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 ——论东坡坦白直率的真性情

  苏东坡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他可以感伤,他可以诙谐,他可以豪迈,他可以愤怒。但是在《苏东坡传》的第二卷,我看到的他,更多的是个善良坦白,直率不隐的可爱的人。

  他自己说,“这就是我之所短,也许我生来就太相信人,不管我是跟谁说活,我都是畅所欲言。”苏轼对于人太过于相信,以至于他不能分辨人的善劣,而口无遮拦。虽说轻信人并不是件好事,但从中可以看出苏东坡这个人很天真,他恨善于发掘和欣赏人身上的美好品质,也很愿意相信人是美好的,把人人都当好人。苏东坡这种待人处事的性格,总是怀揣着满腹真情,这便是他的可爱之处,体现了他是个真性情的人物。

  他不仅对人这样真性情,而且对于人民也表现出一种直率坦白的博爱,这种广阔伟大的爱民情怀,不是通过语言传达的,是直接由他的行动表现出来。林语堂评价苏东坡是个不忙不快的人。苏东坡做地方官,给各地的百姓造了不少福。当他任职的陕西旱象出现,农人为庄稼忧心如焚之时,他作为一方之官,亲自向神灵为百姓求雨。他还为徐州老百姓修坝防洪,为杭州百姓建树良多,苏轼是一个实干派,总是身体力行,也总是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他这番爱民如子的情怀,毫不婉转隐晦,直接真切地在他的每一次行动中表现,这也是他直率坦白,大而无畏的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

  最值得一论的,是苏轼在政治上的直言不讳,这样的直率,是勇敢的,也是很危险的。当王安石雄心勃勃,急于求成而推行新政,以至于人民百受其苦之时,苏轼“怒不可遏”,“他有好多话要说,而且非说不可,正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觉得自己不坦白直率地批判“青苗法”就像鱼骨在喉,他给皇帝的奏折“洋洋洒洒,包罗无限,雄辩滔滔,直言无隐”,他将文采和思辨相结合,愤怒地争论,冷静清晰地推理,可见他的才思和政治才能十分了得,也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坦白和直率。当时皇帝偏向于王安石一派,苏东坡这般直言不隐,毫不忌讳,完全不考虑这样直白刺耳的言辞是否会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他只是一心袒护人民的利益,挽救政治混乱的国家,直接倾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坚定地表示反对,有一说一。相较于吕惠卿、邓绾这些虚伪、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的政客,东坡是真正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且敢于说真话的,表现出了极其崇高的个人品格,以及大无畏的精神。东坡爱憎分明,“曾把政客比为鸣蛙,比为鸣蝉,比为吃腐鼠的乌鸦,比为禽场中的鸡鸭”,“骂他们为‘沐猴而冠’,不是人而装人”,这一段引人不禁发笑,东坡着实个性鲜明,爱恨分明,把他看不起的人骂得这样刺耳,这样直率坦白,一点也不做作。虽说这样的直率性格很容易得罪人,尚且不说这种性格的坏处,但我倒是很佩服苏东坡这种率真直爽的真性情,活得真实自然,个性鲜明,不为世俗所拘束。

  总而言之,东坡这种大无畏精神虽然给他的一生带来了许多坎坷,但却造就了一个真实,直率,可爱,真性情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 ——论东坡坦白直率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