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善意,可能是一口噬血的獠牙

美国电影《复仇者联盟》中的灭霸要杀掉世界上一半的人口,以维护宇宙人口的平衡。他觉得自己这样做拯救了世界,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好人。这样以善意之名,行恐怖杀戮之实,无疑是把噬血的魔爪当成了善意的橄榄枝。

当今社会,就常常有人打着善意的旗号,以攻击他人为己乐。那么,怎样做能够避免卷入“善意”的漩涡呢?日本政治社会学学者崛内进之介在他的新书《为何善意会伤人》中,深入剖析社会中种种以善意为名对别人做出的伤害言行,从科学研究的视角出发,向读者解释了以善意为名的暴力,以共情为名的曲解,并指导读者如何减少善意带来的危害。全书共分为六章,分别是:善意“泛滥”的社会、共情的陷阱、理性与感性的“天平”、无法摆脱的共同依赖和自我欺骗、明知是谎言还会被欺骗、在你被改变之前。

一、不要让你的“善意”变成噬血的獠牙

当今社会是网络社会,也是信息泛滥和言论自由的社会。个人的言行曝光在大众视野内,如果被投放到网上,甚至会成为众人品头论足的对象。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见解。然而有一部分人,像是道德执法者,或是一个“正义战士”,站在道德至高点指责他人,标榜正义。

近日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的演讲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尤其他那句“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成为很多人攻击他的名头。这个志存高远的年轻人只不过想通过自己的奋斗,顺天改命,走出农村,走向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大城市,施展自己的才能,让自己及家人也能享受城市的资源。然而一些人断章取义,批判这个孩子内心偏执,质疑他的人品,说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建设国家,不为名利地位,而是想像猪那样到城里拱白菜。”甚至有人用污言秽语奚落他。这些人以为自己掌握了道德的标准,化身为“正义战士”,对这位有志青年进行攻击。试问,这些人真的是带着“善意”在评判别人吗?

以作者崛内进之介来看,抨击他人的人是为了指出“恶之所在”,但实际上其攻击行为早就超出了善意的范畴,“攻击他人这件事本就成了快感的来源。”

而这种以善意为名进行“网络监督”的现象还有很多,如“错位的换位思考”,当有人晒幸福时,“正义战士”逼迫别人“站在他(她)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与之相对不幸的人的感受。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别人生活不幸,其他人就必须感同身受,没有幸福的权利了吗?

还有人认为“没有做过任何坏事的人怎么会受到攻击呢?既然收到攻击,肯定是有问题的。”当有人受到伤害,这些人不但不报以同情,反而指责受害者:“一定是你有问题!”这些言论就像一根根针,刺进当事人的身体,让人浑身不舒服;又像是一个毒瘤窝进人的心里,使人心堵难耐。这些人所谓的“善意”不过是噬血的獠牙,咬得当事人遍体鳞伤,他还要甜甜沾满鲜血的嘴唇说:“看我多么善良。”

二、不要同情心泛滥,警惕“卷入式共情”

每个人都是无法取代的个体,我们无法现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我们虽然无法完全理解他人,但是可以向理解他人的方向努力。

我们同情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朋友圈有人转发了水滴筹,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打开,看到又一个不幸的家庭因为亲人的疾病饱受痛苦。虽不曾相识,也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我们愿意解囊相助,合大家之力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某地突发自然灾害,需要八方支援,我们急他们所急,为救灾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人总会同情容易同情的事物,但我们要小心,不要掉进共情陷阱。

有的人可以满不在乎地指责别人“没有理解他人的心情”,或无限制地指责“没有站在当事者的立场考虑问题”,这种强迫别人与自己必须有同样感受的力量正是“趋同压力”。

还有人由共情会产生惩罚冲动。当看到悲惨的案件时,同情心越强的人越想惩罚加害者,希望加害者“能试试受害者所遭受的痛苦”。可这种“以牙还牙”的复仇法则却不被现代法律认可。

另外一些人能为他人着想,容易共情。而我们要避免陷入共情陷阱。比如一个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过于同情,在个别患者身上花费过多精力,自己受尽折磨心力交瘁。请问你是否愿意让将患者的痛苦视作自己的痛苦,我手术刀的手会不停颤抖的外科医生给自己做手术吗?

作者说:“为了理解当事者,更好的办法是与他保持适当的距离。”“人们都无法彻底弄懂自己的心情,我怎么会想让别人觉得能懂自己的心情呢?”作者认为:“我们不能产生共情的时候,摆出客观的数字,这样对问题的理解或许更好一些。”

结语: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好人,一个罪犯在谈起自己做的事时也大多觉得“我的本意是好的。”那是因为我们判断自己的时候都是从意图的角度出发的。然而在与人交往中,别人都是以我们的言行作为判断标准,看我们的言行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所以,请不要“我只要我以为,我不要你以为”,不要把自己的善意变成獠牙,成为伤害别人的工具。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以为的善意,可能是一口噬血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