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道德经》各章详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当天下被遵于大道法则而治理的时候,当人们都活在大道的福佑当中的时候,打仗奔跑的战马却用来耕地劳作,战马拉的粪便用来施肥于土地、用来烧炕、用来入中药等。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当天下都背离“道”的时候,打仗时连郊外的野马都要拿来参与战争,而且它们也在战场上出生(生存)或者死亡当天下被无视道的法则而治理的时候,打仗时连郊外的野马都要拿来为战争所用,它们在战争中生存或者死亡,甚至有小马驹出生在战场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足,灾祸都是源于贪婪,失误了、搞砸了、弄坏了、犯错了都是源于总想要得到更多。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所以只有随时知足并心怀感激的知足感,才是永恒的满足幸福的感觉。
当生命活在大道引领中的时候,一切都是平常的、平凡的,一切也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是具有特殊性的,也没有什么是需要被特别重视的。
当生命背离大道引领的时候,就会引发各种冲突和矛盾,就会让生命有了被特殊的重视和使用,这也给生命带来了灾难。
没有了知足和感恩,就会引发冲突和灾祸;总是还想拥有和得到更多,就会引发失误和过错。任何时候怀着一颗知足的心,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富足,而且这富足是能够持久存在的。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不用出门,就能知晓天下的事物;不用透过窗户眼,就能看见外面天地大道的现象。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一个人向外寻求和探求得越多越远,对道所了解的就会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所以那些活在道中的智者们,不用行动就知道结果,不用看见就清楚明了,不用刻意作为就能有所成就。
大道的智慧与状态,不离自己的内心与身体。弄明白自己的身心,不用舍近求远,不用向外界寻求,就能知道外在的事情,就能看到外在的现象,因为内在会像镜子一样,照见外在的一切。
越向外在寻求,反而真正明了的就越少。停留在看向内在、由内而外地感知相应的状态,不用去实践或者尝试,就能够知道结果;不用非要看见或者看到,就能够清晰明了;不用刻意地有所作为就能够获得成就。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研究学问要每天进步,研究修道要每天放下。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减少再减少,放下再放下,以至无所得、无所放,一直到了没有什么可以放下的无为空寂状态,在那无为空寂的状态里与大道合一,没有了因个人所欲所求而产生的念想和作为,就剩下了顺应大道而生的无所不为的生命状态。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取得天下的信任和支持,要常以不给天下百姓添加事端而达成;如果有意制造事端扰乱道的秩序,人为地背道而驰,则不足以取得天下的信任和归顺。
无所不为朝向外在的汲取求学,要每天进步增加,这样日积月累便会有所成就;朝向内在的转化修道,要每天放下和清空,这样日积月累也会有所成就。
放下所有的知识和感受,这样便会进入空无的、与道合一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里,生命有着无限宽广和敏锐的感知力,所以能够。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没有像常人一样的自我主观想法,而是以百姓的想法为想法,以百姓的需求为需求。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那些善良的人们,我对他们善良,那些不善良的人们,我还是以同样的一颗慈悲心对他们善良,这就是符合大道法则的善德。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那些相信我的人,我相信他们,那些不相信我的人,我还是以同样的一颗信心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相信,这就是符合大道法则的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圣人在天下,把一切都放在心里,包容进来;对待天下,用一颗不做高低贵贱区别对待的平等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所有的人都能被圣人看到、听到和感受到,所有的人都和圣人的心连结在一起,都是圣人的耳朵和眼睛,圣人像爱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所有人。
排列师不带有个人的主观想法进到排列里,然后去感知场域里所有人的想法,为所有的人而服务;
无论是来自于什么样背景的人,无论任何一个集体给过他什么样的评判,无论这个人曾经做过好事还是坏事,也无论对方相信系统排列或者不相信系统排列,排列师都怀着一颗慈悲的、善良的、信任的心来对待对方。
