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孩子无限耐心的爱了吗?

  静心阅读张文质老师的《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已接近尾声。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你给孩子无限耐心的爱了吗?》说实话,初读这本书时,感觉很多书面上的理论与自己的生活相距甚远,内容的理论性很强。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所处的管理时期还太小。但是越往后读,深究下去,总会时不时联想到自己与女儿生活间的点点滴滴。我内心感觉张老师的书如涓涓细流,细腻婉转,流入心田。

  世界上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易犯错,更具风险;也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令人欣慰,感到自豪。孩子是我们的甜蜜,我们的忧伤。书中写道:“我们的事业是做个好父母”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条件,就需要有好的学校;如果没有好的学校,就需要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好的老师,就需要父母特别地用心。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也在扪心自问,我给我的孩子,提供了好的学校?好的老师?还是好的用心?其实,有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仅仅是我们大人内心的期望,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需要,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呢?你的一句“为了孩子好!”是真的适合他,真的为他好吗?还是满足你内心的虚荣,满足你内心当年你没有达成的愿望呢?是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人不期盼呢?但是,你想过吗?你的孩子一定是爱因斯坦或是莎士比亚吗?因此,我认为家长更应该的做的是在和孩子有限的相处时光中,做好引导者的身份,而不是命令者;做好反思者的身份,而不是骄傲者。我们与孩子的相处时光是短暂的,当有一天我们的小雏鹰羽翼丰满,飞离我们时,你有没有后悔你没有带给他们快乐的童年,没有教会他们应对外界的本领,仅仅带给的是孤单和训斥呢?

  家庭教育问题很多时候总是会变成一种行动的反思,我们不论做什么事的时候,最希望的就是环境的安静,没有一点纷扰。可是很多时候,安静的环境很难得持续,或许中途会被打断。家中有孩子的,这样的情形更经常遇到,因为孩子就是打断大人做事的魔王。他们不肯安定,忽然叫起来,跳跃着玩耍,地板震起来,手不肯宁息,拿起什么东西就弄,不管是有危险的或者有用处的。逢到这样的时候,大人总要受点儿影响,影响的结果,就是事情中途停顿,事情中途停顿了,不能不有所反应,更多的时候家长的愤怒大过平静。很多时候可能手举起来了,脸板起来了,嗓门高起来了。孩子吓得不再作响。可是事后想想,事情中途打断真的怪孩子吗?他毕竟是个孩子,他知道大人所做的事情的重要性吗?孩子的有心和无心,你有没有考虑到呢?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自己和女儿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每天晚上我几乎都是全身心陪伴我的女儿,有时读书,有时做游戏,有时画画。我喜欢也享受这个过程。可是,偶尔我也有工作要忙,而忽略到她,让她爸爸陪她,可是女儿还是习惯和我在一起探讨。当我专心工作的时候,女儿三番五次进到书房来问我她的画好看吗?她画得对吗?我有时告知她妈妈在工作,她也偶尔撒娇耍赖要我必须陪她玩。我也会中途停止我的工作,陪她玩一会。就在上周,我在书房看于永正老师的《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书,女儿和她爸爸玩得好好地,就进到书房里探着小脑袋问我在干什么,我告诉她:“妈妈在看书呀!”她要坐到我的腿上和我一起读,我很开心和她一起共读。读了一会,我出去上了个厕所,当我再回来时,却发现孩子在我的这本书上乱画一气。当时的我怒火中烧,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骂了一通,甚至把她的小手拍了个通红,并训斥她说:“这么不懂事,书是用来看的,妈妈的书不是让你胡乱画的!你给我出去!”孩子被妈妈突如其来的咆哮吓得缩成一团。   

  慢慢地火气下去之后,自己也在后悔,对女儿的训斥太过严厉。三岁多的孩子又何尝明白这本书对妈妈的重要性呢?或许我该听听孩子的想法。过了一会,我又抱了抱女儿,给她道歉:“妈妈有些激动了,可是你为什么要画妈妈的书呢?”孩子委屈的小眼神看着我,对我说:“妈妈,我看到你在书上画的线,还写了字,所以我也想画。”原来,孩子是看到我在书上做的读书笔记和批注,她在学我。我在检讨为什么没有给孩子无限的耐心,耐心听听孩子的想法,耐心解释书的用途,如果我多一点耐心,或许就不会发生怒火中烧的局面,不会让孩子那天忍受了妈妈突如其来的咆哮。既悔于后,何如不做于前?当觉得孩子们有什么动作近于扰乱时,不要厌恶他们的扰乱而动起感情来,而要从他们的动机着想,知道他们出于无心,更要从他们的认知出发,感情的冲动或许就遏制住了。

  孩子是稚嫩的,天真的,他们的心是纯洁的,孩子的未来既在父母的生命中,又在父母手心上。父母做的更多的应该是“共情”“倾听”“理解”“沟通”给予孩子无限耐心的爱,你的耐心会为你和孩子的相处营造一片祥和的天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给孩子无限耐心的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