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女儿》|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

书名《饥饿的女儿》

作者:虹影


故事内容

  讲述的是在饥荒年代重庆六号院一家发生的故事。以主人公六六的困惑与找寻自己的身世秘密为线,串联起那个时代背景下一家人的生活以及心灵的黑暗面。这是一家人的影像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影像记忆。

  这里的家肮脏贫穷而冰冷,连“母亲”这个叫一声都会心生柔情的名字,在这里也是冰冷的,她不美丽,从未温暖过,她受难,经历尘世的残酷,也经历情欲与道德的波澜。她甚至让孩子讨厌,让人心生怨念。

  而六六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一直纠缠在一个苦恼中:为什么我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她开始寻找,开始迷失,开始觉醒。


随感

  作者说:“写作如同爬梯子,目的不是目标,而是为了看清自己从何而来,看见那些消失在记忆深处的人和景致,把他们的形象记录下来。”她锋利的刀将自己剖开来,这血淋淋的场面常让我皱眉揪心,想必她向记忆深处的自己探索的时候,该特别痛吧。就如书中所说:我把装订好的一册册报纸逆时翻,手指一碰,泛黄的纸,一不小心就脆开一条缝。

  这个母亲和我们以往在书中读到的或慈爱或温柔的形象那么不同,可大环境与生活总是让人无可奈何,在书中母亲说:“这个社会假模假样,不让人活也不让人哭。”对于孩子来讲,她不是一个好母亲;而对于母亲来讲,她的人生又何尝没有努力过,反抗过,可是没有退路。这只能咬牙继续走的路,挡住了女儿走向她的路。

  饥饿的女儿,饥饿的是生理所需的永远不够的粮食,更是对于被关注被爱的强烈渴望,这让女儿“敢于抛弃一切,哪怕被一切抛弃,只要为了爱,无所谓明天,不计较昨日,送掉性命,也无怨无恨”。

  一个缺少爱的人需要花多少时间和勇气,受过多少伤,才能学会去爱自己?有些人可能终生都无法逃脱,只要回头,就再次坠入深渊。

  我如何想也无法给这样的故事找到完美的结局,没有别人会将你拯救出来,一直在反抗黑暗,因为仍对人生抱有期待和热爱。正如费勇所说:“永远在等待着某种光亮,划过我们幽暗的内心。”


部分摘抄

  在她第一次和男人会面时,她早就看清自己的命运,她的孩子们的命运。不出生,便可避免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痛苦和磨难。

  不知为什么,我意识到我的青春年华会非常短暂,像一束光,在一个密匣里锁住。十八岁那年的那一天,我想打开这匣子,想看到这束光,它果然灿灿地闪了一下。

  人都有个毛病,容易记仇,难得记恩。

  还是那一条江,那一艘渡船,那些连绵叠嶂的山,那些苍白发着霉味的人,新一代工人顶了旧一代工人,生活一点也没有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饥饿的女儿》|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