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六十年代末、妈妈是七十年代初的人,两个人走到一起结婚是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父母那个年代的爱情显得格外简单,大多结婚都是看男方人品行端正,肯干,有个住的地方就行。
在当今社会若只是单纯的恋爱,不涉及到结婚话题还好,只要两个人相互喜欢,在一起开心就好。
若一旦涉及到结婚,问题就会比较多,一部分看两个人性格是否合拍。
另一部分看物质条件,以及附加条件(父母身体健康情况、兄弟姐妹多少、家庭关系是否复杂)
这些条条框框给即将进入婚姻的爱情套上了数个枷锁。一对甜蜜恋人的背后可能是父母背负的债务和重重的压力。
听妈妈说,他们认识那会外公家正在盖房子,爸爸在外公家帮忙。外公就看上了我爸的品行,老实、肯吃苦,那时我妈不乐意,胳膊始终拗不过大腿。
于是在1994年11月24日,爸妈结婚了。
那时,我爸在山上有三间红砖瓦房。全部的家当也就只有三间红砖瓦房,家中一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我爸说,那个时候,屋里水泥地坪都没倒,一脚在外面是灰,一脚踏进屋里还是灰,在屋里走动都是灰直冒。婚床上还挂着蚊帐,说屋里太空荡了,撑个蚊帐好看些。
记忆里,从没听到父母吵架,不是不吵架,是避开我们吵架。
听妈妈说,小时候爸妈吵架的时候,妈妈买包薯片把我们送到奶奶家,爸妈吵完架、气消了,再接我们回家。
日子再难,吵吵气消了,日子继续过,没有一言不合就离婚的想法。
爸爸的性格木讷、妈妈性格外向,二十五六年以来,相濡以沫过日子。
以前觉得爸妈之间只有亲情,没有爱情。通过这次在家,才过多的看到爸妈的相处状态。
去香菇厂干活,妈妈骑车没戴头盔,当天下午就感冒了。
爸爸给妈妈买药,交代了买什么药,爸爸买药回来被妈妈吵了。原因是爸爸听医师说什么药好,就买那种。没按照妈妈说的买,买药的钱是妈妈预算的一倍多,然而也没什么效果。
妈妈给我说,看药的包装就知道爸爸买的是贵药,爸爸出体力挣钱不容易,不该花的就没必要花。
妈妈感冒期间,爸爸就没睡好过,刚睡着就听到妈妈咳得厉害。爸爸半夜下楼倒开水,一夜都要下楼几次。
有天晚上,听到房门响,知道爸爸又下楼了,我看了一下手机,凌晨两点多。
“你昨天晚上没睡好吧?凌晨了两点多听到你下楼了三次。”
“只要你妈不咳嗽,能舒服的睡一觉,我一夜不睡都行。”
第二天早上我问爸爸,爸爸这样答道。
很难想到这话是从性情木讷爸爸的嘴里说出来的。
这一刻,我才意识到,爸妈之间不仅有亲情,还有爱情。这种情话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步入中年的爸爸也可以对妈妈说。
长大后,妈妈吵过爸爸很多次,当然,有时我也会给妈妈告状,让妈妈吵我爸。
在农村,谁家红白喜事去帮忙自然是少不了的。爸爸给别人帮忙的时候,饭不及时吃、觉都不睡,比主人家都操心。我妈知道后,担心我爸身体吃不消,会吵我爸。
有一次,爸爸给别人帮忙抬水泥板,开始是两个人抬,最后有个比之前抬的大一倍多,道路又窄,主人束手无策,我爸让别人把水泥板抬到他肩膀上,他一个人扛着走。
我回来给我妈打小报告,我爸帮完忙刚到门口,我妈就吵他。
我爸现在都不知道,当时是我这个小棉袄漏风了。
无论吵了我爸多少次,爸爸都只是闭口不言。
现在的妈妈,虽已步入中年,在外人面前精明能干;在爸爸面前像个小女孩,特别是吃饭的时候,碗里饭吃不完就会倒一些给爸爸,让爸爸帮忙吃,爸爸瞅了瞅低着头继续吃饭。
妈妈则像个打胜仗的将军,悠闲的拿着筷子夹盘里的菜吃。
妈妈童心未眠,偶尔调皮。会在晚上吃完饭,上楼睡觉的时候,藏爸爸的手机。
爸爸用我手机打电话找的时候,妈妈到处跑着藏,弟弟马上开灯,喊“爸爸,你快进来,你进来晚了,妈藏的手机你就找不到了。”
妈妈看到这样,就委屈的给爸爸说“你们几个一伙的,都不帮我,”我们都乐的哈哈大笑。
这种家庭氛围,很温馨,也很怀念;日子都是人过的,好的坏的都会有。
而今,我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有无数次在脑海中幻想,以后我的男朋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觉得最起码要175cm以上吧,再帅点、体贴、顾家。
看到现实生活才发现,这种男朋友只存在童话世界里。
以前我妈一说让我相亲,我就问身高,没有175cm不见,有175cm的,我再穿八公分的高跟鞋去见,就为这事,被我老娘吵了数次。
说找那么高的男朋友干啥?当晾衣杆晾衣服用吗?最主要看人品,就像你爸,每年过年回来,洗衣服、做饭、打扫家里卫生。
想起来,确实如此。每年过年爸爸一回家,
都是最早起来做饭的那一个;
主动提篮子在后院洗衣服;
楼上楼下楼道的卫生打扫;
过年那几天,厨房做饭、洗碗,我妈和我们姐弟三个都没怎么进去过。
都是爸爸一个人承包了所有的家务。
妈妈在这个世界上很普通,但爸爸尽自己的能力把妈妈宠成手中的公主。
原来,爱情最好的状态不只是年轻时卿卿我我的风花雪月,还有一辈子相濡以沫,经历几十年的风雨,依旧疼你如初,共同白首的那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