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拗相公”王安石(1)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常州知州、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世称“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反对,变法失败,最终郁然病逝于南京钟山。

毫无疑问,王安石积极倡导的这次变法,无论深度、广度还是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之前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其目的是改变积贫积弱现状,达到富国强兵,而且确实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国家财政情况大为改观;国防实力明显增强;农田水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然而,变法革新触犯了官僚豪绅阶层的切身利益,遇到了以司马光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阻挠和百般反对,甚至也招致广大民众的怨声载道,所以不可避免地失败了。

对这次变法图新以及王安石个人的功过得失,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推崇的如黄庭坚、梁启超等人誉他为一代伟人;持中间立场的如司马光、韩琦等认为他过于偏执,才具不足胜任宰辅之职;大多数反对者如朱熹、罗大经等则口诛笔伐,甚至认定他是导致北宋后来孱弱、分裂以及最终灭亡的罪魁祸首。

千年往事,谁是谁非,扑朔迷离;历史沉钩,烛光斧影,难以评说。我们只须记得,一名固执近于执拗的孤独者,一位品行几乎无可挑剔的嶙峋老人,曾在遥远的十一世纪,亲手点燃了孕育早期社会主义理想的火把,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一道极其珍贵而耀眼的亮光。

在我之前的印象中,王安石就是一位改革家,事实上,他的诗、文、词都有相当高的造诣,在文学领域也足以自成一家。

其诗、文大都短小精悍、简洁峻切、说理透彻,逻辑概括能力极强;其词淡远淳朴,格调豪纵沉郁,一反宋初婉约旖旎之风,完全可算豪放词派的先声之作,给后来的词坛带来良好的影响。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双调一百零一字,上下片各十一句、五仄韵。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门外楼头:引杜牧《台城曲》中“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之句。谩嗟:漫嗟,空叹。

词意:

登高望远,正是金陵晚秋时节,天气刚刚开始清肃。千里长江,澄澈得好似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峻拔犹如一丛丛箭簇。夕阳残照里,船儿往来不息;烈烈西风中,斜矗的酒旗正招展飘扬。流云映衬着彩舟,白鹭从一河星辉中翩然而起,这美妙的景色,纵使用最美的画图也难以把它完全绘出。

曾几何,争相骄奢淫逸,无视敌兵压境仍在寻欢作乐,致使亡国悲恨代代延续。千古以来凭吊往事,不由得令人空叹世间的盛衰荣辱。六朝风云已随流水而去,而笼罩在寒冷烟雾下的衰微野草仍是一片苍绿。只是直到今天,歌女们还时时唱起那哀婉颓靡的后庭遗曲。

这首词,上片写景状物,笔墨清新雄健,色彩浓淡相宜,虚实结合,远近交错,将金陵的秀丽山川描绘得如诗如画,引人入胜。下片抒情怀古,沉郁悲怆,用典贴切,含蓄委婉地劝喻北宋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门外楼头”的覆辙,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

此词应该写于王安石1067年江宁知府任上。

当时,他还未执掌中枢,还没有机会开始推行变法,但早已看出歌舞升平表象下的危机四伏。看到当前权贵甚至整个社会日益沉迷于豪华竞逐、荒淫无度的奢靡风气里醉生梦死,念及西夏屡屡寇边犯境带来的灾难损失,素来清廉朴素、不迩声色且怀揣一腔报国热情的王安石联想六朝旧事,不由心生感慨,忧患不已。

前人已写过很多金陵怀古之作,但与这阕《桂枝香》相比,我总觉得思想深度和境界气概上都稍逊风骚略有不足。

此词以金陵壮丽的山水为背景,历述古今盛衰之感,立意高远,笔力遒劲,豪气逼人。

我想,也只有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才有如此的气魄和深邃的洞见书写出这般非同凡响、千古弥永的佳作。清沈雄《古今词话》这样评价道:“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介甫为绝唱。”此言非虚。

说起来,王安石与我们常州还有一段渊源。1057年,他受命就任常州知州。当年的常州人口已近25万,繁华富庶,人杰地灵,也是漕运的主要源头之一。但王安石到任后,发现河道淤塞,水流不畅,于是他立即决定疏浚境内运河。谁知此举,遭到了时任宜兴县令司马旦(司马光之兄)的强烈反对和百般阻挠。之后又因天灾人祸,最终没能成功,这也令他自责不已。

他将自己的悔恨之情比作“梁王堕马,贾生悲哀;泔鱼伤人,曾子涕泣”;并反省道,“若夫事求遂,功求成,而不量天时人力之可否,此某所不能,则论某者之纷纷,岂敢怨哉!”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王安石既是位正直、律己、素有担当的正人君子,却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任何事的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支撑。而失去人心,正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症结所在。

王安石在常州仅仅呆了七个月,就被一纸诏令调到了别处。

为了纪念这位勤政执着却不善变通的正派官员,一向宽容厚道的常州人民以其别号,在惠民桥北堍码头的石埠上建了一座半山亭,并以其籍贯临川为亭前的路名,表达人们对他的景仰和尊重之情。

千载已过,沧海桑田,当年的桥、亭早已不知踪影,但常州人深深记住了这位“半山”先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二章 “拗相公”王安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