面对所有与排列相关的人,排列师都要看到(包括在内在看到)对方的存在,听到对方的声音,排列师把系统里一切相关联的,都放进自己的心里,为其留有一个属于他(她)的位置。
就像爱着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着一切的存在。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命出于生,又走向死亡,生就像是出来了,死就像是进去了。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生命本身有朝向生的驱动力十分之三,有朝向死的驱动力十分之三,还有一些在人的生命当中不动则已、一动就开始朝向死的部分,也占了十分之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那么一个人该怎么做呢?我们要把朝向生的观念行为生发起来,累计加厚,让其占有生命更多的比例。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我一直听说,那些善于摄生养生把握生命健康的人,走在路上不会遇到凶猛的野兽,在战争中不会被刀枪子弹所伤。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凶猛的野兽没有办法用角或爪去攻击和伤害他,兵器刀刃也无法进入他的身体。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一个人怎么会做到这样呢?因为他的生命状态娴熟于大道法则的应用,其生命状态根本就没有能够受死的地方。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万物都是“道”生出来的,然后再按照“道”的法则运化贮蓄能量,之后物质现象开始形成,一方面顺势而成长,另一方面万物也生长出一种势能。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所以万物没有不尊仰“道”的,也没有不珍惜大道运化法则的。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长自然。
道的伟大,德的珍贵,并不受制于某个人的命令,我们也无法去命令或控制它,它的存在与作用是常在自然而然中显化的。
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所以“道”生出了万物,推动万物蓄积能量,辅助万物成长发育,协同万物相互平衡,顾全万物都被覆盖涵养,生长壮老直至灭亡又新生……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生育万物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自傲,长养万物而不主宰。
是谓玄德。
这就是宇宙间至高又玄妙的品德。
大道贯穿于万物从出生到成长、从成长到灭亡、再到新生的整个循环过程,有蓄积能量的过程,有长出形状和生成现象的过程,有顺势而为的过程,还有万物运用自身的势能再去推动道的过程。
把一切交给道,然后等待,等待能量蓄积的过程,在不久之后,新的呈现或者移动就会产生,然后顺势而为地参与事物的运行。
保持一切自然发展,我们就能够感受到道的伟大。万物在道的护佑下,本来就有一个完善的秩序。
在排列场域的势能达到一个至高点时,我们可以运用这股势能,将排列停止,让这股势的能量留在参与者和案主的心里,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天下万物都有一个最开始的源头,那就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自性、人的本心,那个最开始的源头可以看成天下万物的母亲。
即得其母,以知其子;即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既然感应到了天下万物的母亲(自性),就可以知晓了解天下万物的缘起;既然知晓了解了天下万物的缘起,就可以始终回归守持其母亲自性光明无碍的状态,这样把孩子和母亲看作一个整体,把万物缘起和本自空性看成一个整体,生命就超越了每一个单独的存在,连结源头,流向永恒,生灭一体,既没有了身体本体,也没有灭亡。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关上身体对外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输出,闭上身体的出入口(饮食排泄负担),始终保持不太忙碌和辛勤,凡事从容不迫;打开着身体对外的感官,忙碌地朝向外界的事物,这样就会一直消耗下去,终其果也得不到大道的帮助。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能够感知见到极小细微处,这就是真正的明了;能够守护住最柔弱、柔软的部分,这就是真正的强大。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鞅,是为袭常。
用万物自身的光泽来看待万物,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万物,就可以让自己回归到内在的光明;包括对我们自己身体的觉察和认知也是这样,如此我们的身体自我修复功能就会保持良好的运作状态,这也是可以一直延续作用的平常方法。
生命是从父母那里开始的,认同父母的生命就是认同自己的生命,了解父母的人生就可以了解自己的人生,由此知晓了自己的命运,就可以知道对母亲的守护就是对自己生命的守护。
