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医生和手术——另一角度探究“为基层减负”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泛滥,加重了负担,大家都感同身受、苦不堪言。目前普遍从制度层面,对文件会议进行精简限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造成基层负担这么重,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呢?从不同角度解读,有不同的感受。

一、快速编故事——大脑普遍存在的特性

《人类简史》讲,注意力分配是在大脑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在大多数时候的思考,依赖于快速作出判断。大脑大多数时候作出快速判断的特性,能够让人迅速作出反应,提高生存几率。比如,你开车行驶在路上,前面突然冲出一个行人,你会发现,在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之前,你就已经长刹车、打方向盘——采取了躲避危险的行为。

大脑这种“经常潜意识作出快速判断”的特性,某种程度上帮助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及时躲避危险,快速把握最佳时机,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当然,这种特性也有很多负面的作用——“快速编故事”。

比如,我们喜欢“眼见即为事实”,仓促得出极其“主观主义”的结论。我们很喜欢事情的连贯性,对支撑论点的数据质量和数量要求不高。思考这句话,“陈某会是一个出色的领导吗?他聪明又能力强…”你的大脑中会马上得出一个答案,“当然会。”只根据非常有限的信息选择了一个最终答案,但结论很可能下得太早、太主观。试想,如果紧随其后的两个形容词是“腐败、乐衷出入娱乐场所”呢?在对陈某作出快速判断时,你并没有问自己,“一个好领导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什么呢?”大脑在听到“聪明”的时候就开始自己运作了,聪明是好的,聪明又能力强就更好了。吊诡的是,如果有新的信息“腐败、乐衷出入娱乐场所”出现,我们又马上改变了想法,而且没有任何不适感。

又如,我们十分乐衷于“因果效应”,尽管不具备逻辑。中国古人讲,相有心生。脸型为我们判断对方是怎样一个人提供了很多暗示,方下巴的人代表着强势,圆润的脸代表温顺…心理学家曾经在普林斯顿大学做过一次测试,向大学生随意展示参选政治家人脸的图片,时间只有0.1秒,让学生根据这些人脸进行评估,谁能够胜选。这些学生并不了解这些候选人的背景,只靠匆匆一瞥就作出了评估,但事后准确性高达70%。毕竟,人们都乐衷于相信这样的故事,看起来很厉害的人一定会获得成功。思考这个问题,“第一,张女士是一个银行出纳;第二,张女士是一个乐衷于参加民主运动的银行出纳”,分析上街游行的人中,张女士是哪种人?你很可能回答是第二种,然而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张女士属于第一种人的概率远远大于第二种,毕竟,在银行出纳中,既然有喜欢民主运动的人,肯定有喜欢猫的、喜欢旅游的,这些都只是银行出纳的一部分。但是,大脑编造了故事,让我们倾向于选择第二种。

我们的大脑,很喜欢“快速编故事”。

二、处处留痕——后见之明的社会成本

快速编故事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叙事谬误,因为一个好故事为人的行为和意图提供了简单且合乎逻辑的解释,引人入胜的故事会让人产生必要性错觉。比如,一些无良的自媒体经常写,乔布斯通过创新、将科技艺术化,缔造了伟大的苹果公司,故事写得跌宕起伏,还加上了很多细节,描写了乔布斯上大学时,即使去捡垃圾也要思考如何创新,等等。这个故事会让你觉得自己上了很有价值的一课,了解到企业和个人成功的秘诀。然而这个故事完全低估并忽视了运气的重要性。你会发现,你学习乔布斯、夜以继日努力工作,开发了某APP,一炮而红,然后某讯公司告你侵权,最终把你收购了——你成不了乔布斯,也创立不了第二个苹果。

就像得知陈某“腐败、乐衷出入娱乐场所”,确定了他不是一个好领导之后,你对先前仓促得出的判断没有不适感一样,我们的大脑喜欢故事,喜欢简单有逻辑的事物,这会让我们有安全感。当我们得知某件事的结论后,基本没法想起原来我们做过不同的判断,大脑会依据结果倒推出符合逻辑的原因。比如,我们经常会说,我早觉得这件事会这样!如果早已预知,为什么事情还会发生呢?大脑后见之明的特质,导致我们不以过程是否合理作为评估一件事好坏的标准,而完全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比如,研究表明,一个低风险的外科手术,手术期间发生了其他原因引起、意料未及的大出血,病人因此死亡。事后,法律机关更倾向于相信手术本身就存在风险,开刀的医生应该知道且预见风险,即使制定手术方案是极其合理的,但“后见之明”的结果偏见,使法官觉得主刀医生和医院有责任。

就像丢了5块钱的难受程度比捡到5块钱的高兴程度高一样,我们的大脑天生对损失有厌恶,而情绪会影响心智。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的偏见就越严重。层出不穷的“被问责”就是很好的证明,四川某地森林火灾造成很多救援人员死亡之后,我们尤其容易相信负责指挥灭火的官员玩忽职守,履职不到位,尽管事后验证该官员指挥完全合理。

因为很难在事后准确评价当事人是否履职到位,希望自己的行为经得起“后见之明”检测的人,只能采用形式主义的官僚做派,而且变得极不情愿冒险,各种不作为的现象越来越常见。每一个人对此都感同身受,我们去医院,医生会让你多做检查,看更多的科室和专家,并倾向于保守疗法,即使没有必要,但这些做法保护了医生。处处留痕迹的形式主义,文山会海后面的官僚主义,也是一样的原因,即使大家苦不堪言,而越到基层,就受害越深。

改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治本办法,或许在于改变完全以结果为导向、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评价办法,更多的将目光放在是否积极履职、依照标准努力作为上。

三、盆景现象——亮点对考核评价的影响不可低估

每次回想起阑尾手术,我都感到很痛苦。除去麻醉的时间,手术的时间不长,约10分钟,我朋友手术在15分钟多一些,他感觉手术过程不是很痛苦。我们是在同一个医院手术,撇除医生水平、病情差异、个人对痛苦忍耐力,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

卡尔曼的书解答了我的疑问。他曾经做过著名的冰手实验,实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让受试人把水放在14度的水中放60秒;第二次,先让受试人把水放在14度的水中放60秒,60秒后,在水中注入热水,水温上升,让受试人感觉到痛苦得到缓解,持续至90秒结束试验。结果发现,受试者更喜欢90秒的实验,尽管这个实验时间更长,但大家都觉得更不痛苦。在这个实验基础上,经过研究,卡尔曼提出了著名的“峰终理论”,即:人们对事件的评估,是对事件结果和过程中的高光时刻进行平均后,得出来的,对整个过程存在忽视。比如,通过平均手放在水中最不痛苦时的感受和结束实验时的痛苦程度,受试者评价出了第二次实验痛苦程度更低,即使承受痛苦的时间更长。我手术时可能也如此,尽管时间不长,但中间有几次调阑尾的时候我感觉很疼,造成了我的记忆夸大了痛苦。

由此推论,要让工作得到上级认可,不仅结果要好,亮点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对某项工作,即使A地比B地完成的程度更高,在完成结果一样的前提下,因为B地有亮点,最终B地获得了更好的评价。

就像上文提到的一样,进一步改进考评办法,不只简单的看结果,更不能简单的看过程,或许能进一步为基层减轻负担吧。



1,文中理论来源于自《思考,快与慢》,《人类简史》,乱七八糟写的,又懒得修改,词不达意,逻辑错漏,我看完都很辛苦,其他人更是。看到这的,非常钦佩。

2,今天好像是医生节呀,祝福所有的白衣天使,节日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事、医生和手术——另一角度探究“为基层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