的更深入的研究发现;而从尼采(1844-1900)哲学到荣格(1875-1961)心理-精神理论,大大揭示了对“人性”“人格”和“大我”“小我”的认知。这里必须重点提一下荣格对“无意识”的研究/贡献:他明确指出“无意识”现象与“我”没有关系。换言之,他为后世的无论学术文化还是民间文化中出现“我的思想(心理)比我的肉身更重要”、“我不是一具身体”等“观点/看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尽管中国文化中没有“心理学研究”这样的实验/实证的科学,但是中国文化和学术几千年前就叫它“心学”了)。

        中国古代从朱熹(1130-1200)到王阳明(1472-1529)就一直在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和“中道”心学思想,因庸俗化理解,世世代代没有多少人看懂他们在说什么,其实这些“观点”只是在“本体论”上让人类逐渐理解“无相”和“大圆满”是什么。换言之,立“本体”论,是为了让人理解“其实无本体可言”。“不破不立”背面是“不立不破”。因为那个“一体圆满”永永远远在人类的个体和集体的“潜意识/无意识”里(内在)。现在的通俗说法叫做“向内看”。那个“个体和集体的潜意识/无意识都是/都有/都在”之“活的东西”,叫做“阿卡西(记录)”,佛学语境中叫做“阿赖耶识(藏识)”。

      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学者也大大推动了中国文化和学术语境的发展,把道学精神和易学研究提高到新的境界。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熊十力(1885-1968)、汤用彤(1893-1964)和汤一介(1927-2014)父子、以及冯契(1915-1995)等一批学者。他们提出“一本(一元本体)、体用不二、能所双泯、有而无之”等理念,启发了无数后学。

        关于文化语境的“文字不同而意义相同”的现象,甚至可以严重到这个程度:你叫做“阴阳”的,别的语境叫做“(能量的)推拉”,再换个角度叫做“(能量的)呼吸”。这里还想强调一下的是“薛定谔的猫”、“悖论”和“色空不二(尤其空即是色)”几个概念,它们是理解上述解释的卡点。一般来说能理解领悟其中一个,其它两个迎刃而解。至于“梅尔卡巴与昆达里尼”是新时代(本世纪)活跃起来的概念,有兴趣可网上查阅,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考察上述一组概念,我们知道了《周易》说的“神无方而易无体”原来是千百年来所谓的“道”,它无非就是我们从小学到中学逐渐理解的那个“0(零)”。才知道了或者懂得了什么叫做“大道至简”(这可以显化于现在有很多人说的“做减法”)。才发现所谓“西学东渐”原来是西方的科学、哲学和心理学几百年来研究的东西,是在向中国文化回归,只是所用的“语境”不同而已。至此“我是谁”的答案可以表述为:“我什么都不是/不在/没有和我什么都是/都在/都有”,在佛学的语境里用“自性”表达,这就是那“纯粹一元的灵”。

      东方文化语境里说的“起心动念”,到了《周易》里可以叫做“几(机)”,但是一般不好理解,而西方文化语境里用“直觉”一词,我们却可以“把握式”的或者“有把握”地理解。虽然直觉与动机有关,也并不是一回事儿,可是“直觉”一词的出现,能让我们有效地把握住“我”与“道(自性)”之间的纽带。直觉就是人类意识进入“大道一体圆满”的导向系统。

        三、语境圈套

        《周易》卦象中的每一爻都在表达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换言之,卦爻表达着一定的范围和程度。这是“大道至简”的一种最直接的例子,在一种平面上“看”范围(横向)和程度(纵向)两个词,象个“十”字。现代汉语中的“想象”一词,很可能与《周易》的象数理论有关。然而在任何学科和学术的表达中,语言词汇都会落入使用者为其选择的一种语境,于是出现“书不尽言,言不尽义”等问题,笔者把这种现象叫做“语境圈套”。这也可能是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原因。也可能是人们在佛学语境中总是会说“不可说、无所得、毕竟空”的原因。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倡导“天下为公”,而千百年来的任何“学术领悟”,其实都是“纯个人的”。如果让“公”从语境圈套里跳出或者抽离来的话,这个“公”绝对没有“对立面”(私)。一如“爱”从语境圈套里跳出来,其实绝对没有“对立面”(恨)那样。于是现在有很多“灵性文字”用“无条件的爱”这个概念,让“爱”来“去圈套化”或“去对立化”。现在再来看看“抽象”这一重要词语的来路,正是王弼(226-249)一直在做的“得意忘象/忘形/忘言”。后来的熊十力、汤先生父子和冯契等学人在努力倡明的中国文化之精华。

      “ 忘”字即为“心”逃走了(亡)或抽离了。“得意”即为连接“形上与形下”,从而回归自性。那个语境圈套里的“公与私”问题,看似永远既是学术领悟,其实也是现实生活。这似乎是个矛盾(二元),其实是个悖论(不二)。我们强调的“理解悖论”“超越二元”,就是臣服于自性的一体圆满: 即跳出三界、不在五行、放下评判、出世间法、允许发生、接纳一切、顺其自然、保持中道、活在当下、终日乾乾……以上词语皆是/在说那个“本来就醒着的觉”是什么或者在干什么,并且它才是实实在在的,与“人”与“我”这种局限性无关。

        “我”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只是存在“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灵。佛学语境叫做“无相”。换言之,一体圆满的“觉”直接进入三维二元世界语境圈套,一定成为“悖论”: 我是一切“不是”,我在一切“不在”。说白了,即往“简单”里说,也就说的更“深刻了”:所谓“语境圈套”其实就是“二元圈套”。

      正是因为人类如此“悖论”,如此在“圈套”中(“着相”),所以下列三句话一般不容易理解:1我的外面没有人。2我说的所有的话,都只是“自言自语”。3这个世界唯一“无我”的器物是镜子。理解并做到这三句话的人,反而会“放弃/放下”理解(念头/评判)而做到顺其自然。因为你“放下评判”才可以去“顺其自然”。所谓“放下评判”是说,不是你不该评判,而是你无法评判。换言之,你是在放下你未曾拥有的东西,你放下的是“错觉”“幻觉”,如此而已。

      自天佑之是什么意思?就是老天保证你放下评判、顺其自然的命运/生活中有一个“直觉”。当每一个“我”遇见那种极度“恐惧/惊险”“惊喜/意外”“领悟/祈祷”“奇迹/启示”等情绪/情节/情景/情况,而“心里/直觉”发出的 一一 啊/天呐/妈呀/上帝啊/阿弥陀佛(纯属个人,因人而宜)等等这些“心理/精神/(潜)意识”(其中可能伴随语音)时,此刻/当下是“忆起了自己(我的)”本源/自性的表达/表现。《周易》语境把这个“当下”叫做“几(机)”。这个“几(机)背后”有个三维二元的东西,叫做直觉(照见)。换言之,直觉是人类连接“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脐带。人类所有的文化、学问、学术,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语言和语境,都无一例外地连接着这个导向系统。人类的这个导向系统之所以如此自然(即所谓道法自然),如此神圣而又如此简单(所谓大道至简),正是因为有那个灵。而那个“灵”正是老子说的“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202006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易中的“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