生命有一个共同的起始能量,这股能量就在我们的体内,就在我们现在的生命里,这股能量也是我们的另一个母亲。借由对这股原始能量的感知,我们可以重新认识现在的身体和生命,当我们重新认识了现在的身体和生命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如何恢复并去培养这股能量,之后进一步学会在生活中去运用它,运用这股能量来更好地为生命服务。
内在的轻松柔和,本身就是一种强大。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透过对小孩子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就可以明白生命的很多真相;男人透过对柔弱女人的守护,就可以成长出自身的强大。
用万物自身的光泽来看待万物,这样我们才能够看清楚万物,才能够明白万物。同样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回归和恢复对自己的明了。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迤是畏。
使得我能够安然立足于天地之间,坚定不移地知道万物运化法则的原因是:凡事言行作为合于大道,面对那些不平坦的道路或弯曲的小道,一定要小心谨慎,意识到危险的存在。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大道非常平坦、广阔,而人们却总是喜欢走小路、小道,以此自作聪明和急功近利。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餍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
朝廷把冲突与罪恶扫除得很干净,使得老百姓忙于应对朝甚除而无暇顾及种地,而导致田地荒芜,最终会使仓库里的粮食储存变得很少;衣服穿得很华丽,身上佩戴着锋利的武器,很满足地顿顿吃饱喝足,钱财与货物都有盈余,这是一种远离返璞归真夸张的透支现象。
非道也哉。
这并不是道的状态和现象。
珍惜生命与其所在的环境,珍惜生命来自外界的各种支持,也像支持我们那样,去向外界付出,这便是生命的平衡,这样我们就能够安然地立足于天地之间。生命的大道其实很简单,很平坦也很宽阔,只是人们是否愿意选择并坚定地走下去。另一方面又不简单,往往就是要走过足够的弯路,犯过足够的错误,人们才会愿意选择简单平坦的道路,人们才能学会对大道的坚定不移。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善于建造的人,自己不会拆掉成果而重新再建,所建造的成果也不会被外界力量摧毁;善于环抱的人,自己不会脱手,也使得被环抱者无法逃脱;我们这些子孙们,当以祭祀的庄严认真态度来把先祖们的精神智慧永远地延续下去。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当人们立足于修复整合自己的身心,那么他们的品德就会表里如一。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当人们立足于修整自己的家庭幸福,那么他们的品德就会让家庭富有余庆。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当人们立足于修整家族的和谐发展,那么他们的品德与福报就会跟着增长和长久。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当一个人立足于修整治理社会和国家,那么他的品德和福报就会同样的丰盛。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当一个人立足于让天下太平安定,那么他的品德就像太阳普照大地一样存在。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所以,我们以对自己身体的观察来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对家庭日常生活的观察来认识家庭,以对家族现象的观察来了解家族,以对社会国家发展的观察来认知社会国家,以对天下万物运化的观察来明白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我是如何可以知道天下这么多事情和原理呢?就是用这样的方法。
善于创建事业的人,所创建的事业不会倒闭;善于创建思想智慧体系的人,所创建的思想智慧体系永世长存;善于把握一件事情的人,不会让事情失去平衡。
一个人立足于用道的原理来修正自己的身心,那么他的言行神貌就会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一个人用道的原理,立足于修正幸福自己的家庭,那么他这份积极的能量,也会延伸感染到外界,并且这份能量总是会返还回来让自己受益;一个人用道的原理,立足于创建和谐的家族,那么他的福报与能量就会持续增长并且长远;一个人立足于服务社会和国家,那么他的福报和能量就会变得像社会和国家那样同等丰盛和充盈;一个人立足于把自己奉献给天下众生,那么他的能量和福报就会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要做到这些,就要学会以万物的自身来观察学习万物,这样才能了解万物,才能服务万物;同样的原理,以家庭自身现象的变化来观察了解家庭,而不是以知识判断来认知家人和家庭;知识可以拿来参考,但重点是要以事物本身的样子来认识看待事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面对生命和工作的时候,先要放下头脑的已知,保持当下的观察,这样才能真正看见和认知当下的实相,这也是在道中认识事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