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台湾省街道的建筑师找到啦!

台湾省各个街道选择用大陆的城市名来命名,让很多人激情澎湃,除了有情绪上的感触之外,今天聊聊这件大快人心的事出自哪位豪杰之手。

历史上的事都是有争议的,这件也不例外,对于台湾省的道路命名网上有很多声音,有说是老蒋贼心不死,想要反攻大陆奈何实力不够,只能家门口改两条路自嗨一下;有说是被日本人统治的台湾省日本色彩浓重,为了迅速洗刷这一切,抹除前面统治者的痕迹,清除带有日本色彩的事务是当时国民政府的第一要务;也有说是因为国军士兵对家乡念念不忘,要求政府这样做的。

谁对谁错大家听我把故事讲完,还得由您自己判断。先从1945年日本投降说起,台湾省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接管,国民政府一看来到台湾跟去了日本一样,毕竟这地方被日本殖民了50年,有多少人从刚出生就接受着日本的文化教育,又有多少人到入土都没能等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所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作为当时最高的行政机构,首先下令废除日本统治观念,对于带有日本色彩的建筑进行拆除、街道全部改名,大清朝的街道名称在相隔了半个世纪后又全部启用了,但当今台湾省的交通网络肯定比半个世纪前要发达的多,所以大清朝街道的名字是一定不够用呀,怎么办?当时的最高行政机构颁布了一纸文件《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同时把海峡对岸的上海建筑师郑定邦调到台北,担负台北街道命名的工作。

但郑定邦只有两个月时间,要按照文件里的规定来,成百上千条的路你是打死他也想不出这么多名字啊,于是郑定邦想到了上海道路命名的规则。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上海就是其中之一,从那以后,英、美、法三国在上海划定租界,租界内的事务中国政府逐渐无权过问,由他们自行决定,到了1862年英美租界准备合并,但双方因为道路命名这事吵吵上了,不能达成共识,最后由一个英国佬提出《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命名规则就是南北向街道由中国的省名命名,东西向街道由中国的城市名命名。说到这,您也应该有了自己的答案。

郑定邦在1947年就是用这套方法在完成了台北的街道命名任务,但又不仅仅是根据这条规则来的,他以当时的政府机关行政院为中心点,以中山路和忠孝路为分界线,把台北市分为四部分,这四部分按照中国地图上各个地名的实际方位进行道路命名,也就是从那开始,台北市的路牌就变成了中国地图。

这就是为什么在台北市会有如此命名规则的历史背景,这项命名工程也堪称是郑定邦一生中最辉煌的杰作,华夏风采跃然纸上,一场历史风云戏剧般的埋伏其中,谁能想到160年前英国佬的一纸文件会成为重新规划台北市的依据,而台北市这样的先例又逐步影响了整个台湾省,直到160年后的今天,微缩版的中国地图才显露在14亿同胞的面前,并会深刻的印在每位同胞的心中。

就像网友评论的“每条路,都是回家的路。”


欢迎关注公众号 「小众奇谈」了解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规划台湾省街道的建筑师找到啦!)