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股票可以说是最好、最重要的投资,而且巴菲特就是靠投资股票变成了巨富,那为什么很多人会抱怨股市里赚不到钱呢?根本原因是这些人没有分清投资和投机。
投资和投机的话题相信你一定听过很多次,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二者的区别,并且坚定的做一个价值投资者呢?所以此处有必要重申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投资者。
投资和投机这两个概念有时候界限并不明显。我们人为地给二者做一个界定:从资产的价值中赚钱叫投资,从市场的情绪波动中赚钱叫投机。按照这个界定,你就知道那些整天看K线图、做技术分析的人是投资还是投机了。投资和投机大致有以下不同:
1、时间周期不同
投资是投资价值,而价值增长的本质是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只有周期长,才能抹平市场情绪带来的影响,价值才能更准确的被价格反映。周期一般要以年为单位,有时甚至需要10年以上,一句话概括,投资就是做时间的朋友。
投机是从市场情绪的变化中赚钱,周期通常较短,少则几分钟几个小时,多则以天或以月为单位,很少以年为单位。短时投机所赚的钱,时间长了还会损失掉。对投机者来说,时间就是你的敌人,想想赌场里的那些人就知道了。
2、利润来源不同
投机是一场零和博弈,就像是下棋,你赢了别人就输了,你赚的钱就是别人亏的钱,你亏的钱一定是被别人赚走了。
而投资更多的是一场正和博弈。你所赚到的钱,并不一定是其它投资者亏损的,很多是优质上市公司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从长期看,投资业绩好、长期有发展的公司,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3、判断标准不同
判断是否是值得投资,需要深入研究资产的好坏,当前价格是否被低估;判断是否值得投机则需要判断市场的情绪,通常和资产好坏,当前价格被高估/低估无关。有可能资产的泡沫已经很大了,价格还在一直上升,例如当年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也可能价格都低于内在价值了,却还继续跌。
4、需要的能力不同
判断标准不同代表了所需要的能力不同,善于理解价值的人不一定善于理解市场情绪,反之亦然。能力是需要锻炼的,意味着同时具备两种能力需要加倍的锻炼。
在这里我并没有要贬低投机的意思,因为有的公司就是专门做投机生意的,甚至也赚到了钱,比如期货公司就是如此。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投资还是投机呢?
首先,专业做投机的公司有人才、资金、设备、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普通投资者在投机市场上的机会很小,因此我们应该专注于投资。
此外,我们还可以想想,即使专业做投机的公司也并没有哪一个是取得巨大成功的,至少没有像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那么成功的,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基本都是靠价值投资成功的。
说起投机者的标志性人物,你可能会想到索罗斯,且不说他的财富跟巴菲特之间有巨大的差距,另外他的名声也很不好,甚至有点过街老鼠的意思。
还有一位更著名的投机者杰西·利弗莫尔,一生大起大落,最高时曾经一次赚过1亿美元,经历过4次破产,于1940年饮弹自尽,最终以悲剧告终(参见他的自传《股票作手回忆录》)。
虽然说了这么多,相信很多小伙伴也认同其中的道理,但我们前面也说过,投资和投机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总是那么清晰,有时只是一线之隔。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或者不愿意花时间学习,花精力去研究股票的价值,就会逐渐在投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么,凭什么你会认为自己能战胜大多数人,割别人的韭菜呢?完全凭运气和赌徒有什么分别!记住:总想割别人韭菜的人,最终一定会被别人收割。
巴菲特认为大多数人不应该去投资,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道理——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研究和学习,不愿意“慢慢变富”!据调查,美国散户们在四十年里的整体回报率只有120%,年平均回报率不到2%,还不如存银行。
投资说到底,是市场参与者之间认知水平的较量。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让自己不断升级,才有可能在未来不被别人割韭菜,而在赚取股票红利的同时还去收割别人——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市场上永远是“韭菜割不尽,春风吹又生”!
讲到这里,我已经告诉大家了,买股票买的是两个东西:第一个是分红,第二个是对未来的预期,也就是股价的升值,两者相辅相成,都非常重要。
先来说说分红。
我们买一个股票,是看好这个股票能够带来的现金流。比如说,你花10块钱买一只股票,每年分红1块钱,对你来说股息率就是10%,十年之后,你就回本了,以后的分红就全部是利润,持有的股票更是相当于白赚了。这时候,你花10块钱买的,是未来N多年的所有分红。
股票分红对我们实现财务自由来说非常重要,每年固定分红并且股息率能超过的10年期国债利率的好股票是优质的好资产。但是请注意,我这里说的好股票,并非只要满足每年分红超过10年期国债这一个条件就是好股票了,好股票(或者说是好公司)还要满足更多的条件才行,后面会讲。下面先说说关于分红的两个常见问题。
问题一:“我们的大A股有分红吗?”
不少人买了多年的股票,从来没关注过股票是否有分红,甚至在印象里,好像我们A股的公司基本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从来不分红的。
这其实是一个与事实不符的错误认知。请看下表A股上市企业分红率情况(2016-2018)。
注:计算分红率之前先剔除了该年度净利润为负值的公司,分红率等于公司年度累计分红总额除以年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上表中展示了2016-2018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率的分布,分红率的意思是从净利润中拿出多少钱用于分红。你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平均分红率超过30%,不算低了。其中有75%的上市企业分红率是在10%以上;最夸张的是分红最多的10%的公司,分红率超过了61%。现在A股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有300多家分红率在61%以上。所以怎么能说A股企业不分红呢?
