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山东受到嘲讽,写下一首诗回骂,堪称不带脏字的骂人绝唱

人类争斗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叫武斗,一种叫文斗。比如两个人打一架比谁力气大,那叫武斗,又比如斗诗斗茶,用类似文雅的方式一决高下,这叫文斗。

其实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或者争执,并不会马上进入到争斗或者冲突的状态,而是会先通过语言来辩论。

通过语言辩论,也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大家好好说话,摆事实讲道理,君子动口不动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理说不清,有理说不清怎么办?那就破口大骂,大家撕破脸皮互相用各种你能想到的话语来慰问各自的祖宗十八代。

李白

骂人的脏话,在任何语种当中都有,而且骂人的方式几乎都出奇地一致,所以说骂人是人类的天性,乃至于每个国家都有专属的“国骂”,而且骂人这种文化,同样是贯穿了人类的历史,比如说我们的古人骂起人来,可比现代人的水平要高很多很多,今天咱们就来领教一下诗仙李白是怎样骂人的。

李白会写诗,是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如果告诉你,李白不但会写诗,他还很会骂人,估计很多人会感到很奇怪——李白这样的大文豪,他怎么会干骂人这种粗鄙的事情呢?

李白

的确,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如果他也像普通人那样骂街,的确有损他诗仙的光辉形象,所以,李白骂人有李白的方式,他骂起人来,杀伤力十足,却又可以不带半个脏字,来,咱们来看一下李白是怎样骂人的。

话说李白仗剑出游,走遍了祖国的大好山河,最后来到了山东,为什么来山东呢?因为山东是孔子的故乡,这里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读书人特别多、当地的文化人有个雅称,叫“鲁儒”,也就是山东的儒生之意。

李白当时大概三十多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在很早的时候,李白就听闻过“鲁儒”的种种传说,于是,就想和鲁儒们切磋切磋,搞搞学术交流,但是当他真正来到山东接触了一些鲁儒之后,李白简直惊呆了!为什么呢?

李白

因为这里的鲁儒张口闭口都是诗书礼易之乎者也,你要是和他们聊五经或者礼仪,他们可以倒背如流,但你要是和他们聊生活聊理想、聊怎样将学问经世致用,他们就根本不知道说什么,甚至反而嘲讽李白不懂儒家的礼教。

李白到山东游学,原以为在孔孟之乡能结识到真正有学问有思想的高人,却不曾想,自己一到这里,碰到的全是一些顽固而迂腐的鲁儒,而且还遭到这些鲁儒的讥讽和嘲笑,李白也懒得和他们争论,直接就写下一首诗回骂对方。

李白

这首诗就是著名的《嘲鲁儒》,他说: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那么李白这首骂人的诗,就是用来回击那些鲁儒的,他说:山东的这些老孺开口闭口就是五经当中的学问,他们终其一生哪怕白发苍苍,也仍然只局限于在五经当中去寻章摘句,你要是问他们经国济世可以用在实处的学问,他们一问三不知!

李白

平日里他们一个个打扮得文质彬彬人模狗样,但是一抬脚,那浮夸的服装就卷起了尘土,也难怪早在秦朝的时候李斯就不再重用这样的儒生,这些人居然还嘲笑我,殊不知我和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我也不屑于跟他们为伍,这些不懂得变通不懂得与时俱进的人,倒不如回家喂猪种地来得有价值。

李白的这首诗,一个脏字都没有,却把那些迂腐的儒生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特别是结尾两句,更是骂得那叫一个辛辣痛快,真是堪称骂人不带脏字的千古绝唱!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白在山东受到嘲讽,写下一首诗回骂,堪称不带脏字的骂人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