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理想如钻石般珍贵的年代,我为什么还要劝你少谈诗和远方?

“生活就是诗和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都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高晓松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是极度看重理想的仪式感的。

朋友圈里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动辄就想去看世界之大的裸辞,背着吉他说着民谣为家的流浪……

他们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诗和远方开始成为了大家口中理想的代名词。

每一个囿于眼前苟且的人,都觉得自己是“诗与远方”世界里最纯粹的吟游诗人。

从古至今,理想的彼岸一直都被人奉为极乐净土。

尽管如此,我仍然不解,眼前尚在苟且,为何有些人却整天将诗与远方挂在嘴边?

直到一节思政课上,教授一语道破天机。

他们口中的诗与远方不过是因为当下的生活乏善成绩而信口拈来的借口。你所谓的诗与远方,不过是你逃避现实的致幻剂。

所以,在这个理想如钻石般珍贵的年代,我还是要劝你少谈诗和远方!

      昨晚,有个刚读完大一的学妹不知道从哪要到我的微信。我通过好友验证的那一瞬间,屏幕这边闪现了“学姐,急!!!”的字样。

      我看着她这浩浩荡荡的气势,像有准备而来,就问她怎么了,她突然给我回复了一屏的文字,印证了我的猜测。

      大致意思是这样的。读了一年大学发现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每天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毫无生气。没有偶像剧里拿奖学金拿到手软的学霸设定,没有广泛的社交圈,就连朝夕相处的舍友也是表面一套背地一套,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却拉帮结派地吐槽彼此。和她理想的大学生活完全背道而驰。

      她说她不想再这么苟且下去了,她决定退学,去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问我这个决定怎么样?想听下我的建议。

      其实说实话,在听到一个刚读完大一的小妹妹对我说这番话,我内心还是蛮敬佩的,我敬佩她有这样敢想的勇气。但要对得起她叫我一声学姐,我还是不得不叫醒这个装睡的孩子。

      我问她,你想好怎么养活自己了吗?她说,我有手有脚,总不至于饿死。

      我又问她,你的诗与远方是什么样的?她却一时答不上来。

      你看到别人朋友圈里的让人心旷神怡的丽江古城再配上一段复制粘贴的文艺诗句,你以为这就是诗和远方;你看到流浪歌手在布达拉宫前顶礼膜拜再配上不过是大叔本就有的沧桑歌喉,你以为这就是诗和远方;你看到你向往已久的青藏高原、印度河畔再配上可遇不可求的神秘邂逅,你以为这就是诗与远方。

      但事实是,他们住最便宜的多人混住的青旅里,为了维持路上的开销,只能干刷盘洗完的体力活儿。在你看到的体面背后,他们整天在为一日三餐发愁!没有一技之长,用自己廉价的劳动力,换来的也不过是一个接一个的苟且。

你所理解的诗与远方,大概是:凡是眼下皆苟且,凡是远方皆是诗。

      也许你向往的诗和远方,不过是你碌碌无为的挡箭牌,一块平庸人生的遮羞布,一个你暂时逃避残酷人生的龟壳,一群虚妄人的虚妄狂欢!

      我很赞同知乎上一位网友对诗与远方的解释,他说,“诗与远方,根本在诗;心中有诗,就有远方,心中没有诗的时候,在苟且。心中想起诗的时候,在远方。

      我想起高晓松,他大概是“诗与远方”式人生的代表。从《白衣飘飘的年代》到《晓说》,他在大众心中,一直是一个志在远方的的清高形象。但他在每个人生节点上的选择,又都无比现实。即使是功成名就的现在,本也可以拂袖归去,去他的远方,可是他依然选择在滚滚红尘里打拼。

      诗和远方的理想与现实道路,其实并不是一个岔路延伸出去的两条不同道路。心中装着远方,能够将眼前的苟且过成诗,大概就到达了远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这个理想如钻石般珍贵的年代,我为什么还要劝你少谈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