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由我遴选10篇优秀作品,并写下些许感言,还请老师们多批评指正。因为在本期的诸多作品中,每一篇作品都是给我以触动,给我以启发和思考,给我以学习和借鉴,更是促进我们在不断地成长。其实,我最想说的是:在这个教育叙事写作的大家庭里,我们彼此成全,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在这样的团队里,团队里的老师们不仅能让我们感觉到团队的温暖,还让我们体验到写作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让我们对教育充满着无限的期待。为此,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个大家庭做自己的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儿。特别提醒:点评有偏颇,请及时与我联系,及时纠正,谢谢!
1.汤丽《我有个秘密藏在你心灵最深处》https://mp.weixin.qq.com/s/mQk8PYWHdXCqhUIoTw1YHg
汤丽老师作品,往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她的宠爱孩子的方式总是那样的有智慧,那样的富有诗意。读着她的文字,品着她的教育故事,我们就可以预判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那个小小的智慧锦囊里的“秘密”,是孩子们非常期待的,也是教师与孩子的沟通所需要的。给孩子的“秘密”重要,那种被老师所器重,被老师的捧在手心里的感觉和仪式感似乎更重要。也许,就是因为老师的一次简单的耳语,一句充满着鼓励的话语,就成了老师打开孩子心灵成长的金钥匙。
2.范旭升《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
https://mp.weixin.qq.com/s/7EKUHiUkUYSzD7TgDBas_Q
范旭升老师笔下的问题孩子,我们遇到的不在少数,似乎已成为家庭、学校教育的一种难以治愈的伤痛。范老师主张让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这何尝不是一种更好的教育。毕竟:说教只能是让人知道,疼痛才是触动改变的原动力。
4.陈茂杰《给孩子一束阳光》https://www.jianshu.com/p/8732e7bb9c01 陈茂杰老师作品中的牛星雨就是问题孩子中典型代表,老师的鼓励,老师搭建的平台,给孩子带来的一点点改变,一点点自信,这或许就是孩子得以转变或成长的原动力。有哲人说:教育就是孩子离开校园后留下的东西。我想:我们适时地给予孩子以鼓励,把爱无私的给予他们,让他们建立自信、诚信、勇敢......或许就是孩子离开校园后所剩下的。那才是真正的教育。
19.黄玉华《家访,让我们温暖同行》https://mp.weixin.qq.com/s/u3cApuPlT9Up0MrotjYwYQ
有温暖的家访工作是黄老师了解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班主任老师处理班级事务,消除家校误会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我看来,这样的智慧生成是源自于老师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真诚,更是学习和借鉴的治班法宝。
32.涂雪芳《沟通从心开始》https://mp.weixin.qq.com/s/O0mT7eUvXoPDWmp3J8apMA
涂老师的学以致用的精神告诉我们,只要善于学习,那些发生在生活或工作中的诸多不如意也会随风而去。很多时候,我们彼此的误会或许就少了那么一点点的沟通。只要我们的心是真诚的,身后一定会有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33.叶少华《小怪兽之情绪管理》https://mp.weixin.qq.com/s/OVgZKQM46aeRop4Uxwqnhg
叶老师笔下的小C同学是万千幸运者中的幸运儿,因为他遇见了一个有思想,有爱心的和责任心的好老师。假如再换一个人来做小C同学的老师话,说不准他已经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老师的接纳与帮助,肯定与赞美成就了一个曾经的问题孩子。也让叶老师从繁杂的工作中找到了教育的“小幸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34.薛亚兵《练好语文学习“三板斧”》https://mp.weixin.qq.com/s/QEa5I0xvZXoJdMO6sXMwEA
薛亚兵老师的语文教学观是守好自己的嘴,打开学生的嘴,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练好三样技能——读、背、写“三板斧”。我们避开语文不谈,薛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课改先行者,把教师角色定位的如此准确。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学会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35.魏雪雁《节目表演背后的故事》http://user.qzone.qq.com/752183543/blog/1665499161
朱永新老师所主张的教师专业阅读,其价值就在于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老师阅读《好的教育》的体验是深刻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在一次极其艰难的决择面前,成全了所有的孩子,因为他的眼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有谁又愿意主动放弃和舍弃呢?学生不容易,老师也不容易。说不定,老师的一次成全,或许就是一个孩子辉煌的一生,就是孩子一生最美的记忆。
42.汤章涛《教育常识》https://mp.weixin.qq.com/s/RmBfXmzziSxA-KfWTbcSCg
汤老师给我们罗列出来的教育常识,其实就是汤老师的教育人生哲学。有句话是这样讲的:不要只顾埋头拉车,要学会抬头看天。也只有方向对了,我们的努力才不会白费。作为一线教师,实践的经验要做扎实,理论这东西也不能少。有时候,慢了下来,就是为了更好再出发。
45.黄喜盛《课标学习》https://mp.weixin.qq.com/s/uZQLTa_wIM9AIikTfBgJfw
黄老师对新课标学习是深刻的,也难怪他这样感慨:不读个十遍八遍真的理解不透。是的,作为至少要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学生要学什么,要怎么学,要学到什么样的程度的文本,我们再也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教育是需要努力的,但光有努力而没有智慧的教育是不科学的。教育叙事写作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解读教育,表达思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加油吧!伙伴们,在叙事中学写作,在写作中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