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行走》NOTE

人间行走:向着通透与自由

郭城

距离的偏见

>> 这一切都会融入你的见识,构成你生命的广度和厚度。

>> 曾经有位朋友跟我说,他很佩服印度人的乐观主义精神,虽然他们从来不按照道路上的交通标志来行驶,但他们还是很认真地在路上画了线。

活着的意义

>> 我读余华的小说《活着》,对余华的一段表述一直印象深刻,他说:“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基于这样的认知,余华笔下的富贵,就那么活着,他看起来没有任何目的,仅仅就是为了活着。哪怕面对亲人的离世,“富贵眼中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 因为一切功名利禄都是过眼烟云,江山代有才人出,你领不了多久的风骚。

>> 有人期望脱下褴褛衣衫,换上皇袍,同时也就有人希望脱下皇袍,抛弃一切世俗物欲,我们的人生互为镜像,各不理解。

>> “那你到底是什么?”悉达多说:“我醒悟了。”悉达多的这个回答后来成了他的称呼——佛陀。佛陀就是Buddha的音译,这个梵文词的词根budh含有“醒来”和“知道”的双重含义。悉达多的这种醒悟,让他超越了生老病死的轮回,也摆脱了时间对他的限制,对于普通人来讲,这种突破无疑具有一种极强的诱惑力。

>> 换句话说,你面前虽然全是苟且,但你终将抵达一个充满诗意的远方。这是一种很好的处理人生苦短所带来的恐惧的方案,因为这种觉悟将你的存在时间无限拉长,那么你在短期内所受的苦难就不能困住你。人所恐惧的,更多的是在有限时间里,无穷无尽的看不到边的苦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间行走》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