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网络直播课

这几天格外忙碌,上午做志愿者在老旧小区坚守,下午回来听课,两节课的内容还没来得及消化,第三课又开始了,等我把三节课都记完笔记,做完打卡,基本都在23:30左右。个别内容我会在第二天再重新回顾。这样上课的话,我的学生肯定受不了,他们远没有这种控制力。

徐老师着重讲了,面对这种互联网课程必然的低控制力,老师要有正确的认识,同时不要给家长施加太多的压力,正确面对家长对学生的低控制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不能全盘将学校的学科课程按照学校的模式全搬到互联网上去,我们应该予以整合和创新,首要工作是做好家长和学生的引导工作,明确任务、范围、学科等,能在网上进行的部分在网上进行,不能在网上进行的部分,等到学校再进行,小学和幼儿园不必搞得那么紧张,采用多种形式,倡导快乐学习。

我也在设计直播的第一课,时间设定10——22分钟,以提高学生兴趣和关注度为主题,让学生们认识网络直播课,先让他们参与进来,熟悉网规和课程的流程,前一两周我不会讲教材内容,以主题活动为主,让他们心情发挥、展现。、

我想打造的是动态的、多元化的、与社会相适应学科课程,先以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这科来设计, 如何兼具灵活性与弹性特征,且课程内部各要素要富有创造性,这对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课程想象力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手段。从实操的角度来讲,四个单元,12节内容,我会根据现行闭户在家的情况,打乱教材规定的顺序,先设计第二单元的内容。强调将课程内外部要素相关联,敦促课程主体从整体角度思考课程问题,并将课程置于关系脉络之中,形成网络化、整体性课程思维。课程内部关系主要涉及课程目标与内容之间、内容与实施等之间的联系,以及课程中主体间的关系;而外部关系则是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建设面向未来的弹性课程从根本上要求对课程内外部关系模式进行更新,要从传统的闭环型关系模式走向新型的开放式、发散性关系模式。、


上半年不能去学校,我们应做好准备,借助互联网真正意义上实现“停课不停学”,但我们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和课程,而且清楚地面对互联网直播的现实,必须整合学科,尽量少的占用学生的时间:

其一,帮助学习者提高认知、语言与读写能力是所有教师的责任,绝不只是语文、英语老师的事。促进学习者社会、道德和情绪发展是所有教师的责任,绝不只是班主任和道德与法制老师的事。

其二,理解儿童是最艰难的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类口号经不起考究,对于主流教育而言,国家意志先于儿童的意志,对于非主流教育而言,办学者所秉持的价值观先于儿童的意志。而对于如何帮助特殊学习者,行业内存在普遍的知识匮乏。

其三,任何新观念、新技术的兴起,在教育领域都要慎谈“颠覆”。比如从关注“教师怎么教”到关注“学生怎么学”,教师要补上的不只是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在分组、教学与技术、学习环境设计、评估学生学习、标准化测试与问责这些教师端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已有的知识储备也严重不足。、


第四,有效教学这一提法足够了,必须警惕工业化时代过度的效率追求。要那么高效干什么?是否会成为师生的负担?有效+适合就已经十分稀罕难得了。

第五,如果知识是由师生共同建构的,而不是作为真理的存在,你还会为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感到失望、愤怒吗?如果教师已经能够欣然接受学生自我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做不好、做不对,那我们就真的对吗?

第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是教师们最熟悉,也最容易付诸行动的部分,问题在于,为什么教师为之付出的努力却非常非常稀少呢?

我是在互联网上怎样学习的,反过来,我再思量我的学生,它是工具,这个工具用得是否有效,关键在我们老师是怎么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面对网络直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