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治疗与咨询——系统5


交流作为基石:社会系统理论

做出区分。

对世界上每一种现象(感受、想法、关系)进行观察的困境在于,人会对某些现象做标记(观察到),对某些却没有做标记(没有观察到,也就是“未标记空间”),因此这些未观察到的就成了“盲点”一也就是说,这些未被觉察到,因为这些如果被觉察到了,就会对其观察。因此世界上重要的部分始终都是未被观察到的,“这样一来我们就面临一个基本的悖论:每个观察会制造出观察到的和未观察到的。然而,对此究竟什么是相互矛盾的?…问题是…以这样的方式人们水远无法创造出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更好的世界,也就是说永远无法证实所体验到的和所做过的,而始终只是和差异有关”( ?)。

因而不是系统本身,而是差异和做出区分的过程才是重点,“我们可以说:一个系统‘是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差异”。区分的过程总是要以一个观察者为前提,由他对系统及其环境进行区分,环境就是除此以外的一切。因此,这一理论可以被理解成对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实践。

期待的期待。尼可拉斯.卢曼的理论以期待和期待的期待的结构为切入点,该结构塑造了社会系统中的成员。期待的期待是指,只有通过某人期待他人对他有期待,才能构成社会存在——自我必须能够期待,别人对他有所期待,是他自身的期待和行为能与他人一致……行为的可能性完全是以这种方式产生……行为背景通过期待的期待被协调。

卢曼认为“双重偶然性”的概念很有意义,人们不知道面前的他人内心在想什么,一个友好的姿态也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它是“偶然的”。双重偶然性指的是,没有人确切知道,别人对自己有何期待,一切都可能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 意象不到的事情随时会发生。人们通过交流获取信息。一个人如何来想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他人对自己的想法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会影响其感受和行为。

三个系统范畴:生命、意识、交流

卢曼提出自我再生系统的三个范畴,生命(生理系统),意识(心理系统),交流(社会系统)。卢曼提出,这三者中任何一个都无法有目标地影响其他两个。意识不能交流,交流也不能思考和感受。只有交流才能制造交流。

这个理念认为,社会的、心理的和生物的系统之间具有相对较高的自主性(跑立性),它对系统治疗有如下一系列的启发:

人与人之间是无法相互理解的:两个人之间无法直接相互深入地“看清”对方的感觉或者观念。交流中“只是”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系统被激活了(?)。

交流模式是独立于参与者的观念和感受的:当我们对交流进行交流时,交式的“本来面目”便得以展现,有时它完全不是按照参与者希望的那样进行。“交流要得以持续下去,就要求自身的组织……能一直坚持到交流结束。”比如有不少来咨询的夫妻断定,尽管他们做了各种努力,也无法从交流的缠结中解脱出来,交流系统有着“自身的特点”,参与者无法对其随意支配。

感受不会说话:治疗不是针对感受,而是针对关于感受的交流。所以、很有必要一开始就认定(对咨客和对治疗师都是如此),在对对方的观察过程中不能相信对方的价值取向(“我知道您现在的感受”),而只能去探询。

正如每一种交流性的治疗一样,系统治疗不可能直接作用于生物学层面而仅仅只能起到启发、激励的作用。反过来也一样,基因和新陈代谢也不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也仅仅只能起到启发、激励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系统治疗与咨询——系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