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拆掉思维里的墙

image.png

“让有趣的生活扑面而来”

好多人的问题是,他觉得啥都没意思。他又想赚大钱,又觉得什么都没意思,这种人应该怎么办?
古典:对,其实有一个很好玩的心理学实验:一张图上有9个不同的多边形,从三角形到九边形,然后心理学家会请别人去指认,哪些是有趣的图形,哪些是安全的图形。他发现,人们都会把那些简单的图形(比如三角形)认为是安全的,却会把那些复杂图形认为是有趣的。所以心理学认为,有趣其实就是拥抱恰当的不确定性。所有活得无趣的人,都要求100%的掌控,但是当你要求某件事情100%有趣才去试的时候,它就变得无趣了。

樊登:你看网上那些抽奖活动,凡是告诉你100%中奖的,最后奖品基本上就是一支圆珠笔。但如果它不确定,那就很好玩。

古典:所以我的观点是,一个人要想过得有趣,就必须在生活中创造一些所谓的“微出轨”。就是你不能完全按照你的轨道来走。书里讲了很多方法,比如我建议你把一天晚上作为different night(奇妙之夜),你可以在这天晚上做一些你平时不会做的事情。比如你原来坐5号车回家,你可以在这天晚上试试坐地铁、走路,早下一站或者晚下一站,见见不会见的人,试试你从来不会玩的游戏,比如剧本杀。慢慢地,你就会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这种过于要求100%确定感,会让一个人无趣。短期无趣,长期下来其实就是无效,因为你对新鲜东西没有任何感受。

樊登:我有一年讲完了课以后,要从长沙赶去桂林。我想长沙和桂林的距离很近,交通应该很方便。结果没想到动车、飞机都买不到票,最后唯一买到票的是一班通宵的绿皮车,要坐一夜。我觉得完蛋了,今天晚上会很难熬。结果那一晚是我到现在为止都印象极其深刻的一晚,你会有很多感悟、感想,会在那种吵闹的环境中由衷地升起一点乐趣。这就是生命的反脆弱,不确定的事发生以后,反而会让你的生活更容易被记住。

古典:是的,变得很好玩。生命中常常有这样“微出轨”的机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可控的风险中,人就会变得有趣,其实有趣就是拥抱恰当的不确定性。

樊登:我能想到杠精的说法,他们会说那是因为你有钱,那是因为你不需要着急上班,你不需要着急还房贷。你能劝劝这些人吗?他们总是充满愤怒。

古典:首先杠精是劝不来的,就赶紧劝退。但我想说的是,大部分人都可能有了太多的“我应该”。比如这本书里,杠精怼我怼得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要不要买房子。我想说的是,其实大部分人对自己生活的要求可能都过高了。说真的,你看我现在四十岁了,我还是没有在北京买自己的房子,我并不觉得失去了什么。

所以其实我一直会认为,“自由=能力-欲望”,你的自由和你的“微出轨”主要是和你的能力、欲望相关。如果你相信给生活留一些趣味很重要的话,你要么就提高能力,要么就减少欲望,这些都是你能干的事,跟有没有钱没关系。你有一千块钱的时候,你可以有一千块钱的自由;你一年能赚一百万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自由和欲望。我还见过一年赚一千万的人也活得很纠结,所以这跟钱多钱少没有关系。


image.png

樊登:像你说的,车手旦旦在山上放羊,他没什么钱,但是他可以选择一个活出心流的生活,甚至可能会成为摩托越野界的传奇人物。


image.png

人是不可能永远获得安全感的,你要习惯的并不是100%安全,而是跟你的恐惧感好好地待在一起。

有一个大家放不下的东西,就是安全感。一个人怎么才能够摆脱安全感的束缚呢?

古典:我比较认同一个说法,我觉得人是不可能100%安全的。说白了就是,人是不可能永远获得安全感的,你要习惯的并不是100%安全,而是跟你的恐惧感好好地待在一起。恐惧感来自人类基因,如果人类对不安全的因素没有感知的话,就会被动物吃掉,所以恐惧感会在你耳边不断地絮叨。其实你要做的事情不是让它闭嘴,或者变得很勇敢——据我所知,所有所谓勇敢的人心里都有这个声音,但他只是很适应这个声音,觉得“那你就说吧,我试试看”。

我在书里写了很多方法,比如我有个建议,就是你可以做一个恐惧保险箱。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把你的恐惧写下来。你担心什么事,就一条条地把它写下来,放进保险箱。放了一周之后,你看看这些事有没有发生。大部分人过了一周以后拿出来看,发现前五件事都没发生,那就划掉,再写五个。到最后你会发现,其实你恐惧的事情大部分都不会真的发生。虽然有部分事情的确会发生,那对于这部分,我们要学会跟它好好地待着。所以,人不可能完全安全。

樊登:而且我还有一个经验,也是读书学来的。就是很多你特别担心的事真的发生了,你反而就不害怕了。你会觉得,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慢慢地去处理它、面对它。人最多就是死嘛,还有什么更糟糕的事呢?

