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塔门岛――小垦丁(两天两人花费38RMB)

本来计划了许多香港离岛露营计划,来迎接大二的新生活。

南丫岛贝澳海滩,最后敲定塔门岛。

一是因为交通方便,罗湖过关地铁罗湖线直接在大学站下车,步行几百米就可以到达马料水码头,那里有去塔门的船,一天两班。

过关时的人山人海,初次入港的大陆居民需要先窗口办理,第二次来港就可以直接走e通道自助过关,不必拥挤。

图片发自App

这是罗湖的地铁站,终点站是红磡。

图片发自App

大学站出站以后,沿这条坡上去按照路牌指示,可以找到马料水码头。

图片发自App

马料水码头有点冷清,没有买票窗口,不能用八达通,因此尽量准备好港币,上传后船夫会陆续收费。

图片发自App

马料水前往塔门中间经停深涌和荔枝庄,但是经停时间很短。

图片发自App

码头手机无修随手拍。

图片发自App

翠华船务经营的船只,非公众假日(周末和香港法定假期,我们国庆10.3过去不算,因为香港国庆只有一天)单程18港币,法定假期28港币。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海景真的很美,船虽然不停晃,但是不晕船,站在甲板上记得吹海风,分分钟凹出造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船夫有两个,一般快到终点才来收费,也不会查票,香港市民的素质普遍很高,船上有很多准备去露营的人,切记带水带点儿干粮,但是岛上1.5升水10港币也不算太贵。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到达塔门岛,用岁月静好这么文艺的词儿来形容也觉得很妥帖。基本可以步行,路痴也不会迷路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新有记,发哥等明星曾到访。

香港最喜欢爬山的发哥,可以偶遇噢。

图片发自App




塔门的村子,全部集中在塔门西边,朝向码头的一面。搭乘往返马料水码头的公共渡轮,在船上,可以看到村子缩影。

上世纪50 年代,塔门是一个颇为兴旺的渔村小岛。由于渔业衰退和退耕潮,大部分塔门岛居民,陆续移民到英国,或到香港市区谋生。岛上唯一一座学校——琼林学校,也于2000 年停办。

虽然没有了规模化的渔业,塔门码头海傍的避风塘,仍停留了不少鱼艇。一路走过来,强烈的鱼腥味穿过鼻孔,在鼻腔内打转。一旁晒鱼的居民婆婆告诉我,部分留驻的居民,平时还有出海捕鱼,只是鱼获越来越少。

岛上只有一条非常短的街道,两边开着数家餐厅和士多店,以海鲜、豆腐花为主打,其中海胆炒饭最闻名。还有一些特色小店和摊贩,摆着各种海产干货,和客家茶果小吃。除了节假日人多,从未大规模开发过的塔门,其村落和街道,仍旧是数十年前的渔村风貌。

在香港新界,像塔门这样原始的地方并不少,只是未必有旅游开发价值,慢慢地就变成了荒村。

岛上最著名的建筑景点,莫过于这座位于塔门大街尾斜坡上的天后宫。在古时,天后宫主要保护渔民出入平安。香港海岸沿线的村落,大都建有天后宫庙宇。塔门天后宫,建于明末清初,在乾隆八年(1743),嘉庆三年(1788)、1976年皆有重修,是大埔区内天后庙中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建筑。每隔十年,塔门岛联合周边的村落,举行太平清醮贺诞,以酬谢天后。

穿过塔门天后宫,进入塔门后山。未到达后山前,有一段路,能够感受到更真实的塔门乡村。琼林学校大门紧锁着,门前门后杂草乱生,村内的房舍,大都十分残旧,地上布满残枝断木。

继续向前,又突然进入一片大自然野生之境。穿过树丛,广阔的塔门草地,就在眼前了。塔门居民尚未大规模离开这里时,岛上的客家人主要以务农为生,退耕后留下了不少牛只。从此这些家牛变成了野牛,以塔门后山为家,勤勤勉勉地吃草,把这一片草地养成了塔门岛最美的风景。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无敌海景房简直是我的心头好。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塔门岛两天一共花费38RMB。

你可能感兴趣的:(香港的塔门岛――小垦丁(两天两人花费38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