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想到的

图片发自App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是李镇西老师多年来接新班时送给学生的见面礼。

昨日重读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在这本书中再次看到这句话。这是一位名叫马特洛索夫的前苏联英雄所说过的一句名言。

李老师在他曾经的班级中践行着这条名言并细心观察捕捉发生在学生身边点点滴滴让人们感到幸福的行为,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去捕捉发生在身边的幸福,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做让别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短短一句话,赋予了朴实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反映了前苏联战士的革命主义情怀,马特洛索夫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战友的生命,他用行动点燃了生命之火,革命精神传扬于宇宙大地。黄继光的行为诠释着“中国式的马特洛索夫”,李镇西和他的教室向人们证明着“做一个好孩子,让家长幸福;做一个好学生,让老师幸福;做一个好伙伴,让同学幸福;做一个好少年,让社会幸福;做一个好老师,让学生幸福;做一个好校长,让师生幸福;做一个好公民,让祖国幸福”。幸福之花开满了李老师的整个班级和学校。

那么在我们的班级里是否也同样发生着幸福的事情呢?当然也有。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把这句话切入了孩子的生命与灵魂?让之彰显学生的素质水平呢?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句话确实成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入手点,虽然我反对为了德育而德育,但是选好切入点也并不为过。

看到这句话我想到在小学的时候,我也曾经将这句话告诉过同学们:做一个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好学生。之后并没有付出什么行动去诠释着什么或者在班里发现什么让学生感到幸福的事情,虽然它存在着,但是却被我的无视被湮灭了。如此长期以来,这些本是希望之火的花并没有形成燎原之势。我想这就是我在实施德育上的失败。

个人认为,德育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尤为重要。德才兼备这四字词语也彰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可悲的是,目前的应试教育似乎把眼光投向了成绩式的“才”,而“德”的存在在教室中的体现就更为少了些。如此以来,某些教室就不免多了枪药竞争的味道,少了人情味,自然而然让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事情就无所从提了。

此外,学生的德育工作与班主任的关系尤为重大,班主任工作乃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教室中产生幸福之花,为了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各位教师还须慎行之、践行之、履行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