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进入职场后做什么,可以在3年后与同龄人拉开距离

原创: Amy生活志主编 Amy生活志  


#真正有用的人脉是双方价值的等价交换,没有谁高攀了谁#

95后的小倩今年刚从研究院毕业,读研期间,她兼职做代购,生意还算不错,她是真心喜欢代购这个行业,能吃苦,常常往返于深港两地进货寄货,并且报价公道,大陆的客户都十分欣赏这个认真、靠谱的小姑娘。

转眼间,小倩就要从研究院毕业了,开始找工作。

因为长期代购,她的自我销售能力不错,刚结课后的一个多月拿到了一家银行一家地产公司的工作offer,最近又拿到了某公关公司销售部的工作offer,小倩拿着HR给的薪资和工作条件来问Amy,这份工作要不要考虑接?

她觉得相比起银行和地产,做公关销售一入门就有机会跟内地客户打交道,貌似会有不错的人脉,长远看来可以提升自己的人脉资源,还顺便可以为代购生意带来潜在客户。

小倩的打算很有想法,但作为职场的年轻人,刚进职场就抱着积累人脉的想法,挺危险的。

职场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1、前三年的所谓人脉,用处不大

借着公司的平台,做销售部门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不少公司的合作客户,参与到不同项目前期的洽谈工作中,可以有机会认识很多人。

上到客户公司老板、投资总监、投资银行家,下到客户公司对外联络部门的领导、员工,也有机会认识到横跨不同的行业的人士,如投资界、律师界、会计界、媒体界,在一个业务完善的公司平台,年轻人能接触到的人脉资源非常多,光是派出收回的名片就不计其数。

但可惜,我要告诉你这些人脉对你来说没用,特别在职场前三年,不要打它的主意。

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比如你离开这家公司去到了另一家竞争对手的公司,你手上的这些人脉资源会随着你转移吗?

刚入行的几年这样的几率很低很低,商业环境下公司间的合作靠的是双方资源的高度整合,如果你手上的资源本身就来自于雇佣你的公司,你很难将它带走。

千万别把平台的影响力误以为自己的能力。

因此,你手上的那些名片,只是一串名字和联系方式,对你自身人脉资源的搭建没有意义。

2、专注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人脉这个东西越老越吃香,越年轻越吃亏。

我们都知道人脉的累积需要付出很多的心力。

一本《别独自用餐》(Never Eat Alone) 道出了个人建立圈子,提升自己社交圈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和主动出击。

擅长时间管理的人说真正的时间管理本质上是精力的管理,你的精力放在哪,你的收获就在哪。

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花精力积攒人脉真的对自己的工作更有用吗?抑或是为未来跳槽、转行做准备?

思路清晰一些,积累人脉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为的是让自己能第一时间从他人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彼此资源的优化升级、合作共赢等等。

短期来看那些热爱出席各种社交活动的年轻人容易吸引大家的眼球,觉得他认识的人多,是个社交达人。

但长期来看,无论你是否热爱社交,真正让你在职场中站住脚跟的是工作能力和圈子内的口碑。

而这,才是年轻人在工作前三年应该重点花精力的部分。

一进入职场就想着如何借助公司平台尽可能的多认识些人,花费了太多时间,有些本末倒置,到最后这些所谓的人脉在你身上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3、靠能力成为最佳人脉王

有人开玩笑说:“一个人失业,整个中国都操碎了心!”

这个人说的就是陆奇。

如果你还不知道他是谁,这里做个简单的介绍。

陆奇可谓是科技行业的传奇人物,他先后在雅虎、微软美国总部担任执行副总裁,于2017年回到中国出任百度总裁及首席运营官。

当年他离开微软美国的时候,BAT公司都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加盟。

最后他选择了当时市值最低的百度。

在他加入百度的这一年,百度刚刚迎来2015年上市以来的最差战绩,净利润同比下跌83.3%,陆奇大刀阔斧的对百度进行改革,除了主动挽回百度在广告界的专业搜索平台形象,也主导了百度人工智能转型的项目,一切进行的风生水起。

在陆奇执掌百度的这一年里,百度净利润增长57%,市值增长65%。

而2018年的5月,陆奇决定离开百度,投入美国著名孵化器Y Combinator的怀抱。

他离职的当天,百度股价跌幅达到9.54%,市值蒸发了94亿美元!

一个人的离职消息居然能让一家美国上市企业的股价有如此剧烈的波动,实在令人惊异,但仔细分析这又是说得通的。

陆奇是当下中国科技界主导人工智能开发的核心骨干,同时他在美国微软、雅虎的工作经验和资源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人脉王。

哪家公司拥有了这个人物,哪家公司就拥有了最佳资源。

微软CEO鲍尔默在聘用陆奇成为全球执行副总裁的时候曾说“雇用陆奇的费用,跟收购雅虎比起来,我们少花了399亿美金。”可见,微软认为邀请陆奇到公司任职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投资。

让人欣赏的,是陆奇对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的执着,优质的人脉也源源不断向他靠拢。

这篇文章介绍了陆奇的几个重要的工作及做人的原则,这是从他的各种公开演讲场合和同事的反馈中整合的精华。

其中让主编尤为深刻的是他“每天学习”“把公司当成个人事业”的两个原则。

陆奇说:“人生不是线性的,不要以为一班车就能把你从现在的位置带到你自己所期望的位置”。

他的座右铭是“do more, know more, be more”, 做得更多、知道更多、成就更多。

他每天坚持阅读最前沿的论文,陆奇说:

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软件,

今天的版本一定要比昨天的版本好,

明天的版本一定要比今天的版本好。

讲到事业原则,陆奇说:

把公司事业,当成你个人的事业,你的职业生涯一定是走得最快的。

看到机会不需要问别人,有机会就去做,看到问题也不要去问别人,把它解决掉,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做起。

陆奇是最佳人脉王,他的跳槽牵动三个科技巨头的心,从未听说他爱社交,他的人脉是靠多年专业能力和职业经历积累下来,并且持续升级。

工作能力带来的好口碑胜过想尽办法认识更多人。

陆奇的职业经历值得职场年轻人学习借鉴。

你可能感兴趣的:(95后进入职场后做什么,可以在3年后与同龄人拉开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