古典:对,所以我觉得安全感的本质就是,当你心里有跟恐惧面对面,还对它微笑的一个画面的时候,恐惧感就会消失。在心理学领域里,当年欧文·亚隆(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咨询。有一个来询者每天跟欧文·亚隆说,她梦见一条鲨鱼在海底追她。然后欧文·亚隆说:“这样吧,既然你总是梦见这个东西,下次遇到鲨鱼追你的时候,你就回头对它笑一笑。”然后那个女士回去就真的梦见鲨鱼,还对鲨鱼笑了一下。欧文·亚隆问她怎么样了,那个女士说:“我对那条鲨鱼笑了一下,鲨鱼愣了愣,就游走了。”

大部分人遇到的真的是这种情况。其实你背对恐惧的时候,恐惧给你的恐吓是远远大于那个真实情况的。当你真的学会跟它相处的时候,你就不会那么恐惧。比如你听到门里有一阵狂吠,打开门发现只是一个吉娃娃,你就知道其实恐惧没那么恐怖,你可以跟它一起往前走,这是安全感的本质。

樊登:书里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我很感兴趣,叫“安全感如何毁掉职业发展”。因为你帮很多人做职业发展的咨询,好多人找工作就是出于安全感的考虑,那为什么安全感会毁掉职业发展?

古典:尤其是近十年来,职业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无法逃避的事情,即使在体制内也无法逃避。在这种情况下,人需要不断地面临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曲线,不断地应对创新曲线。而每次应对其实都是一次不安全的小赌注。所以当一个人以安全感为核心去工作的时候,他就会迅速地追赶第一个波浪,但可能他赶上了这波,在下波就会遭殃;赶上了下波,在下下波就会遭殃。拥有的东西越多,就会越恐惧,越动不了。所以,安全感真的是职业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

樊登: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能够走出来,把安全感的绳索挣脱呢?

古典:其实我觉得,还是可以用我之前说的那个方式,就是找一个摩擦力最小的感受收益的方式。我觉得低风险创业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假如你要创业,你就从一个你最喜欢的事情、不会损失的事情开始做,找到一个摩擦力最小的方式,去体验一下新的事物,你会发现没那么恐怖。

樊登:我现在遇到像我这么大年纪,四五十岁开始重新找工作的人,我的建议都是不要找工作。除非是猎头挖你,否则你现在很难找工作。你还不如去赶紧尝试着做点小创意,干点副业,做一些自己的个人IP,创新一下。但是我被怼得最多的就是,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他就觉得很难。

古典:对。我觉得这就是个问题,怼你的那些人都处于一种“绝对不会错”的阶段。就是你行了,那你是幸运;他成了,是因为他家里面有钱,他爹好,他的基因好,反正跟我没关系。这是我在书里专门讲的一个心智模式,叫受害者模式。

就是当他把自己从半可控的事情中择出去以后,他就成为一个完全不可控的受害者。因为世间只有三种事情:一种是完全不可控的,比如天气;一种是完全可控的,比如情绪、吃不吃饭;还有一种属于半可控的,比如人的成长过程中,努力做事有没有一个成功的概率,或者做副业有没有成功的机会,以及人际关系、沟通等。在受害者的心智模式中,他就会完全把自己从半可控的事情中择出去。

樊登:我不是幸运儿,肯定不会是我。

古典:对。第一,不会是我;第二,你的成功肯定是因为别的原因,不是因为你努力。反正我是一个受害者。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到安全。整本书都在讲这个话题,就是很多人喜欢用推卸责任来获得安全感。所以,我要跟杠精说一句话:你就是一个耽误了很多时间,在镜头前点评,证明自己不幸又没错的人。你说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你有时间发这种评论,还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哪怕躺一会儿都比做杠精好。这种抱怨会让你既舒服又无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02 拆掉思维里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