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讲述关于C语言的主要内容如下:
1.字符数组、2.一维数组与指针、3.二维数组与指针、4.字符串与指针、5.字符串指针数组
定义一维数组时,系统会在内存中为其分配一段存储空间,数组名就是数组在内存中的首地址。数组中的元素类型为字符型时,称为字符数组。字符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可以存放一个字符。
注意:单引号‘’用来表示字符,双引号“”用来表示字符串
定义形式如下:
char 数组标识符[常量表达式]
示例:
char cArray[5];
// 字符数组的引用
cArray[0]='H',cArray[1]='e',cArray[2]='l',cArray[3]='l',cArray[4]='o';
对字符数组进行初始化操作时,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逐个字符赋给数组中的元素,例如:
char cArray[5]={'H','e','l','l','o'};
定义字符数组的同时进行初始化,此时可以省略数组长度,系统会自动根据初值个数来确定数组长度:
char cArray[]={'H','e','l','l','o'};
(2)利用字符串给字符数组赋值,例如:
char cArray[]={"Hello"};
或者将“{}”去掉,写成:
char cArray[]="Hello";
在C语言中,使用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时,系统会自动为其添加“\0”作为结束符。即用字符串方式赋值比用字符逐个赋值要多占一个字节。
char cArray[]=“Hello”;
等价于:
char cArray[]={‘H’,‘e’,‘l’,‘l’,‘o’,‘\0’}; //此时,占用6个字节
字符数组的输入和输出可以使用两种格式字符:“%c”和“%s”:
1)%c可实现数组中字符的逐个输入与输出;
2)%s可将整个字符串输入或输出;
使用格式字符“%s”输出字符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使用数组是,系统需要提供一段连续的内存来存储数组中的各元素,如果把数组的地址赋给指针变量,就可以通过指针变量来引用数组。
将数组的首地址传给指针变量,则该指针就指向了这个一维数组。例如:
int *p,a[5];
p=a
这里a是数组名,即数组的首地址,将它赋给指针变量p,即将a的首地址赋给p,也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int *p,a[5];
p=&a[0];
上述两条赋值语句的操作效果完全相同。基于上述语句,有以下几种描述:
采用指针自增运算实现时,需要注意:
p++与p–可用于表示数组的输入
*p++与*p–可用于表示数组的输出,
示例代码:
#include
int main()
{
int *p,a[5],i;
p=a;
printf("please input array a:\n");
for(i=0;i<5;i++){
scanf("%d",p++); //利用p++形式输入数组a
}
printf("%d\n",p);
p=a; /* 注意这一行 */
printf("%d\n",p);
printf("array a is:\n");
for(i=0;i<5;i++){
printf("%5d",*p++); //利用*p++形式输出数组a
}
printf("\n");
return 0;
}
返回结果,如下: 语句,将指针p重新指向数组a的首地址。
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果在给数组元素赋值时使用了指针自增运算,而在后续步骤中也使用指针变量,此时的指针p指向数组a+4的地址。
因此,需要再一次使用
对于一个m行n列的二维数组,其元素地址的表示方法如下:
指针也可表示地址,因此通过指针可以引用二维数组中的元素:
代码示例:
将一个3行2列的二维数组打印出来:
#include
int main()
{
int i,j,(*p)[2];
int a[3][2]={{1,'a'},{2,'b'},{3,'c'}};
p=a;
for(i=0;i<3;i++){
for(j=0;j<2;j++){
if(j==0){
printf("%d, ",*(*(p+i)+j));
}
else{
printf("%c",*(*(p+i)+j));
}
}
printf("\n");
}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1, a
2, b
3, c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访问字符串,一是使用字符数组,二是使用字符指针。
利用字符型指针输出字符串“hello”,具体代码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char *myStr="hello";
printf("%s\n",myStr);
printf("%c\n",myStr[1]); //输出该字符串中第2个字符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hello
e
字符串数组有别与字符数组。字符数组是一个一维数组,而字符串数组是以字符串作为数组元素的数组,可以将其看成一个二维字符数组
代码示例:
char cName[5][20]=
{
"zhangsan",
"lisi",
"wangwu",
"luliu",
"hongqi"
}
上述代码中,字符串数组变量cName被定义为含有5个字符串的数组,每个字符串的长度都必须小于20(这里需要考虑字符串最后的“\0”,也要占一个字节)
基于上述字符串数组的代码示例,可以发现,像“lisi”这样的字符串的长度仅为4,加上字符串结束符也仅为6。而内存中却要给它们各分配一个20字节的空间,空间浪费很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指针数组,使每个指针指向所需要的字符常量。这种方法需要在数组中保存字符指针,虽然也占用空间,但要远少于字符串数组占用的空间。
指针数组的定义:
一个数组,如果其元素均为指针类型数据,则该数组称为指针数组。即指针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相当于一个指针变量。一维指针数组的定义如下:
类型名* 数组名[数组长度]
代码示例:
#include
int main()
{
int i;
char *cName[]={"zhangsan","lisi","wangwu","luliu","hongqi"};
for(i=0;i<5;i++){
printf("%s\n",cName[i]);
}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zhangsan
lisi
wangwu
luliu
hongqi
举个栗子:
char a[2][2] = {“hello”, “world”}; //字符串数组,存放的是字符
char *b[] = {“hello”, “world”}; //字符串指针数组,存放的是指针即元素地址,指针指向其中的元素
char arra[5][20];
char *arrb[5];
两者在内存分配上的区别:
两者在元素访问上的区别:
代码示例:
#include
int main()
{
char *cName[]={"zhangsan","lisi","wangwu","luliu","hongqi"};
printf("%c\n",*cName[2]);
printf("%s\n",cName[2]);
char **pcName;
pcName=cName+2;
printf("%c\n",**pcName);
printf("%c\n",*(*pcName+2));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w
wangwu
w
n
代码示例:
#include
int main()
{
char cName[5][20]={"zhangsan","lisi","wangwu","luliu","hongqi"}; // 指针数组定义了5个元素
char *iArray[5]; // 指针数组定义了5个元素
iArray[1]=cName[1];
// strcpy(iArray,"luliu"); // 当iArray[0]未指向字符串变量的地址时,该行代码是错误的写法
strcpy(iArray[1],"xiaoer");
printf("%s\n",cName[0]);
printf("%s\n",cName[1]);
printf("%s\n",iArray[1]);
return 0;
}
注意:当iArray[i]未指向任何字符串变量的地址时,不能将其拿来调用!
运行结果,如下:
zhangsan
xiaoer
xia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