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计划、算计。谋:谋略、筹划。在作战时是不排斥用计谋、诓骗等手段迷惑敌人,从而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历史上东汉时期的一位智将—虞诩。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的名将虞诩,字升卿,今鹿邑武平人,出生年月不详,自幼丧父,独自俸养祖母,直到祖母活到九十岁去世,才入太尉李修府内任职。
曾平定朝歌叛乱,大破羌军,安定一郡等。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多次得罪权贵。曾九次遭到斥责,三次被依法惩处。
话说在东汉安帝在位期间,曾发生了西边羌人和北方的匈奴同时侵犯汉朝的边境,形势紧急。时任大将军的邓骘认为应该集中兵力守卫并州,凉州地势偏远,应该放弃,以免两边都不好应付。
当时很多人都同意邓骘的说法,只有虞诩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的观点是:“凉州虽远,但也是先人开拓的国土,怎么能轻易放弃呢?要是从此放弃了凉州,那么长安就会面临变成边塞的危险。而且,羌胡之所以不敢来犯,就是害怕熟悉军事,善于战斗的凉州人。”
紧接着虞诩又说道:“凉州人之所以愿意守卫国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凉州臣属于汉朝,如果自此割弃凉州,必定会引起凉州人民的反感,最终会闹到无法收拾的局面。”
这下可得罪了专权骄横的邓骘,自此便怀恨在心,开始伺机报复。不久,朝歌一带发生了百姓造反,很多官吏被杀害。邓骘一看,机会来了,何不来个借刀杀人,于是就派虞诩去朝歌平叛。
去的结果可谓是凶多吉少啦,于是虞诩的亲人和好友都是非常担心。再看虞诩怎么说:“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不应该贪图省力只做容易的事,而应该不畏艰难,这也是我们做臣子的责任。再说了,假如砍树时不遇到盘根错节,斧头的锋利怎么能显示出来呢?
虞诩在上任之前,先去拜见了太守,太守一看,一副书生文人的模样,不免有些轻视了,心想,朝廷怎会派个书生来,这哪里是平乱,分明是添乱呀。呵呵,哪知在虞诩分析了当地的乱民情况后,没过多久,采用了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策略顺利平定了这场叛乱。
公元115年,羌人开始入侵武都郡,实权派邓太后听说虞诩有将帅的韬略,于是任命他为武都太守。走马上任的虞诩立刻率领三千军马开往叛乱地区征讨羌人。不料这一消息被羌人得知,于是打算在半路上堵截虞诩的军队。
所谓行军打仗,探马的军情那是第一要务,羌兵半路截道的情报立马送到了虞诩的手中,智谋满满的虞诩是瞬间计上心来呀,立刻让军队散布说朝廷要增派援军的消息,信以为真的羌人只好逃遁,开始分散兵力劫掠附近的村庄和县城。
兵贵神速,待羌人刚分兵,虞诩便立马命令部队日夜兼程,用百里行军的速度前进。同时吩咐士兵每天在做饭时增加火灶的数量,此时就有略读兵书的将领向虞诩询问道:“你好,虞将军,我记得兵书上说当年的孙膑在指挥军队行军时,每天都是要减少火灶的数量,你为何反过来,是不是记错了,兵书上还说道,每日行军不能超过三十里,以防出现突发状况,将军你这般行军的速度,是不是...?
听到手下将领如此的纸上谈兵式的质疑,虞诩没有居傲发怒,心境平和的解释道:“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敌众我寡,如果我们行军迟缓就会被敌人赶上,反过来,如果我们行军迅速,再加上有连续增添火灶的迹象,敌人就会以为我们真的是有了大量的援军到来,其结果就是自然不敢再追击我们了。孙膑减灶的目的是为了向敌方示弱,而我们的目的则是示威,现实的实际情形不一样,使用的方法自然也要有所变化了。”
经此一番解说,众将无不佩服他的智谋。原来,由于迎战匆忙,虞诩的手中只有三千将士,而羌人的军队高达万余人。双方的兵力相差悬殊,只能智取,不能硬拼。紧接着,在双方正式要开战时,虞诩再次用计谋打了个对方措手不及。
原来虞诩命令士兵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只用射程近的弱弓射击,那些射程远的强弩先放着。这一假象就给羌人造成了误判,以为汉军战斗力不强,没有强弩,于是乎就一窝蜂的冲了上来。待到羌兵离己方阵地很近的时候,立刻命令士兵改用攻击性极强的强弩,霎时间羌兵是纷纷中箭落马。
这一仗是打得羌兵损失惨重,不得不急忙退兵。哪知虞诩早就在羌兵返回的必经之路设下了埋伏,于是乎遭到伏击的羌兵再次损兵折将,大败而逃。
为了达到长期能够安定的局面,大获全胜之后的虞诩没有迅速撤兵,而是认真勘察了周边的地形,军民一起建造了一百八十座堡垒。同时采用招募流民,扶贫济困的方法,让那些居无定所的流民安定了下来,有了安定生活的人民谁还会出来闹事,自此逐渐稳定了全郡形势。
《孙子兵法》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正所谓,用兵之道,贵在知己知彼,因地制宜,岂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历史上我们已经见过太多的纸上谈兵的统军者不仅害了自己,更害了全军和国家。
虞诩
轩辕
盘根试斧显才名,
增灶迷敌郡乱平。
休道书生无所用,
三惩九斥世人惊。
文: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