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书批注第三天

因为一首诗,喜欢一本书。

读书批注,就是读到某一句或者一段话有感而发,说心里想说的话。因为读书人群不同,阅历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所以感悟也不同。读书批注,因人而异。而我知识层次偏低,能力有限,所以批注难免粗浅,欢迎批评指正!

粗体字为个人感悟,其它为原文。

上篇说到苏洵考试落榜,内心失意。于是他把希望放在两个儿子身上,去圆自己为了的梦。

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 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老辈乐的不仅是孩子的童音悦耳,还有勤学的态度。

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  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试想,早晨,鸟鸣啾啾,微风轻吹,或者下午,夕阳西斜,晚霞满天,父亲倚床而卧,母亲或穿针引线,或准备饭菜,儿子的读书声不时传入耳旁,多温馨的一幅画面啊!父亲也许还会为自己的落榜而一时难过,但是看着眼前后继有人,也会精神百倍。

在苏家,和东坡一起长大一起读书而将来也与他关系最密切的,  就是他弟弟辙,字子由。

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这个诗人毕生歌咏的题材。兄弟二人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助,彼此相会于梦寐之间,写诗互相寄赠以通音信。甚至在中国伦理道德之邦,兄弟间似此友爱之美,也是迥不寻  常的。

苏子由生来的气质是恬静冷淡,稳健而实际,在官场上竟比兄长得意,官位更高。虽然二人有关政治的意见相同,宦海浮沉的荣枯相同,子由冷静而机敏,每向兄长忠言规劝,兄长颇为受益。也许他不像兄长那么倔强任性;也许因为他不像兄长那么才气焕发,不那么名气非凡,因而在政敌眼里不那么危险可怕。(这是后话)

现在二人在家读书,东坡对弟弟不但是同学,而且是良师。他写的一首诗里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我从小就知道子由,天资聪颖,为人平和,澄澈,他哪里仅仅只是我的弟弟啊,更是我最好的朋友。“贤友生”就是有学问的良友。子由也在兄长墓志铭上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我小时候跟随您,依靠您,懂了道理。您担当兄长的责任抚养我,担当老师的责任教育我。

由此可见,苏式二兄弟亦师亦友、亦兄亦弟,情意深长。

在苏东坡兄弟年二十岁左右,已经准备好去赶考之时,不可避免的事,婚姻问题也就来临了。他们若是未婚进京,并且一考而中,必然有女儿长成之家托  人向他们提亲。那时有求婚的风俗,京都中有未婚之女的富商都等待着考试出榜,向新得功名的未婚举子提亲。所以科举考试举行的季节,也是婚姻大事进行得活跃的季节。

举人一旦高中,便立即成为抢手的乘龙快婿。有些寒门子弟,进京赶考时,盘缠都是借的。考取功名后,一夜之间名声大振,飞黄腾达,有功名有娇妻。去时无声无息,回来胸佩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吹锣打鼓,何其光彩。在父母看来,让儿子娶个本地姑娘,  他们对姑娘的家庭知根知底,自然好得多。

为啥不舍得儿子和京城的女孩联姻,除去本地姑娘知根知底,路途遥远,来回不便。我觉得父母也不舍得孩子离自己太远。别说是以前交通不便,就是现在,按我来说,也不舍得儿子走那么老远。按照当年的风俗,青年的婚姻一向是由父母妥为安排。苏东坡年十八岁时,娶了王弗小姐。王弗小姐那时十五岁,  家住青神,在眉山镇南约十五里,靠近河边。次年弟弟子由成家,年十六岁,妻子比他小两岁。当然算是早婚,但是并不足为奇。

两个儿子均已成婚,父亲不再担忧儿子被人选中,一行三人,赴京赶考。

次子子由成婚之后,父子三人起程赴京。他们先要到省会成都拜谒大官张方平。宋朝也有举荐一说,有名望的人说句话还是有分量的而张方平又是大官乎!后来张方平对苏东坡几乎如同严父。为父的(指苏洵)仍然打算求得一官半职。他现年四十七岁,但自上次科举名落孙山之后,一  直苦读不懈。在那段期间,他已经写了一部重要的著作,论为政之道、战争与和平之理,显示出真知灼见,此一著作应当使京都文人对  他刮目相看。当时只要有名公巨卿有力的推介,朝廷可以任命官职。( 这也许就是他们拜谒大官的原因)  苏洵把著作呈献给张方平,张方平对他十分器重,有意立刻任他为成都书院教席。(大概就是当老师)但是老苏意犹未尽。(老苏想做官)最后,张方平在古道热肠之下,终因情面难却,乃写信给文坛泰斗欧阳修,其实当时张与欧阳相处得并不融洽。

后来又有一位朋友,也写了一封推荐信,说老苏有“王佐之才”,就是可以辅佐帝王的才能。老苏怀揣两封推荐信,自旱路出发,远赴京城,这一走就是俩月有余。

三苏到了汴梁城,寄宿于寺庙,等待秋季礼部的初试。初试过后,再参加次年春季皇帝亲自监考的殿试。

初试里,四五十个考生录取十三人,三苏都在录取之列。因为来回一次,车马劳顿,费时费力,所以三苏暂没有回乡,在京城盘桓等待明春的殿试。古时候考一次试真不容易,来来回回小一年。

老苏在城内参加社交活动,与知名人士结交。他把自己的著作呈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大为赞赏。但是,老苏为人冷淡自负,并没有给朝廷的领袖人物好印象。

在老苏结交名人雅士时,两位小苏则游逛华美的街市,尝家乡没有的美食。

殿试的日子到了。皇帝任命欧阳修为主试官,另外若干饱学宿儒为判官。在读书人一生这个紧要关头到来之际,大家心中都是紧张激动,患得患失。过去多年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力学,都是为  一时刻。

人生的转折点啊

考生必须半夜起身,天甫黎明就要来到皇宫之外,身上带着凉的饭食,因为没考完是不许出考场的。

现在的条件多好,住的是空调房,吃的也是热饭菜。在考试时,考生要各自在斗室之中,有皇宫的侍卫看守。朝廷有极严厉的规定,借以防止纳贿或徇私。考生的试卷在交到考试官之前,先要由书记重抄一遍,以免认出试卷的笔迹。在重抄的试卷上,略去考生的名字,另存在档册里。

考生在考完放出之时,考试官则关入宫中闱场,wei二声,科举考试称考场。严禁与外界有任何接触,通常是从正月底到三月初,直到试卷阅毕呈送给皇上为止。

考生首先考历史或政论,次考经典古籍,最后,在录取者的试卷阅毕,再在皇帝陛下亲自监察之下考诗赋,然后再考策论。策论是直接对皇帝提意见。

宋仁宗重视为国求才,对这种考试极为关注。他派贴身臣仆把题目送去,甚至有时为避免泄露,他还在最后一刹那改变题目。

苏氏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苏东坡的文章,更是得到欧阳修的大赞。欧阳修当时地位极高,他一字之褒,一字之贬,足以关乎一个学人的荣辱生死。当年一个作家曾说,当时学者不知刑罚之可畏,不知晋升之可喜,但怕欧阳修提意见。可见他地位之高!分量之重!暗指苏东坡文学造诣之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东坡传》读书批注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