问题二:“分红就一定好吗?”
先说答案:该分红的时候分,不该分红的时候不分,就好;该分红的时候不分,不该分红的时候分,就不好。
听上去有点绕,我们说一下企业什么时候应该分红,什么时候不应该分红就明白了。
简单讲,上市公司是否应该现金分红,是由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公司战略所决定的。请看下图。
公司现金分红和企业生命周期息息相关,投入期和成长期的公司一般很少进行分红,说白了就是这时候把利润留在公司里去发展新项目,所获得的回报会大于把钱分到股东手里所获得的回报,而这种回报会反映在股价的不断提升上。
巴菲特就持有这样的观点:当公司面临很好的发展机会时,应该少分红甚至不分红;而当公司缺乏更好的投资机会时,应该给股东分红或者回购股票。巴神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从来不给股东分红,因为他觉得把钱放在股东手里,远不如放在他手里给股东带来的回报高,结果导致公司的股票越涨越高,成为了世界上最贵的股票(A类股票一度高达30多万美元一股),股东们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很多好公司,特别是技术公司都是很少分红甚至不分红的,比如美国的亚马逊、微软公司,中国的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基本都是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少分甚至是不分红。
腾讯公司有多赚钱大家都很清楚,但是近年来的分红比例只有区区10%左右。虽然如此,纵观过去20年A股和港股公司,腾讯的总涨幅应该说最高的,说是“股王”也不为过。我们看一下腾讯的股价走势图(2004.06-2020.01)。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假如2004年腾讯控股上市时,你以3.7港元一股的价格投资了10万港元并持有到现在(2019年底),则仅仅15年时间,你所持有腾讯的总市值将达到5400万港元。换句话说,好股票不要多,一只就足以让你财务自由了。
到这里,小伙伴们应该明白,什么叫做“该分红的时候分,不该分红的时候不分”了吧。
当然,现金分红也是有很多正面作用的。比如,公司内部管理层可以通过现金分红,向外界传递公司现金流量状况良好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号,改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
另外,通过现金分红能促使管理层尽可能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①现金分红会给公司管理层带来压力以确保产生足够现金支付现金股利;
②增加了公司外部融资的可能性,由此迫使管理层努力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
那什么叫“不该分红的时候分红”呢?举个“栗子”。
2019年3月12日晚间,上市公司华宝股份公布了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40元(含税)现金股利,共计派送现金约24.64亿元人民币。这个公司2018年净利润其实不到12亿元,算下来分红率达到200%以上。而且半年以前,也就是2018年6月份,华宝股份还募资了6.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说明现金流并不充裕。
那华宝股份为什么要在没有业绩支撑的情况下大手笔分红呢?公告中当然会有各种看上去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有一个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华宝股份的控股股东持有华宝股份大约5亿(4.995亿)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约81%。这样大家就明白了,公司此次派送的24.64亿元现金,有20亿都落到了控股股东口袋里,而其他股东和散户只分得了4.6亿元。
为什么控股股东要进行这样的分红呢?根据上市规则,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股份,也就是不能套现。不能直接转让股份,但是没有明确说不能分红,于是这样大手笔的分红,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套现。
到这里,我们就把买股票买的第一样东西——分红说清楚了,简单总结一下。
①我们买股票,首先买的是公司的分红,股票市场上很多公司都分红的,而且很慷慨,包括我们的大A股。
②持续的、较高比例的股票分红所带来的现金流,对以实现财务自由为目标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降低我们股票投资的风险。
③分红的企业不一定就好,不分红的企业也不一定不好,需要我们对企业做更深入的研究,结合企业的财务报表、所处的发展阶段、公司战略、商业模式等因素综合考量。
下面说说我们买股票买的第二样东西——未来预期。
简单说,就是希望股票未来会有更多的盈利带动股价上涨,也就是所谓的资本利得。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判断公司有没有未来,才能找到像腾讯那样的明日之星。
那如何才能学会判断公司有没有未来呢?这就需要我们既能看懂财务报表,又要懂企业的经营管理,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投资者应该像企业所有者一样去行动”。
坦白地讲,这并非一日之功,下面我会简单介绍一下巴菲特投资企业的四大准则。但对于实现财务自由来说,我们可以选择更简单的路径,通过几个主要的财务指标选择确定性更大的股票进行投资,在后面会给大家讲。
巴菲特如何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大家可以去看《巴菲特投资之道》这本书,他主要是通过企业准则、管理准则、财务准则、市场准则四个大的方面来判断。
企业准则:主要看企业是否简单易懂?是否有持续稳定的经营历史?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护城河)?
管理准则:主要是考察企业管理层是否理性?对股东是否坦诚?是否能够抗拒惯性的驱使(不盲从,不盲动)?
财务准则:重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而非每股盈利(EPS),要求高利润率,企业每留存1块钱利润,至少要创造1块钱的市值等;
市场准则:主要是如何更准确的衡量企业的市场价值,并且能否以折扣价格购买到企业,以获得足够的安全边际。
上面用几句话总结四个方面的投资准则,其实是《巴菲特投资之道》整整一本书的内容,小伙伴们想要真正掌握价值投资的真谛,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和实践,一旦能够发现下一个腾讯,就可以大大缩短我们实现财务自由的时间。
大家关注腾讯公司的股票,就是基于对微信产品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腾讯公司研发实力等情况的判断。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投资机会事实上会不断出现,但关键还是那句话,你要真正搞懂了再去投,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圈去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